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活关公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嵩崑

    京剧的关羽戏,是继承徽剧和昆曲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关羽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也正因此,许多著名演员都贴演“老爷庙”之戏,如:米喜子、程长庚、谭鑫培、王鸿寿、汪桂芬、程永龙、刘鸿声、瑞德宝、夏月润、杨小楼、赵如泉、王凤卿、郭仲衡、白玉昆、周信芳、刘奎官、林树森、李洪春、沈华轩、赵松樵、李吉来、唐韵笙、刘汉臣、李桂芳、盖天红、彭振久、白家麟、李万春、宋遇春、曹艺斌、侯永奎、高盛麟、袁世海、李少春、李世琦、傅祥麟、王金璐、姜铁麟、王鸣仲、李金声等。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风格各有千秋。有的演员以擅演关羽戏著称,在不同时期,都曾有被誉为“活关公”的演员。他们为继承和发展关羽戏,丰富关羽戏上演剧目,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活关公
    米喜子(1780-1832),原名米应先,乳名喜子,绰号“铁板道人”,原籍湖北崇阳(一说江西金溪)。自幼坐科习艺,并精通医道。以演红生戏著称,有“活关公”之美誉。清嘉庆年间搭春台班,颇负盛名。他为人老诚,同仁皆称其米先生。声望之高远近闻名,外国来朝使臣亦欲求识于他。所演角色神态逼真,尤演《破壁观书》之关羽,能倾倒四座。据传当年程长庚(1811-1880)于三庆班演出《战长沙》自饰黄忠,特烦米喜子扮演关羽。他既不勾脸,也不揉脸,只略扑水粉点上黑痣,待穿戴齐正后,便用手指捏揉脑门,将随身带来的一壶酒,于临上场前一饮而光,上场时用手扯开水袖以掩其面,待到台口亮相之时,恰好酒劲上来便面如重枣,使台下为之惊愕肃然起敬,令人有“关老爷显圣”之感。
    王鸿寿(1850-1925),艺名“三麻子”,同仁称之为“三老板”、“三老爹”。他出生于江苏南通,其父原是南通一名管水道运粮的官员,因酷爱戏曲,便自组了微调和昆曲两个戏班。王鸿寿自幼受其熏陶,曾于戏班中习武生、老生及武丑戏,所演《偷鸡》、《盗甲》等颇有水平。他14岁时,因其父不善奉承,未送寿礼给至此巡察的上司,因而被参奏一本,招致满门抄斩。幸亏王鸿寿藏于戏箱之内,才得幸免。自此隐姓埋名流落他乡,因脸部有微麻,遂起艺名为“三麻子”。
    三麻子除演《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徽剧外,主要以演二黄戏为主。20岁时北上津门,初演老生戏,未被重视,遂改演《古城会》、《水淹七军》等关羽戏,一炮而红,自此以演关戏著称。他所扮演的关羽之所以能受到赞誉,是因他用心钻研了关羽的图像。据说他曾于父辈好友处,得到了66张关羽马上舞刀的画像,他如获至宝,日夜钻研用心揣摩,把自己的理解加以融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创出了威严庄重的舞台关羽形象,为人们所喜爱,誉他为“活关公”。
    关羽戏当初仅有《白马坡》、《华容道》、《战长沙》等数出戏。王鸿寿便根据凡有关羽的故事,先后编演了自《斩熊虎》(《关羽出世》)起至《斩越吉》止,共30余出关羽戏。并根据剧情对唱腔念白、身段造型、盔头服饰、刀型样式及脸谱化妆,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创造。早年关羽的髯口为“黑满”,自他改戴“黑三”,更适合关羽美髯的形象。王鸿寿是关羽戏的创新者,是当之无愧的“红生鼻祖”。
    王鸿寿能戏极多,京、昆、梆、徽皆会,文武皆能,不仅能演戏编戏,还善书法。除擅演关羽戏外,亦能老生、武生、武丑,乃至老旦、三花脸之戏都演得极有特色。《乳母教枪》接演《八大锤》,三老板前饰乳娘,后演王佐。另有一出早已失传的《陈琳挂帅》,叙述的是陈琳当年曾是与孟良、焦赞、岳胜、柴干、任炳等与杨延昭为结拜兄弟。余太君尤为器重陈琳,欲招其为婿,八姐九妹任其选择。陈琳自认与六郎情同手足,不宜作婿。但余太君屡次劝说,陈琳迫于无奈便“自阉”表明心志,余太君悔之不及,为回报陈的一片诚心,决心让两女终身不嫁,所以八姐九妹终未出阁。陈琳也因此离开边关,进宫承差去了。后来在《狸猫换太子》、《打龙袍》等戏中,才出现了这个陈琳。多年后边关告急,时朝中已无挂帅之人,陈琳重整戎装挂帅出征,平息了边陲狼烟。三麻子自饰陈琳。
