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商场自一九三六年冬季的一场大火,一夜之间,十丈红尘顿时化为瓦砾灰烬,次日仍馀烟缕缕,竟日不熄,断壁残垣,苍凉满目,此情此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追忆起来,印象仍是极为深刻的。 西单商场的原址,北端到西单北大街槐里胡同路南,南端到堂子胡同路北。被焚之后,经过商民聚集资金,惨淡经营,于次年开始在原址迤北,即槐里胡同西口路北、西单北大街路东处,筹建了规模简陋的西单临时商场。百货摊商,纵横交错,上有罩绷,仅避风雨。至于食品小吃,曲艺杂技,则更等而下之,完全是露天营业,雨来即散,有如东西城的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庙会,但地方逼仄狭窄,远不及庙会场地的宽绰从容。此后数年之间,虽然陆续在原址建成了西单商场,而临时商场则始终保留下来,来此的游人和附近的住户也一直称之为临时商场,尽管已是十易寒暑之后了。 临时商场有北门和西门两个门,所谓门者,其实不过是出入口,北门较宽,内设存车处;西门只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通道。从西门进去,走到尽头向北拐角处,有个专买温热梨汤的摊商王宝山,他买卖不大,名气可是不小。 王宝山当时年约六十,面黑,身矮,八字胡,穿着整洁,热天白布裤褂,冷天易黑色,干净利落。摊旁悬一小玻璃镜框,白纸黑字:“河间王宝山”,“河间”两字横书。这犹如京剧剧中人的自报家门,说明摊主的籍贯是河北河间。摊旁小茶炉上置几个瓦铫子,内盛梨汤汁;另有两把水壶,盛开水及凉开水,以备顾客热饮温饮之需。器具清洁,颇具号召力。其选料熬制也很讲究:精选上好糖梨及红肖梨,因其质坚而耐煮,糖梨取其甜,红肖梨取其酸,合而熬之,酸甜适度,再加以冰糖,以浓其味;熬时要注意火候,须有一定技巧。摊主售卖时,口中不时吃唱:“喝碗咧!梨汤。”有时索性免去“梨汤”二字,只呼:“喝碗咧!”“喝碗”两字连读,其声如“旱”。一日,笔者偶与南省友人同游,经过此推,骤闻“喝碗咧”之声,友人连呼“什么旱来旱来的?”此亦一趣事也。友人墓木早拱,书此不禁黯然! 梨性甘寒,中医以为有清热润肺、止咳除痰之功,熟食之可抑虚火。王宝山的温热梨汤,制作精良,老弱饮之尤为有益。当时北京街头小贩,有以烂梨煮之,加以糖精,兑以生水者,和王宝山的梨汤相比,正如莸之与薰,不可相提并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