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良辅善弼“宝二爷”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嵩崑

    名噪京剧界、红遍大江南北的“硬里子”李宝櫆有句口头禅“配戏的要甘当绿叶扶红花”。他在日记中曾生动地写出了配戏的诀窍,也道出了他对待艺术的准则“喧宾夺主撒泼,实在令人厌恶。配戏不温不火,不搅不抢不拖。见机生情灵活,做到珠联璧合。”京剧传统讲究“一棵菜”,一个班社、剧团能够得到大多观众的认可,除了主角以外,配角讲究“四梁四柱”。对于李宝櫆,翁偶虹先生曾赞他“是位一专多能的辅弼演员,称得起奇才崭露,不亚于正梁主角。”
    李宝櫆在京剧圈子里,落了个“宝二爷”的雅号,是谁第一个将中国名著《红楼梦》中的如痴如呆的膏梁子弟贾宝玉的尊称,加在这位二路角身上的呢?而且被梨园界所公认,这其中含着尊敬、爱戴和褒奖,还带有相当大的亲昵的成份吧?
    李宝櫆1908年生于北京梨园世家,祖辈李六(寿峰)、李七(寿山)曾多年任内廷供奉,当时的不少名家均向他们问艺。宝櫆的父名菊笙,为俞派武生创始俞菊笙之得意门生,曾用“筱菊笙”艺名搭班唱戏,是杨小楼、俞振庭同期的武生演员。他的《艳阳楼》得俞氏真传,盖叫天曾为他配演该剧之花逢春,尚长春曾在他身边学过《金钱豹》和《铁笼山》。名老生李盛藻比宝櫆还小五岁,但是父辈,宝櫆称他叔父。尚小云、许德义、何佩华三人俱是李宝櫆的姑父,梅兰芳是宝櫆的表伯父。
    李宝櫆幼承家学,功底深厚,而且聪慧好学,虽本工老生,但生、旦、净、丑均能,更擅演老旦。由于他天赋条件极好,勤奋苦学,又不耻下问,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而在他的舞台生涯中经常能总结出新,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昆乱不挡的全才演员,被梨园同仁称为智多星、戏包袱、戏博士、活戏典、编剧能手等。是京剧界十九世纪以来的“能”派演员。
    宝櫆本为里子老生,但正老生戏他早年常演,曾主演过《武昭关》、《战蒲关》、《凤鸣关》和《将相和》等。他配演的角色,从不夺戏抢戏,又能为该剧增辉,他在好多班社中都充当“诸葛亮”的角色,为剧情、文武场面和演员表演,提出更多的建议,因之各地剧团乃至地方戏剧团争相聘请他任教师、顾问。
    以黄钟大吕享名的十全大面金少山,深知李宝櫆有一副高亢而左的嗓子,请他配戏,功力悉敌相得益彰,剧场效果相当可观。《龙虎斗》全剧的唱都用唢呐伴奏,只有正工调一个调门,故有唢呐剧之称。嗓音稍差的演员是不敢问津的,该剧金饰呼延赞,必得宝櫆饰赵匡胤才唱得舒服。《断密涧》金饰李密,李饰王伯党,二人的对口快板,“咬”得严实,唱得畅快,听得过瘾。有一次金少山在上海唱《断后龙袍》,饰李后的老旦演员不慎感风寒,嗓子一字不出。恰巧这位连老旦戏“一脚踢”的宝二爷正在上海搭班,皇后大戏院的前台经理张镜寿,立即出重金特邀他去救场,金少山自然尽全力演唱,是日前后台情绪热烈,此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听众中传颂。李宝櫆还曾于上海为金少山、刘宗扬主演的《连环套》中,傍演过朱光祖。
    尚小云新编剧《九曲黄河阵》。尚饰云霄、张君秋饰碧霄、何雅秋饰琼霄、王凤卿饰闻太师、张德俊饰广成子、张云溪饰雷震子、宋遇春饰陆压道人、沈富贵饰燃灯道人、范宝亭饰杨戬、阎世善饰龙吉公主、贾多才饰菡香仙子、袁世海饰赵公明、尚长春饰哪叱、尚长麟饰木叱、张小杰饰黑虎,李宝櫆扮演的姜子牙,利用得天独厚的嗓子,大段唢呐高腔,使该剧大大增色。