    1923年三老板再次来到京城,住在南城鞭子巷头条。搭高庆奎的“庆兴社”演出,主要演三国戏。在此高庆奎向其求师问艺。因患骑马瘤症于九月份离京返沪。戏院方面得知三老板回到上海,几次邀请登台露演,盛情难却三老板带病演出《走麦城》,是日观众热情极高。三老板更加卖力,戏毕关羽归天,三老板也行动困难,因裆疮崩裂鲜血直流,就此卧床不起,于次年病故于上海红莲里寓所。演了一辈子关羽戏。最后以关羽生前最后一戏而终,享年76岁。
    王鸿寿有女艺名“小月仙”,工梆子花旦。
    李洪春(1898-1990),曾艺名“小洪春”。祖籍南京市,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六(5月25日)生于北京。祖辈系南京有名的武术世家。明朝定都南京后,其祖于山东武定客居,以保镖为业。其曾祖父李旺、祖父李友明都是有名的镖客。清同治年间,因山东遭受旱灾,李氏祖孙三代逃灾至天津,李旺因扛活劳累过度,卒于码头。李友明夫妇携子春福又来到京城,经万胜镖局举荐到百顺胡同程长庚的三庆班看家护院,兼教学员武术,李春福亦因此进入三庆班学戏,至此李氏武术世家转为梨园世家。
    李春福幼年曾于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孔家办的科班习铜锤花脸,到三庆班后仍习净行,后因“倒仓”改学老生。出科后拜李七为师深造。曾在谭鑫培的“同庆班”、俞菊笙的“福寿班”、田际云的“玉成班”等班社搭班演出。后于“长春班”、“三乐班”、“承平班”任教,并于家中课徒。尚小云、尚富霞昆仲,未入“三乐社”科班前,曾是他的私房徒弟。由于他为人正直,事业心强且极其认真负责,谭鑫培、余玉琴等都请他任管事。从不多说少道,无关之事从不介入。他能戏颇多,随时都能救场替补。多年的积累,珍藏了大量剧本,不少戏就是根据他的本子而流传下来。
    李春福娶天津刘氏为妻,生有三子三女,长子、次女早天。长女适花脸耿福谦,次子小春(即洪春),三子小福(即洪福),小女适外行。1904年,年仅7岁的小春,“一纸关书”便进了位于宣武区韩家潭(今韩家胡同)的“长春班”,自此踏上了京剧艺术的道路,他就是后来被尊称为“活关公”的李洪春。
    长春科班的创办人是小生陆华云,因他是内廷供奉,慈禧得知后,便让许多内廷供奉的演员到科班教戏,但不许要钱,由内廷另加俸银,因此该科班的师资实力雄厚。学生有160余人,中间均已“春”字排名,由自己在签筒内抽字为名,赶上名字与行当不相称,也就是它了,所谓祖师爷所赐。如老生李春林(李文敏之父)、张春彦、方春兰;武生谭春桐(谭鑫培之孙)、迟春明(即迟世恭之父迟景昆)、荣春亮(荣蝶仙之弟)、周春富;旦角荣春善(即程砚秋之师荣蝶仙)、武旦郎春寿;净行杨春龙(杨少龙之父)、刘春利(刘永利之兄)、林春竹、傅春霞;丑角张春山(张丽娟之父)、赵春锦,武丑文春宝等,李春才(即是后来被誉为“活关公”的李洪春)。李春才首次出台是《蟠桃会》的刘海儿,随之演出了《乾元山》的哪叱。曾到大班陪谭鑫培演过《桑园寄子》的邓元、邓方,《汾河湾》的薛丁山、《三娘教子》的薛倚等娃娃生。后因陆华云病故,仅办了四年的长春科班即报散了,学生只得另谋学艺之路。
    春才便在家中从父习艺和练武术。后拜谭鑫培弟子刘春喜为师,学了《盗宗卷》、《定军山》、《取桂阳》、《秦琼表功》、《截江夺斗》等戏。并从丁连升(丁永利之父)、谭春仲等学了《凤鸣关》、《打登州》、《马三保》、《枪挑小梁王》、《五人义》、《挑滑车》等戏。光绪三十四年,清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亡故,在所谓国服期间,京城不许演戏。为了生计,其父便带着他昆仲二人赴外地演出。于太原演出时,海报将小春、小福误写成洪春、洪福,自此“李洪春”这个艺名便这样沿用下来。
    李洪春除向其父学武术外,并拜武术名家孙文奎为师,学了“关王十三刀”、“韩坤剑”、“五虎棍”、“形意拳”。尤其“关王十三刀”对其后来演关羽戏、编关羽戏都融进了该武术套数。就在他20岁时,经王永利介绍,于扬州城西法净寺“平山堂”拜在王鸿寿门下。自此跟随这位红生鼻祖演于扬州、镇江、上海、南京、天津等地,最后到北京,在这五年中,陪师演出傍演配角,尤其在关羽戏中,扮演过戏中各种角色,如:刘备、张辽、鲁肃、关平、徐晃、车胄等,乃至马童、下书人,以便熟悉戏路,然后三老板再一招一式地传授,而且是教“总讲”,第一出关羽戏教的是《灞桥挑袍》。后来逐步把他的30多出关羽戏都传给了李洪春。尽管如此,要学的还是很多。三老板离京返沪时,正值李洪春刚结婚,故未能同去沪上,谁知这次分手,师徒自此永别。噩耗传来,李洪春悲痛欲绝,并于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为恩师开了追悼会。
    李洪春的关羽戏,颇得三老板真传,而且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又有所发展。除继承其师的全部关羽戏外,自己又陆续编演了《新野慈放》、《阅军教刀》、《三许云阳》、《收姚斌》、《教子观鱼》、《破羌兵》(《真假关羽》)、《训子》等。每出戏有每出戏的特色,绝不雷同,“趟马”更不能一样,在《阅军教刀》中,为关羽设计了两次不同的“趟马”,这在它戏是很少见的。他演关羽塑造出了凝重端庄的身份,威严儒雅的气质。因为关羽是儒将不是猛将。李洪春曾说:“不能把关羽演成关胜,更不能卖弄技巧,如果那样就不是关羽了,成了卖艺的了。”
