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毓峘·从恭王府走出的画家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和璐璐

    爱新觉罗·毓峘
    1930年生,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幼年师从其伯父、画坛一代宗师溥心畬,后又受到堂叔溥松窗的教导。他的山水画风格秀丽、笔墨深厚,备受推崇。  1 光绪皇帝的后代
    大家都知道恭王府是和珅的宅子,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王府。恭王府最后的府主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讠斤,奕讠斤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以参与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主谋的宫廷政变而显赫一时。因他行六,恭王府又称为“六爷府”。奕讠斤是毓峘的曾祖父。
    恭王府以严谨的家风和浓厚的学风闻名,毓峘先生的伯父溥儒(心畬)是丹青高手,父亲溥亻惠也是研究易经的大学问家。毓峘介绍说,皇家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生活优越、肆意妄为。比如对皇子的基本要求包括不许踩门槛,不许吃饭时说话,还有一条:十岁以前不许穿绸,只能穿布。而且也并不是主子奴才等级泾渭分明的,比如孩子们不能和父母一块吃饭,而是要和下人一块吃大锅饭,毓峘先生说:“还绝不许挑食,不许说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我就有一次说不爱吃茄子,父亲知道了,就给我顿顿吃茄子,后来就不敢偏食了。”
    “我们满族管伺候我祖父那一辈的男佣人叫‘搭搭’,管伺候父亲这一辈的男佣人叫‘伴儿’,尽管主仆之间是很讲礼仪的,但我们对伺候长辈的佣人都要尊敬,基本上是对长辈什么样,对他们就什么样儿。按照府里的规矩,凡是上了年纪的佣人给主人请安,我们得走近,用双手从腋下把他扶起来,如果是伺候平辈或晚辈的佣人来请安,要用一只手接安。总之,不能因为是佣人就对他没礼貌,绝不许瞧不起人!要遵守‘懂礼貌,讲礼仪,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家训。”
    “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在里屋,我在外屋对正给我穿衣服的保姆小声嘟囔了一句‘讨厌’,被父亲听到,大喝一声‘谁讨厌!你才讨厌呢!’吓得我不敢吭声了”。这件小事,毓峘先生至今难忘。
    2 拍纪录片纠正“戏说”
    对于《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这类带有“戏说”色彩的电视剧,毓峘从来都不爱看,“哪有这么随意的事情!皇宫里规矩可多了!那皇帝好像一天都不干正经事,哪有这样的好事!”现在毓峘先生正忙着拍摄一部《清宫秘史》的纪录片,该片对和珅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从正史的角度进行论证,还其本来面目;另外,也对故宫里的一些国宝文物进行介绍;“做这样的一部片子,是因为现在‘戏说’的电视剧太多了,小学生们看了电视剧,在历史课上和老师争辩起来,把‘戏说’当做证据,你看,虽然清朝距现在还没有多长的时间,但很多历史事实已经开始混淆了。这样就有必要做一个纪录片来澄清历史。”
    3 怀念恭王府的春节
    说起小时候的春节,毓峘先生一下子兴奋起来:“高兴的事多了去了!我们一年最盼望的就是春节了!”
    毓峘先生先从腊月扫房开始说起。扫房的时候就像搬家,所有的家具都放在院子里,每样东西都要过水,洗得特别干净,而且所有的人,不分贵贱都要一起动手,图个喜庆。
    然后是腊八,腊八要熬上好几锅粥,放在院子里冻着,喝的时候再热。腊八粥要上供祭祖并馈赠亲朋好友,这一天还不能忘了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用关东糖抹在灶王爷画像嘴的位置,意思是让他见到玉皇大帝的时候说点好听的,报喜别报忧。
    然后就等着除夕了。全家人大会餐,是最热闹的时候。年菜数都数不过来,芥末堆儿、素咸食、豆酱,皇府里特有的晾肉劈儿、黄瓜干、鱼冻、鸡冻、山鸡丁……“当然还不能少了饺子,但我们管饺子叫‘煮饽饽’,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会吃,吃完煮饽饽,家里的大人小孩一起玩牌。”
    除夕这天活动很多,等吃过午饭,我们就开始换新衣服了。“为了穿这身新衣服,头好几天都高兴的睡不着觉。”除夕夜,家家都要在地上铺满芝麻节。踩在芝麻节上发出响声,俗称“踩岁(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防贼,贼趁乱一来,家里人听到动静就知道了。
    贴对子,满人和汉人的习惯不同,汉人以红色为吉利,满人则崇尚白色,白色为吉,黑色为凶。所以对联都是白地蓝字,有的汉人来家里拜年,不知情的,还以为出事了呢。
    初一到初五是男眷出门拜年的日子,在路上见到熟人都道声“新禧”,拜年的顺序是按亲戚的远近,错了别人就会挑眼。毓峘先生介绍道:“我就先到姥姥家给长辈磕头,会有压岁钱,最多的时候我记得有五块大洋,简直高兴坏了!”