    筱(翠花)老板的《大劈棺》,誉满沪上,这出戏就是经李宝櫆亲手排的,并重金请他扮演的庄子。后来童芷苓得知,立即请宝二爷给她说这出戏。演出时宝二爷饰的庄子从棺内起来的演技堪称一绝,庄子出棺不是一般地爬出就完了,李宝櫆是将全身挺得好似木板一般,直挺挺硬梆梆,真像是僵尸,看后令人有诈尸之感,就连童芷苓(扮田氏)看着宝櫆出棺,全身悚然,不寒而栗。她逢人便说:宝二爷的庄周可吓了我一大跳。她更佩服宝二爷深厚的功底,后来其他人唱这出戏,不管是谁扮的庄周,都没能赶上宝櫆的演技。
    唐韵笙1951年赴沪演出,翁偶虹为其编写了《十二金钱镖》。唐老深知宝櫆肚子里头宽绰,能出好点子,况且二人合作过《云罗山》,就请宝二爷参加排戏。唐在剧中饰俞剑平、李云崧,宝櫆也一赶二,前反串老旦黄婆,二人在台上高调长腔,对啃二簧散板,台下掌声不断,好声连天。宝櫆后扮老侠柳兆鸿,揉红脸,贴白髯,在表演上借鉴净行的程式,别开生面,使观众大开眼界。抗美援朝时期,唐、李二人合作编演了《辱亡齿寒》,演出极为精彩,并获得表演奖。
    叶盛兰、李玉茹等演出《雁门关》,特邀宝二爷饰余太君。李玉茹、郑盛芗合演《绣襦记》宝二爷扮演郑儋。言慧珠、郑盛芗合演《吕布与貂蝉》,宝二爷饰王允。小王玉蓉演《三不愿意》宝二爷扮知县,从扮相到表演,绝非一道汤,而是别致有趣。1979年上海京剧院恢复传统剧中,特邀宝櫆执排了《雁门关》、《吕布与貂蝉》等剧。《玉堂春》会审中的刘秉义,虽不是主角,但在戏中的地位,不可等闲视之,“会审”能否抓住观众,作到声情并茂,宝櫆在表演上确有独到之处,故不少旦角演员每演此剧,只要可能,竞相邀他。刘秉义穿的蓝袍,他自己的私房行头,几十年来穿坏了三件。
    自三十年代开始,大江南北的京剧名家邀李宝櫆助演的计有:
    老生:唐韵笙、言菊朋、谭富英、杨宝森、李盛藻、胡少安等。
    武生:杨小楼、周瑞安、李少春、张云溪、高盛麟、李万春等。
    小生:俞振飞、姜妙香、叶盛兰、江世玉、郑盛芗等。
    旦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筱翠花、程玉菁、新艳秋、言慧珠、李玉茹、吴素秋、张君秋、童芷苓、章遏云、白玉薇、顾正秋、杜近芳、小王玉蓉等。
    净行:郝寿臣、金少山、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王泉奎等。
    作为一位二路演员,能够与众多的名家合作,而且以配角自居,为主角增色添彩,不抢戏,不仅仅是李宝櫆会戏多,跨行宽,更为重要的是谦虚、好学、肯钻,这样的绿叶,在今天是很难再找到了。
    李宝櫆一生的艺术生涯丰富多彩,但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能服众的,就是救场现“钻锅”不洒汤不漏水。哪个戏班里有他,前后台缺个什么样的配角,只要他知道剧情,就能上场,一是他知道缺少角色的场子、戏词。另一是现趸现卖,只要有人给他说说,就能上场,而且不是一般的走过场,而是认真做戏,尤其是场上见角儿,更是一丝不苟,傍角傍得严严实实,使角儿唱得款式、轻松、不担心,这在京剧界中是比较少见的。
    1938年,“老大王”李桂春(艺名小达子)为其子少春组班“群庆社”,特邀程玉菁、李宝櫆、高维廉、苏连汉、陈富康、满福山、贾松龄等助演。在哈尔滨打炮,李少春双出《两将军》、《击鼓骂曹》。当日李少春稍有不适,马超前场下来,欲借改装之际稍事歇息,可场上的刘备只有四句原板,时间不够。管事的陈春龄立即暗示台上的宝二爷“马后”,此时的李宝櫆灵机一动,便加唱了一段“二六”,后台李少春仍未改装完毕,他只得又加唱了一段“垛板”,不冷场不断戏,现唱现编,观众听了个够,连连称赞这刘备可好,赶情还有这么多唱哪!有文有武,值!殊不知后台正着人急哪,亏了这位宝二爷,要不然可真露馅了。
