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牛街礼拜寺文物记事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回宗正

    窑殿藻井
    本寺礼拜殿前方之窑殿,阿拉伯语名曰“米哈拉布”(即阿訇领拜处)。该殿外貌为六角钻尖亭顶式建筑。其顶坡度陡峻,近似宋画《楼台夜月图》中亭顶之貌,这是宋代亭顶外形作法之特征。窑殿内部穹顶为“六角藻井内闇”,是在六角平面上做斗拱,以六根肋梁之端交集于心点形成穹顶,谓之“六角藻井”,这种建筑技术是属于“宋营造法小作式”。在藻井内闇装板间上绘制红地沥粉贴金蕃莲缠蔓图案,每间各开一圆光,内中书写阿文赞言。这所建筑是宋辽时期凝聚中阿风格建筑的一项珍品。
    龛式木雕经文阁
    牛街礼拜寺窑殿前方设置一“龛式木雕经文阁”。这里说明清真寺的龛不供神佛,不设偶像,因为伊斯兰教信仰真主独一大能,实有而无形象的存在,不能用任何形象来比拟。所以在龛的表面书写古兰经文。我们称它为“龛式木雕经文阁”。在一些书刊中有人称牛街寺之龛为“神龛”或“圣龛”的称法都是不正确的。牛街寺设置龛式经文阁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辽宋时代的历史背景。因在当时所谓“古代牛街”地区有一些穆斯林自西域来此定居,初建萌芽状态的清真寺也要建成相似我国庙宇式的古建之式。以便遵行朝廷建造规制,公元991年辽圣宗皇帝下旨,大兴佛教,古燕京城内佛教昌盛。受这种形势影响建于996年的牛街礼拜寺所有一切建筑设施,包括龛在内必然要适应当时辽的历史背景。“龛式木雕经文阁”正是辽宋时期产物,给牛街礼拜寺留下一件文物珍品。
    阿文棂窗
    牛街礼拜寺窑殿南北壁各开一方阿拉伯文镂雕木棂窗,书法高超,做工精美,风格独秀。是阿文书法及文学艺术的一件杰作。是本寺辽宋时期的一件珍贵文物。
    现据此书法初作推考,它是十世纪作品,是属于阿文著名书体“苏鲁斯”体。“苏鲁斯”体兴起于公元九世纪中叶,盛行于十世纪,在阿拉伯社会广泛使用。因此根据书体和流行间推断,当在十世纪时期定有阿拉伯的知识阶层人士,能题诗善书的学者来到本寺,所以才有这精湛的阿文书法的出现。并且查考,此阿文文章非古兰经,非圣训。
    现笔者收集各家学者对此文有6种译解详录于后:
    1.主上是幸福,主是恩主。
    2.安拉是贤者之友,安拉是善者之友。
    3.安拉是掌握一些品级的,安拉是掌握一些洪福的。
    4.真主喜爱要求自己严格的人,真主喜爱为人类做好事的人。
    5.赐予人类幸福的真主,赐予人类恩典的真主。
    6.真主是有品德之人的保佑者,真主是有善行之人的保佑者。
    六幅宋代彩画
    牛街礼拜寺窑殿东梁上遗存6幅宋代彩画。其中3幅尚能看清,余下难辨。画中绘有花卉和博古图。
    笔者去现场临画,结果将右起1、3、5图绘其概貌。令人感兴趣的是3.5两图中的“炉瓶三设”在香炉中有一个是立耳三长足香炉,另一个是圆扁耳三短足香炉。从这两幅图中的香炉却反映出在辽宋时期自西域来到中国的穆斯林先民们在选用香炉样式方面还不太讲究。所以见图中有选用高足的也有矮足的。可是到了明代的回族穆斯林在选用香炉上却有了讲究,“单项炉”或“炉瓶三设”的炉都是矮足的,高腿高足香炉是佛门习用之炉。所以说只有从这宋画的图中才反映出来宋、明之间的穆斯林在选用香炉中的不同习惯之特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17:14 , Processed in 1.09515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