在西城区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六号院内,有一座二层西式小楼,萧军就在这小楼的楼上生活和工作了三十七年。 楼上有三间东房,靠南的一间是当年萧军的住室,“文革”期间家人挤在这一间居住,萧军无处写作,孩子们就把这间房子西北角的不足两平方米的储藏室整理一下,放上一张三屉桌、一个凳子和一个小厨,这里就成了萧军的写作间,因室内没有窗子,写作时只好靠桌上的台灯。这里冬天冷、夏天热,条件十分艰苦。 因这间写作间太小,萧军名曰“蜗蜗居”,并在门额上书写了一块匾,因房小匾也小,长三十二点五厘米,高八点四厘米,上书“蜗蜗居”,并写有“一九七三年一月间耘儿及燕儿为我设此居处用以闭门思过者也。萧军七三年春节后一日”。在门额上贴一自己写的一首诗: 蜗居虽小亦何嫌,芥子须弥两大千。苍狗白云瞰去住,镜花水月幻中看。虫沙劫历身犹健,蜂火频经胆未寒。一笑回眸六十载,闲将琴剑娱余年。 萧军在这座小楼上先后写成了长篇小说《第三代》、《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和京剧剧本《吴越春秋》,还完成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和《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等著作以及几十篇散文和诗作。 萧军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他为人民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 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他的格言中也可以看到他的为人。 他所喜欢和遵循的格言: 凡事退一步想,天宽地阔。 为大事者不拘小节。造就大事业的人,是不在小事上纠缠的。 名是缰,利是锁,如果将生命拴在这个缰锁上,也就到枯竭了为止。 巧迟不如拙速。 对青年人要严格要求,不能客气,虚假客气是心地不正的表现。要公平正直,实事求是,这才是科学精神。 每做一件事,每走一步,脚印、脚步都要清清楚楚,无求才能无惧。 我的道德观:积极地讲是给人以愉快;消极地讲就是不妨碍别人的愉快。人给旁人愉快,自己也愉快。 我喜欢孩子,我觉得他们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艺术品”,我尊重他们幼小的人格。不要把孩子不当人看,要把他们当朋友。无论大人、孩子都应当保持他们的自尊。 时间不抓紧,留下一片杂乱和苍白。多想别人的好处,净化自己的灵魂。 我的为人、为文的目的:求得祖国的独立;求得民族的解放;求得人民的翻身;求得一个没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