    有一年李宝櫆随谭富英在开封演出。一出《群英会》把个开封市的京剧闹得开了锅。姜妙香的周瑜,临场闹肚子,不能上场,可把人急坏了。李宝櫆对管事的说:都别急,前场的孔明改人,我来周瑜。众人一听都一怔,谁也没听说宝二爷会周瑜呀!宝櫆镇定自若。“请各位放心,我既然敢接这个榜,就准砸不了,让我姨夫再给我说说,就齐啦!”姜先生又把细节给他说了说。头场“大引子”念得标准小生味,大小嗓混着,实在难得,台步、身段、唱念都是直呼直令,一丝现“钻锅”的痕迹都没有,圆圆满满地完成了这场演出。前后台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宝二爷可真有绝的。”
    三十年代尚小云演出全部《贩马记》剧中李奇一角是由尚的岳父李寿山扮演,可巧这天李寿山突患小疾,不能上场,尚小云急得火烧火燎。李宝櫆在一边一本正经地对尚小云说:“姑父,您别着急,我来李奇。”尚连忙问他:“你学过这出?”李宝櫆说:“我是偷着学的,爷爷每次演出我都认真地学,我有绝对的把握。”尚小云面对这个二十出头的内侄,半信半疑,可又没有别人能顶替,只好让他上场了。当时后台没有不担心的,万一要是……待宝櫆上场的念唱做都恰到好处,人们才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演出结束后,尚小云特意给宝櫆加包银。事后李寿山重新给孙子把李奇的唱做细抠了一遍,自此宝二爷的李奇,誉满大江南北,几乎成了他的“专利”。梅兰芳、黄桂秋、章遏云、李玉茹、言慧珠、俞振飞、姜妙香、郑盛芗等人,唱《贩马记》无一不请宝二爷扮李奇。
    1982年俞振飞、李玉茹在沪天蟾大舞台贴演《贩马记》剧场经理立即想到李奇非由李宝櫆扮演才好,俞振飞当即致函南通,当时李宝櫆正住在医院,他不顾大夫的劝阻,在夫人沈郦明的陪同下,毅然乘船南下带病登场。这场的李奇是他一生中唱得最精彩的一次。遭受冤屈两度,他以亲身感受,倾注在李奇身上,“哭监”一折淋漓尽至、催人泪下,难怪人们都称宝二爷为“活李奇”。
    李宝櫆应李桂春之邀,参加李少春组建的“群庆社”,他深知李少春的猴戏是很有号召力的,但总是《水帘洞》、《闹天宫》又觉得乏味了,便考虑开辟新剧目。他从自家的佛像中便想到,能否将十八罗汉搬上舞台与孙悟空斗一斗,又多次到罗汉堂实地观察琢磨,画出罗汉的面具,又亲自到盔头作坊向工匠作细致交待,还将罗汉各自使用的兵器画出图纸,对把子工匠细致说明,一切就绪,便着手排练。自“闹天宫”起,中间加了“丹房炼猴”一场,到战十八罗汉止。对戏的武打设计,李桂春提出这十八个罗汉,得打多少“挡子”啊?宝二爷胸有成竹:“老爷子,有您这一说,可咱们就是真罗汉,也不能死拼不是!咱得有轻有重,轻的,咱们轻松愉快;重的,打个痛痛快快!您看怎么样?”后来又和李少春及武行共同设计决定了武打的“挡子”。
    李宝櫆前饰老君,充分发挥能唱唢呐高腔的特长痛快淋漓地大大地抒发。在扮相上精心设计费尽心思。白色银边灰丝线绣制的道袍,髯口是自制的白五绺,戴白蓬头,改良福字履,蝙蝠云头翻上,这个扮相和《西游记》连环画上的老君一模一样,颇有仙气。在身段上还设计了悟空出炉后老君的跌扑以及那惊呆、心慌意乱的潇洒表演,把闹天宫的多彩艺术,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境界。李宝櫆后场赶演睡罗汉,从造型和对打上都动了一番脑筋,尤其是李幼春扮演的胖罗汉,真不知宝二爷怎么想出来的,六十年前他竟然利用电池和小电灯泡,为胖罗汉设计出能动的眉毛,眼睛发光的彩头。把幼春高兴得直蹦,说:“宝二爷,真有你的!”演出时将十八罗汉的大幅剧照,悬挂在剧场前厅,轰动了京剧界内外,轰动了北国冰城。
