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宁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邓云乡

    陈兼与仁丈在为《燕京乡上记》写的序言中,有一句道“南北河泊荷花”,只这六个字,还是本世纪初的古话,不要说现在人,即使半世纪前,也很少有人去看,谈起来已是“开元、天宝”的古事矣。孙宝暄《忘山庐日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五日记云:
    “晨,驱车出彰仪门,至南河泡,其地在京城西南角,有荷池数十亩,水终年不涸,筑堂舍数楹,围以林树,夏间游人甚多。记于庚辰岁,随先人入都,时居西城十八半载,曾随母姊及戚友来游一次。余方七八岁,今逾二十年矣。是日为方勉甫年伯父子所邀,客来颇夥,半皆同里人、杂坐说笑。”
    日记所记,也就是兼与丈序中所说的“南北河泊荷花”,这在当时,也是一个著名游览去处,最早是私人兴办起来的。 大约一百二、三十年前,有一个姓王的富户,看到这里有一个十几亩大小的水塘,便动了脑筋,出资经营,种了树木,修了园亭,盖了水榭,在水塘中种了红、白荷花,添了游船,没有几年,便名满都下,“莲花池”成了夏天都人游赏的胜地了。震在廷形容那里的风景说: “敞榭三间,一水回折,八窗洞开;夕照将倾,微风偶拂;扁舟不帆,环流自远;新菏点点,茁水如燃浓绿阴阴,周回成幄……此问大有江湖之思,故宣南上大夫趋之若骛,亦粉署中一服清凉散也。”
    固然是文人笔墨,着意点染,但这地方肯定是不错的。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夏,翁同龢写过一首七古,题为“彰仪门外南泡子荷花最繁,子(必山)作图,乃名宝泉河,题奉一笑”。其中有句云:
    “南泡荷花如酒狂,唐突游人倚窗几……彰义门西古城角,杰阁无名就倾记,袁公作堂我题匾,爱此清冷半弯水,后来裙履日喧哄,我亦罢游经一纪。”
    翁常熟之诗较之震在廷所记早十六、七年,而诗中又有“日喧哄”、“经一纪”之语,即莲花池在光绪元年,尚较冷清,十年之后,已成裙屐喧哄之游赏胜地,而几十年后,又趋荒凉,现在不过百年,这样好的地方,早已没有人知道了。
    莲花池如此,“尺五庄”也是这样。嘉庆时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云:“尺五庄在南西门外里许,都人夏日游玩之所也。有亭沼荷池,竹林花圃,可惜以酌酒,”南西门就是右安门,按文人爱用古语的习惯,也可叫“丰宜门”,这座城门外面,直到丰台草桥,全是“花田”,是明、清两代最有名的游赏胜地,有不少名国,“尺五庄”是其中之一。《林则徐日记》中记他在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六月初九日同李兰卿约同年十六人在尺五庄雅集,文云:“荷池初开,修竹成荫,坐花行酒,文宴甚欢,西刻散席。顺途至三官庙看时花。”所记与姚元之相同,颇可想见当年宣南士大夫胜游之乐,亦可想见“尺五庄”之风光宜人。所说“时花”即“莳花”,亦称“唐花”,实即盆花,当年南西门外不只尺五庄风光宜人,三官庙即花之寺,也是游览的好地方,广安门外还有著名的“冯园”,右安门外还有著名的“小有余芳”,可惜均早已零落殆尽矣。
     南河泡子一直往北三里不到,便是著名的天宁古寺了,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云:
    “天宁寺,在广安门外,石路之北,北魏古刹,其塔为隋代造,又有开皇经幢二,今恐无存,昔年寺中设花肆,尤以桂花、秋菊为有名。同、光间,为士夫招怜人宴饮之所,故越缦堂日记每每言及。尚有南河泡,在石路西南,方塘数亩,荷花甚茂,亦夏日逭暑地。王半塘词中有‘他年记取小红亭,小红亭外,高柳万蝉鸣”,即此地也。”
    天宁寺是北魏古寺,几乎所有记载北京地理掌故的书,都记到它,而把它与南河泡子记在一起,只有崇彝书中是这样写的。因先说南河泡子,后说天宁寺,所以我引了崇彝一段文字,其实天宁寺在各书记载中;最著称的是那座隋代修建的砖塔。刘同人《帝京景物略》特别描绘这座塔,说“四周缀锋以万计”,说不管“风定风作”, 塔铃都响,塔铃如果一停,塔上就要出现神光了,说的神乎其神。
    值得庆幸的是,南河泡子虽然无人提起了,而天宁寺塔居然还在,在西山夕照时,每每经过此处,望上去特别引人遥思——而不知道哪位高明的官,批准在它边上建了两座大烟囱,真是“伟大”到极点了,还能说什么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2:55 , Processed in 1.14062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