    最后就是元宵节,也叫灯节,“晚上各屋都点起灯花,就像满天繁星,好看极了!街上卖的有各式各样的灯,洋灯、走马灯、沙子灯、金鱼灯、西瓜灯……”
    春节到这儿就说的差不多了,“我就怕大人说一句话,但每年肯定又会听到——年也过完了,该干吗就干吗去吧。我一听就没精打采了,没什么企盼的了,这就意味着又该上学了。”
    4 师从伯父溥心畬习画
    满族入关之前,就很崇拜汉文化,入关以后,更是努力学习汉文化。清朝的规矩是不立太子的,祖上认为只有书读得好的方能治国,所以皇子们就拼命地读书。皇子们会经常被家长“提审”,就像《红楼梦》里贾政问宝玉的功课那样,大人们要考查每个皇子的能力。在府里,皇子们只有过年才能玩牌,其他时间就连养鸟、养蛐蛐儿也是不可能的。
    毓峘回忆在恭王府里8年生活,“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开始读书,《四书五经》是要烂熟于心的。”毓峘先生的父亲溥亻惠、伯父溥心畬,还有醇王府里的溥修是溥字辈里公认最有学问的。他父亲溥亻惠6岁开始念家塾,8岁作诗,9岁时教师辞职,因为他太爱提问题了。“20多岁时父亲已经是饱学之士了,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做学问需要一些参考书,书店的伙计带着书上门推销,父亲说把书先留下看看,然后就连夜把书抄下来。第二天伙计来了,父亲就说书不要了,把书退给人家。”溥亻惠对《易经》钻研很深,毓先生的名字“继明”即出自《易经》“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意为遇险必须攀附才能脱险,从卦相上看做附着上升的太阳,永远向着太阳的意思。他的父亲叫“叔明”,“继明”也暗含着继承父亲事业的意思。
    “父亲1962年正月初五晚辞世,当天上午他还勉强在书桌前写了几个字。在我印象中,父亲一辈子几乎没有离开过书桌,只可惜他所著关于《易经》和音韵学方面的书籍在‘文革’中全部散失了,一生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二伯父溥心畬以画闻名,当年张大千把他当做老师,人们称为‘南张北溥’,张大千觉得不敢当,不敢同二伯父并列。他们都是山水画家,张大千属于南宗画派,二伯父属于北宗画派,张大千因弟子众多而名声大噪,而溥心畬在北京只有黄钧一个学生,黄钧当年拜溥心畬为师时,溥心畬第一句话就问‘你会不会作诗?’言外之意是不会作诗就甭跟我学画,因为诗、书、画原本就是缺一不可的,溥心畬不认为自己是个画家,他觉得自己首先是文学家、学问家。”
    5 精通古老三弦
    毓峘先生到现在也没有完整地读过《红楼梦》,这有点让人诧异,原来《红楼梦》在恭王府属于“禁书”。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毓峘的姐姐就曾因偷看《红楼梦》遭到怒斥,并被父亲把书扔到房顶上了。毓峘在分析其中原因时解释:“大人们认为《红楼梦》里写大家族里的事情太乱七八糟了,男女之爱都属于‘黄色事件’,像王熙凤害死贾瑞这类事就是大逆不道,在府里要发生这样的事情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恭王府里有习音律的风气,恭亲王奕讠斤就吹得一手好笛,此外还会拉胡琴、吹箫。恭王府里的人都懂乐器,每个人至少会一两样,但不是像现在的孩子请家教,基本靠自修。毓峘先生就很有音乐造诣,曾于1988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过“爱新觉罗·毓峘传谱音乐会”,并出版了《清恭王府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
    每到家中有喜庆大事或生辰吉日,恭王府要请一些知名人士在翠锦园聚会,花园里有八棵很大的海棠树,如果赶上海棠盛开,全家一起吟诗作赋,喝茶吃点心,吹拉弹唱,别提多热闹了。爷爷载滢吹笛子,父亲打鼓,哥哥拉二胡,母亲也吹笛,姐姐弹琵琶,毓先生则弹三弦,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景象,毓峘先生至今怀念。
    6 绘画见解独到
    毓峘先生是个非常单纯可爱的人,生活中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孩子般的好奇心,对每件事情都会判断“好”、“不好”。在绘画方面,他更有独到的见解:“我不喜欢那些形式上很怪、超现实的东西。画既然是给别人看的,就总该让人理解,然后才能打动人家,别人看了不知所云,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现在很多艺术家强调‘自我’,那又何必去展览呢?何必为难观众呢?您净强调您自个儿的‘自我’了,那别人的‘自我’往哪搁呀?同是一座山,十个人有十种画法,所以一幅画体现着作者的品格、修养和对人生、自然的理解,它传达给人的不是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生境界,这才是‘自我’的体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1.0914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