    在哈尔滨演出期间,李宝櫆又想到《西游记》中智激美猴王的情节,是很好的一出猴戏,李少春听了非常高兴,立即投入再创作的紧张活动中。打提纲、分场子、定人物、按唱腔、设计武打等,用了很短的时间即投入排练,少春的悟空、宝櫆的八戒,演出盛况空前。多年来人们只知《智激美猴王》是李少春的代表剧目,又有多少人知道编剧导演付出的血汗呢?这付出巨大辛苦的是李宝櫆却鲜为人知了。
    不久李宝櫆又编出了《真假猪八戒》。李少春一听就乐了。“二爷,怎么这猪八戒也有假的?”这可有赖于宝二爷平时勤奋好学,爱动脑筋,看了书就跟戏挂钩。他满脑子都是戏,有了故事就编,边琢磨边排练,二李分饰真假八戒,这可真是人保戏,戏也保人,园子的座总得有八、九成,偶尔还卖满。
    “群庆社”抵达长春后,在新京公会堂演出,会堂失火,戏箱损失过半,虽有赔偿,但已无能力演出,只得返回,途经沈阳才添置了部分行头和头面。为节省开支和尽快恢复演出,宝二爷就到市面上转了一遭,采购了一些有用之物,又买了一些绸缎和学生的彩色手工纸。回到住所,立即设计图案,亲自动手作画剪贴,临时粘在自制的戏装上,若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是贴的。就这样有的剧目又能上演了,剧团上下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不久又排演了《荡魔擒寇》等。
    李宝櫆早在李万春班社时,曾编了《三侠剑》,他和李万春、毛庆来、陈富瑞、朱斌仙、高维廉等扮演过重要角色。李万春演《石猴出世》李宝櫆曾扮演过唐僧,当演到唐僧被六贼追得满台跑时,走的抢背、吊毛和圆场,揉进了周信芳所创的麒派艺术,后来换了演员,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了。
    李少春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大红大紫,含有李宝櫆这位良辅善弼的劳苦功高。李少春到中国京剧院以后,曾多次向上级打报告想把李宝櫆从上海调来,张云溪、江世玉都曾去电联系,但上海方面不肯放,未能实现,假若二李再度合作,说不定能排出更多的,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
    《探阴山》一剧是李宝櫆在1957年参考传统剧目《普天乐》(《铡判官》)改编而成。删去了原剧中的色情、恐怖的表演,增添了曲流鬼添灯油、判官私改生死簿的情节,更重要的是摒弃了宿命论。由上海新民京剧团试演,迟世恭反串包拯、萧德寅饰判官、马世啸饰五殿阎君秦广辉、小王玉蓉饰柳金蝉、艾世菊饰油流鬼、王文军饰颜查散、伊鸣铎饰李保。《探阴山》的修改本发表于当年六月号《剧本》月刊上,1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周信芳为封面提了“探阴山”三字。
    头本《狸猫换太子》早在1956年由李宝櫆根据上海的多种本子改编而成,当时剧名为《陈琳与寇珠》,由新民京剧团演出,李宝櫆自饰陈琳演出上座始终不衰,直至文革后期,李宝櫆又完成了二、三、四本的改编,为中国京剧中的一朵异花——连台本戏,作了极大的贡献。
