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白牡丹--苟慧生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嵩昆

    苟慧生(1900-1968),原名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曾名词,早年艺名“白牡丹”,斋室名“小留香馆”。1927年,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被公认为“四大名旦”。
    清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初五,荀慧生出生于今河北阜城县土山乡谷庄(1938年以前谷庄归属东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父名荀凤鸣,其妻及氏,为泊头市交河镇八里庄人。生有二子,长子名仓,次子名才。
    荀才幼时常住八里庄外祖母家中,因家庭生活所迫,7岁时便随父母及兄长到天津谋生。后因从艺,直至享名,再没回过老家,故荀氏误记原籍是八里庄。其父曾于天津当了一名做香的工人。经友人介绍,荀才以五十元身价被卖给庞启发(又名庞艳云,为侯俊山弟子)“私房徒弟”,学梆子花旦。1908年8岁,在天津韦陀庙一个带有土台的茶馆里第一次登台演出《王春娥》,因时逢慈禧、光绪帝双国丧,不许动用响乐,只能将就唱,当时因年幼紧张,竟把唱词忘掉,当即遭到庞师的抽打。为永远记住这忘词挨打的教训,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词”,以此铭记“唱戏别忘词”。享名后,他的书画章就刻着“河北东光是我家,荀词慧生是我名”。
    1909年以“白牡丹”艺名,首次在天津下天仙戏院演出《忠孝牌》,获得观众的赞赏。后随师到河北、山东农村、渔村等地唱野台子。随师进京后,又得到侯俊山亲传其《小放牛》、《辛安驿》、《花田错》、《英杰烈》等戏。1913年7月间,于前门外打磨厂福寿堂饭庄与师兄庞三秃合演了《小放牛》,年仅13岁即踩跷演唱这出歌舞繁重的戏,颇获好评,打响了这进京的头一炮。随之连续演出了一个月不翻头的戏,实属难能可贵。
    后随师入“正乐”(原名“三乐”)科班,边演出边学戏。与其同龄的尚三锡(尚小云)、长一岁的芙蓉草(赵桐栅),均在此科班。三人都能戏极多,而且又最为要好,时人誉为“正乐三杰”。
    正当他技艺和声誉与日俱增之时,观众对京剧的喜爱胜过了梆子,迫使他产生转向京剧的念头,后经戏剧评论家宋乐之和谭鑫培弟子李鑫甫的帮助下,介绍他向陈桐云学习京剧花旦。艺虽学成,但在当时得必须经过京剧界的认可,方能跨入京剧的行列。第一出京剧《胭脂虎》,是以票友身份在湖广会馆演出的。成功的演出,得到了京剧界名家的赞赏与认可。后又从路三宝、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田桂凤等问艺。并向乔惠兰、李寿山、曹沁泉习昆曲。1917年12月于庆乐戏院正式改演京剧,时年18岁。同班有孙菊仙及尚小云等。次年,又与刘鸿声、侯喜瑞合作为山东水灾募捐义演了《胭脂虎》。1919年随杨小楼赴沪演出,艺名仍用白牡丹,同去的还有谭小培、尚小云,此行以“三小一白”之称誉满沪上。1920年初杨小楼返京,白牡丹留沪又与马连良合作,而且每日双出,为一出花旦戏一出青衣戏,如《祭塔》与《坐楼杀惜》、《小放牛》与《三娘教子》等。1925年返京前,上海报纸还发表了《白牡丹临别演出之盛况”的报导。载誉返京后,又先后与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陈德霖、程继先、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演出。此年艺名改为“荀慧生”。
    1927年《顺天时报》发起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选举”。荀慧生当选剧目为《丹青引》。1931年,上海《戏剧月刊》发表了观众对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艺术优点的比较表,使“四大名旦”更加深入人心,遂被社会所公认。
    荀慧生一生上演剧目达300多出,《红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1936年10月22日首演于哈尔飞(后改名西单剧场,今已不存),至1963年5月26日于重庆解放军剧场最后一场演出,此剧演出达两千多场,久演不衰,在演出中不断加工修改,他从不认为《红娘》是完好无缺的。他常说:“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事业”。“我自己永远是一个年轻的求艺者,需要不断前进”。1963年6月10日,于重庆北碚剧场演出了《勘玉钏》,这是他的最后舞台演出。
