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京的胡同名称,保留到今天的已为数不多。位于西四丁字路口以西的砖塔胡同则是其中的一条,至今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此胡同因东口有一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砖塔而得名。今天,我们从山门上可以清晰地认出“元万松老人塔”这六个字。这万松老人是谁呢? 他本姓蔡,名行秀,河南洛阳人。15岁时在河北邢台的净土寺出家当了和尚,后来云游四方,在河北磁县的大明寺继承了雪岩满禅师所传的佛法,专攻禅学。以后又重返净土寺,建万松轩居其中,故自称“万松野老”,而世人则敬称其为“万松老人”。万松老人博学多才,精通佛学,讲经说法透彻警人,他来到燕京。那身处空门、志在天下的胸怀受到了当时金章宗的极大赞赏。后来元朝定鼎北京时,世祖、耶律楚材慕名而来,投身门下,参学三年,万松老人平时给世祖讲经说道告诫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切勿乱施暴政,祸国殃民。世祖深深地记住了这些话。每至闲来无事,万松老人常常席地而坐给世祖弹琴吟曲。三年后,世祖为了纪念这种师徒之情,将宫中承华殿的古筝和“悲风”乐谱赠给了万松老人。老人圆寂后,人们为他建了这座朴素别致的砖塔。紧靠砖塔北侧的街巷也随之而得名“砖塔胡同”。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一个叫乐庵的游僧,从南方游历至京城。当他看到这万松老人塔时,顿时醒悟,于是便募捐将此塔买下,大加翻修后,长居此中守护砖塔。乐庵死后,砖塔便草荣其顶,破旧不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奉敕按照原来的规模重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塔的北侧开了一个小门,门檐上书“元万松老人塔”。 在元、明、清三朝,砖塔胡同一带长期是戏曲活动的中心。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把演杂剧的戏院叫做“勾阑”,勾阑内有戏台、戏房、神楼和腰棚,大的勾阑可容纳数千人观戏。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和勾阑不下二三十家。这里终日锣鼓喧天,喝采声不断,真是热闹非凡。到了明代,在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这样,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清朝,砖塔胡同作为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但不久,这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从此砖塔胡同渐渐地变成了居民区。 八十多年来,砖塔胡同一改元、明、清时的那种歌舞升平的景象,在史册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前,以“反洋”、“灭教”为目标的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席卷了北京城。当时的外国传教士,有的披着宗教的外衣从事着刺探情报的间谍勾当,他们肆意放纵,胡作非为。地处砖塔胡同东北的西什库教堂成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为非作歹的庇护所。所以被义和团列入首先要攻打的目标。而义和团此次行动总指挥部就设在这条砖塔胡同内。 1923年,鲁迅先生从八道湾的住所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当时,鲁迅先生居住着三间又小又矮的北房,在这里他写出了小说《祝福》等传世之作。 今天,砖塔胡同昔日那种简陋破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整洁的街巷,那历尽沧桑的万松老人塔,仍然矗立在这里,迎接着清晨的朝阳,目送着黄昏的落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