    李洪春在八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经的多,见识广,戏路宽。不仅关羽戏好,有“活关公”之美誉,其老生、武老生、武生戏,乃至武净都能演。他文武皆能,昆乱不挡。既能演又能编,亦能导还能教,是位多才多艺的全才艺术家,同仁们尊敬他为“洪爷”。当年李少春曾问李洪爷:“李先生,都说您肚内宽绰会的戏多,究竟有多少出哇?”洪爷回道:“这么说吧,凡是带胡子(髯口)的,没有我不会的。”李少春一听,心想:“好家伙!”往下也就没敢再问。大江南北的诸多名家巨匠,均都与之同台合作。他曾先后在国剧研究社、斌庆社、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陕西正音国剧社、上海戏曲学校、西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等单位任教,培育出不少颇有成就的艺术人才。为了京剧艺术事业,从不争名次、不抢角色、不计牌位。1986年12月,李洪春先生已近90高龄,还为残疾人义演了《关云长刮骨疗毒》和《古城会》,轰动京城。这样一位著名演员,称之为表演艺术家,是当之无愧的,但在他弥留之际却说:“我就要走了,可千万别给我戴着‘帽子’走!”当时家人与亲友不解其意,心想没给他扣着什么政治帽子呀?“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员!”这时家里人才想起他日常所说之话,原来他是怕给他扣上什么艺术家的头衔,这是多么受人尊敬呀!
    1962年,李洪春与董维贤、长白雁整理的《关羽戏集》,共选编了27出关羽戏,并附有脸谱、剧照等图片,是一部珍贵的关羽戏资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李洪春口述、刘松岩整理的《京剧长谈》一书,讲述了他70多年的艺术道路和宝贵经验。
    李洪春前室为武净韩明德之女、韩富信之妹馥兰,生有一子名金声,自幼在家从父习艺,后人“荣春社”科班习文武老生,排名“荣轩”。在科班内教关羽戏老师虽是其父李洪春,但学关羽戏的学生是贾寿春(贾多才之子)。李金声之关羽戏,除在家得其父亲传外,并拜林树森为师学艺。有此二位关戏名家传授,金声之关羽戏自然学的规范,不仅学的磁实,而且会的也多。尤其扮相与风度,都极酷似乃父。所勾关羽脸谱一丝不苟,每有演出必提早进入后台,认真勾画反复端详。74岁高龄仍宝刀不老,在纪念谭鑫培诞辰150周年之际,带病演出了《汉津口》,再现了“活关公”之舞台风范。今虽年高体弱,老伴又已故去,仍在为京剧事业培养接班人,默默地辛勤耕耘着。李金声夫人为武旦赵慧英之姐赵燕英,今已病故。生有三子二女,均曾习艺,长子子俊习老生,次子子冀习武生,三子子毅习花脸,长女子琪、次女子琳均习老旦。
    李洪春续室高剑雯,原工旦角亦能老生。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玉声,工武生,亦能老生,为中国戏曲学校52班毕业生,于浙江省京昆艺术剧院工作。其爱人罗玉丽,为浙江省京昆艺术剧院旦角演员。有女梦凡,善琵琶;次子润声,工武老生;三子世声,有女梦佳,习武生;长女素茵,工旦行,为中国戏曲学校58班毕业生,曾于上海京剧院工作,今定居香港;次女明莉,乐团工作。爱人傅连喜,为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60班毕业生,中央乐团工作。
    李洪春尚有养子张玉禅,排行为二。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玉”字科学生,工武生。退休于北京戏曲学校,其夫人即曾艺名“李淑棠”的李慧芳,为上海京剧院李丽芳之姐。初习老生,1937年出台,1946年改旦角,亦能小生、老旦。退休于北京京剧院。今虽74岁高龄,仍能粉墨登场。
    李洪春一生拜其门下为徒者很多,如:吴彦衡、宋遇春、李万春、曹艺斌、奚啸伯、高盛麟、孙盛云、尚长春、傅德威、齐和昌、何金海、王金璐、袁金凯、米玉文、王鸣仲、董维贤、郭春阳、黄宝岩、周云昆、熊志云、田中玉、李春仁、李志春、景慧生等。
    李洪春于1990年4月9日病故于北京,享年92岁,安葬于佛山公墓。
    (本文曾得李金声、刘松岩先生提供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2:12 , Processed in 1.0941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