    《戏迷家庭》是童芷苓于青岛演出时,请李宝櫆给他编一出新戏。童说了后,第二天就完成了,当时童大吃一惊,万没有想到如此神速,戏很快演出了。宝二爷还用了很短的时间,为谭元寿、李丽芳编写了《岳飞》,该剧在上海连演两月上座不衰,难怪人们都称他“编剧能手”。
    李宝櫆虽为京剧演员,但他的思维是属于开拓型的,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了解观众的心理。早在1958年他曾编写《洪湖赤卫队》,并在剧中扮演彭霸天,在唱念做方面,既遵循传统,又有所创新。现代戏《平原游击队》也是李宝櫆根据故事片改编成的,演出极获好评,本待进一步加工整理,也因整风运动而停摆,但它为后来的现代戏《平原作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李宝櫆多才多艺,能编能演,因而各行名家争相聘请,成为京剧界享名的绿叶,戏班里称为“傍角儿的”,有人说宝二爷这一辈子捧红了多少名角,抬举了多少好角,谁也没有统计过。也正因为他有真能耐,有人敬重他,自然有人嫉妒他,怪他抢了别人的饭碗,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扬言:有李宝櫆我们不干了。甚至竟有人以剁网子(扮戏成发型的头网子)以示要挟。而李宝櫆却不以为然,他一心为了戏,没有私心不为自己,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
    1958年整风时,李宝櫆遭到某些人的指责,把事实都颠倒过来了。有人说《探阴山》是李宝櫆剽窃他人的成果。明明是为京剧事业作了贡献,更何况是经领导同意的。一次在上海京剧院艺委会上,讨论编写《黄继光》剧本问题,当时宣布由李宝櫆执笔。孰料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宝櫆构思剧本提纲,正待动笔,上级宣布李宝櫆到安徽进行劳动改造,妻子沈郦明也被牵连在内,但不能同行,却下放南通。原来宣布李宝櫆去安徽三个月,谁知长达三年没有回音,在安徽当地知道李宝櫆的一些情况,就没让他参加劳动,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请他给劳改剧团排戏授艺。后来南通有关领导通过梅夫人福芝芳,转呈夏衍部长的信,文化部很快下达了调李宝櫆到南通的函令。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上海市戏校副校长言慧珠得知宝二爷回来了,立即请他到戏校执教。这时李宝櫆想了又想,去上海固然好,也感激言校长的厚爱,可是我到南通来,是人家领导几经周折,才把我调来的,而且当初我就是应该在南通啊!如果我去上海,即便是通过正常的手续,那岂不是让人家心寒吗?我李宝櫆怎么能做过河拆桥的事啊!最后写信婉言谢绝言慧珠的盛情邀请,并说:若有用我之时,我是随传随到。
    年过半百的李宝櫆就在南通市扎下了根,他很想安稳地度过后半生。可是现实总是在无情地折磨他。“大革命”来临,宝二爷是在劫的难逃,不但剥夺了他演出的权力,只准许他制作现代戏的道具,他依然如故地认真对待工作,他亲手做的鱼、鸡摆在桌上可以乱真。上海越剧艺术家尹桂芳被诬谄为“美蒋特务”,先后两次到南通找李宝櫆在假证上签字,都遭到他严词拒绝。他常说做人要做出个人样来,不能人不人鬼不鬼!他对妻子说:咱自己就是受人谄害的,可不能去害人。尹桂芳至今仍念念不忘宝櫆先生这位大好人。当时某些人敦促宝櫆的妻子沈郦明与李划清界限。而沈郦明深知宝櫆是堂堂正正的艺人,决不是什么反动派,即便在当时的高压下,担着政治风险,依然和宝櫆生活在一起。直至落实政策被解放。宝二爷平时为人和善,又有涵养,从未与人发生过争吵,一切听其自然。便是后来解决房子问题,但是仍有那么一些人对政策阳奉阴违。给了房,却不给他桌椅,宝櫆也不去争。只给他个小板凳,他一笑了之。他坐在小凳子上趴在床边,依然投入他的改编剧本的工作。二本《狸猫换太子》就是坐在床边,双膝上放一块搓板当桌完成的。
