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历史上的鞋行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贺海

    鞋是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这种行业在北京起源很早。清代已有不少人从事于这种行业,而且有了比较细的分工。
    鞋业在当时基本分为五行,即:缝、绱、切、圈、排。各行经营的形式不同,都有一些作坊和个体劳动者,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种是店铺附设作坊,即前柜是鞋铺,后柜是作坊,不过这种作坊并不全部承担制鞋任务,只负责几道主要工序。纳底、绱鞋缝脸、缉鞋口等,则由其它小作坊或个体劳动者来做。当时的天成斋、步瀛斋、内连升等鞋铺即如此。这些鞋铺附设的作坊当初规模很小,只有几个工人,随着商业门市的扩大,工人逐渐增加,并作出了自己的特点。
    在北京历史上,出售靴鞋比较著名的鞋铺,明代即有。据《燕京杂记》记载:明代著名货物,其中有“东江米巷党家鞋,大栅栏宋家靴”。不过年代已久,无从考证。开业于清咸丰年间的靴鞋铺“内联升”,至今尚存。这个鞋铺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已有一百三十年历史。在清代时,专为皇室京官和外任官员作朝靴,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是那些上层统治阶级人物,因此生产经营工艺精湛,每道工序都要求十分严格。制作的朝靴,保证那些大人物们穿之满意。除质量之外,经营这家鞋铺的店主也很善于投皇亲国戚,显赫官员之所好,在店内长期积累了一本《履中备载》,记录了满朝文武官员靴子的尺码、样式和爱好,供那些上层人物自做朝靴或送礼之用,他们可以不必亲临店坊,即可解决。
    清亡以后,内联升以制作千层底布鞋为主,为了维护老店的声誉,仍然保持了过去做工精细,独具一格的好传统。尤其他们纳出的千层底,针脚工整,坚固耐穿,与众不同。北京某些老年人评价内联升生产的鞋,穿坏两双帮穿不坏一双底。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第二种是专为鞋铺加工的作坊。这一类作坊没有门市,一般都是一个小业主带领四、五个工人和徒弟的小作坊。他们的活路主要是绱鞋、缝脸和缉鞋口。备有简单的生产工具,本钱很少,旧时也叫“卖活作坊”。
    第三种是零星加工的作坊,即北京旧时大街小巷仅有一间门面的绱鞋铺。他们除绱鞋外,也代配鞋帮和鞋底。主要服务对象是市民。这一类作坊一般也只有四、五个人。旧时也叫“门活屋子”。
    第四种是为鞋铺加工的个体劳动者,又叫“外带加工活”。这种个体劳动者,都具备一定的手艺,有的是在鞋铺包活;有的是凭鞋铺发给的折子,每天到鞋铺去取活送活,一般都是在家做,然后领取加工费。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修鞋业,过去也叫“单夹板行”,老北京俗称“皮匠挑子”,以修旧鞋为主。其所做之活除缝绽外,还有钉前后掌、打皮虎头、钉扁掌,以及新鞋卦弯子等等。
    旧时的鞋行,也有不少颇具风趣的行话。如绱鞋业也叫“双线行”或“双夹板行”。他们所用的工具,针叫引路侯,锥叫锋刃,锤名小开山,钉拐子叫独角蛟,楦鞋的楦子叫窝囊,也叫一宅分两院,刀子叫大山,刷子名混水鱼,剪子叫成样。
    鞋行由于分工不同,当时都各有行会,缝、绱行会叫作“合美会”;排鞋行会叫作“信义会”。参加行会的成员包括工人,也包括作坊的业主,行会的大权一般都掌握在“精明能干”的作坊主手中。清康熙年间,一些修鞋的个体劳动者也成立了缝绽老会,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参加的有五百余人,每到农历三月初三,这个缝绽老会的成员都要挑着皮匠挑子到妙峰山去聚会。
    当时这些行会,名义上是为了“互为观摩,共同扶助”,能够角逐于当时的商业市场,实际上除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以及每年定期的吃喝一顿或唱次“行戏”之外,并没有给从事劳动的工人真正谋多少福利。当然,在那个时期,行会组织也曾领导工人进行过一些小的斗争。旧时专售靴鞋的鞋铺也有行会组织,名叫“靴鞋行财神会”,与“合美会”、“信义会”处于对立状态。清光绪年间,“合美会”的缝绱工人为增加工价,曾向“财神会”的一些商号进行过一次罢工斗争。但因“合美会”没有坚强的领导,团结性又差,并兼“财神会”当时有官府后台,因此,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旧时在鞋行作坊里从事劳动的工人,收入极其微薄,生活十分清苦。一年四季,除年节之外,没有休息。那些为鞋铺加工的个体劳动者收入更加微薄,一双鞋只得手工费六个铜子(当时可买一斤棒子面)。这种状况,直到解放后才逐步有了变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30 18:23 , Processed in 1.11303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