    1963年7月14日,政协礼堂三楼的屋顶平台上举办消夏晚会,苟慧生率弟子刘长瑜、岳惠玲和女儿令莱应邀参加演出。这天他心情很高兴,并为学生唱“开场”,演唱了《红楼二尤》的“四平调”。虽是清唱,但却是绝唱,自此再没演出。当年的录音已成珍贵的绝响。
    声情并茂的荀派艺术,正待深入发扬光大之时,十年浩劫降临了。1966年8月23日,震惊文艺界的“孔庙事件”发生了,苟慧生、侯喜瑞、老舍、萧军等,被强行押往孔庙,并被逼迫围跪在燃烧戏衣的熊熊大火四周。不仅被烤得口干舌燥汗如雨,还边挨批斗边遭毒打。后被押往沙河强迫劳动,年近七旬的荀先生,受尽了折磨。1968年12月下旬,实在难以支撑,一日晕倒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上,达四小时之久。他本已患了心脏病,头脚均已浮肿,在刺骨的寒风中,又致使并发了肺炎。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于12月26日故于北大医院。当时,其夫人张伟君及子女均未在身旁,他就这样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粉碎“四人帮”后,荀慧生先生才得以平反昭雪。
    荀慧生一生记有很多表演札记,坚持每天记《艺事日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辍,累计达几大箱子。并著有《荀慧生演剧散论》、《苟慧生的舞台艺术》、《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等。“白牡丹”、“荀慧生”先后均灌有唱片传世。遗憾的是,却没能留下一部影像资料。1961年他曾对吴祖光提出欲拍影片之事,并曾去整容,但那时吴先生已不在北影了,荀先生这一心愿终未实现。荀派艺术之花绚丽多彩,荀门弟子遍及京剧、河北梆子、桂剧、越剧、川剧、评剧等各个剧种,可谓桃李满天下。
    每当谈到荀慧生,总会提到山西街,这是荀先生晚年的居住地,其实他在这里居住仅有10年多。早年学艺之时,随庞师居住于前门外銮庆胡同及长巷二条。二十年代享名后,购置了宣武区椿树上三条11号(后改19号),这是一所最理想的宅第,大门坐北朝南,分四层院落,后门可通椿树上二条。步入大门左侧为南房4间,前有垂花门,门内为中院,北房5间,地基高房屋大,且带走廊,东西各有耳房半间,两侧均有游廊可通后院,北房中为过厅亦可通后院。后院北房5间带走廊,东西各有耳房1间,西侧有路通后门。另有西房2间,金少山故于此院北房。另有西院,北房3间为书房画室。院内西南角有凉亭一座,院内有山石及多种果树。李世芳婚后曾在此居住。四十年代荀氏移居西城区白庙胡同22号,大门坐南朝北。以上两处故居均已拆除。1957年,迁往宣武区西草厂山西街6号(今为甲13号),为一宽敞的四合院落。大门坐西朝东,步入大门有南房五间半,外三间为客厅,里面为一小院,二间为厨房,半间厕所。客厅内原挂有荀慧生、张伟君合作的山水画,两侧条幅为:“荀氏诸郎皆俊伟,河东小凤最风流”。客厅西有一跨院,有厨房两间,半间厕所。步入屏门为内院,北房5间半,两间为卧室、两间为客厅、一间为书画室,半间浴室。东房3间为存放戏装、道具用房。西房前面3间为其女令莱居住,后面4间为荀氏书房。另有跨院为2间浴室,1间南房。穿过西、北房之间的过堂门,为一小花园,园内有假山石、花卉及各种果树。荀氏喜栽果树,不爱种花,他常说:“种果树,春天赏花,秋天观果,春华秋实。”故此前后庭院遍栽桃、梨、杏、柿、沙果、核桃、黑枣等树,并常赠树苗、果实给挚友。自1966年8月被批斗后,又被押往沙河劳动,直至病故再未回此居住。
    荀慧生前室为名旦吴巧福之六女春生,与徐宝芳(徐兰沅之父)、时实宝(时慧宝之兄)、陈秀华、朱桂芳、钮钰庚(钮荣亮之父)妻室为同胞姐妹。生有二子,长子令香(19211992),工旦行,于1932年元旦,拜程砚秋为师。1978-1983年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妻室王同炎,生有三子,长子荀皓,工武生。妻室李丽,工武旦,均为中国戏曲学校52班毕业生,生有一女名荀青;荀皓弟荀皑、荀■均未从艺;令香弟令文(1927-1998),曾习老生,后于北京市戏曲学校行政工作。其长女绰娟,原工旦行,后于武汉军区退役,现居香港;令文长子荀迎,原习舞美后改服装工作,旅居日本;荀迎弟荀■,于解放军某部文工团退役。荀慧生续室张伟君(1918-1986),其女令莱,继承父艺为荀派花旦,不幸于1990年遇害,年仅52岁。其爱人崔伟民,为北京二十七中退休教师。有子崔云,未习艺。荀门为三代梨园世家。
    (本文曾得荀令香、荀令文、程玉菁、崔伟民、刘松岩先生提供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6:43 , Processed in 1.0932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