    李宝櫆的一生可以说是“为戏而生,为戏而死”。他在编、导、演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他遵循传统,而又不拘泥传统。他编写戏词极其认真。有时为了一句唱词、一个位置、一件服饰,就直接了当地请教“明人”。每当排一出新戏或某一唱段,他都亲自卡时间,做到胸中有数,以利于修改和演出。他编戏的准则是一切从戏的需要出发,从不搞那些华而不实,不切合实际的噱头。每当投入一出戏的编排时,他便集中精力,吃饭、走路、睡前、看病排队取药,脑子里活动异常激烈,时刻想着戏。在开支方面处处为国家着想,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从不花公家的一分钱。
    宝二爷的一生是为了戏而捧人的一生,在众多绿叶中,人们都说宝二爷是最忙的一个人,向他问艺的数不胜数,他都一丝不苟地倾囊相授,从来是不图反馈,有人向他学艺,心中过意不去,邀他用便餐,但他都婉言谢绝,只道一声:“实在对不起,真是没空儿,谢谢!”事实确是如此,他惜时如金,忙的都是编戏、演戏、说戏、排戏,而家务活从不过问。
    李宝櫆人们尊称他宝二爷,在家里也有个绰号:“三不管”。就是家不管、爱人不管、儿女不管。他的前妻秦乃英(秦五九之侄孙女)因早产猝亡,他正在上海演出,接到电报时,戏正要开场,怎么办?他毅然把痛苦埋在心底,强打精神把戏演完,回到北京妻子已故去两天了。继室沈氏仍然是操持家务,共有五个子女,一副重担压在贤内助沈郦明肩上,直至儿女成人安家立业。有谁能相信,五个子女结婚大喜的日子,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有一次在场,就是离不开他心中的大事——戏。他的信条就是他编的戏,有人付之舞台,是他最大的欣慰,此时是最心满意足的时刻。他常常是利用夜深人静的时间编写,以致造成一只眼因脑出血而失明,名医孔伯华说:“好比一盆花儿,根儿要是烂了,可就没法治了。”就在他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戏,躺在病床上,还找护士要纸笔,他怕忽然想起的戏词忘掉,要立即记下来。京剧不景气,他心急如焚,以致病情日益沉重,终于在1987年3月22日带着对京剧前景定能繁荣的遗憾郁郁地走了,享年80岁。
    在李宝櫆逝世十周年之际,南通市文化局和南通市戏剧家协会,于1997年11月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缅怀李宝櫆先生为繁荣京剧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和业绩,众多戏曲名家和生前友好,纷纷为其题词、绘画、致函、致电,王琴生、周云亮、梁慧超等亲临南通缅怀宝二爷。在振兴京剧的今天,人们多么渴望出现更多的李宝櫆式的绿叶呀!在近二百年的京剧史上,可不能忘掉众多的绿叶艺术家。
    (本文曾得程玉菁、江世玉、沈郦明提供宝贵材料,在此一并致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13:30 , Processed in 1.11278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