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鬃人儿”与“毛猴儿”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周简段

    北京的“鬃人儿”,是清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玩具,因其历时不长,故在记述北京岁时风物的古籍中均无记载。
    所谓鬃人儿,是民间玩具艺人根据京剧和皮影戏创造的一种能够舞动的戏曲或“花会”人物。其骨架用猪鬃扎成圆椎状,头部为彩塑,骨架外面套上五颜六色的古典服装,手持兵器或团扇等物,并按照戏曲演员“亮相”架式或“小车会”人物的舞蹈动作制成各种姿势的塑像,可谓集京剧脸谱和戏剧服装于一身。
    一套鬃人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剧中或花会中主要角色的人数。例如一套《三岔口》的鬃人儿,只有店主刘利华和任堂惠。将这两个鬃人儿置于铜盘内,以木棍敲铜盘,人物借着猪鬃的弹性,立即挥起兵器,舞动自如,一招一式,攻防分明,逗得围观者忍俊不禁,故有“铜盘好戏”之称。
    民国初期在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等庙会上出售的鬃人儿,其服装系用纸剪成,所绘花纹简单而粗犷。至第二代传人王汉卿,改用绢、绸、缎裁制服装,并对彩绘刻意求工。近期的王氏传人白大成,对旧工艺作进一步革新,将鬃人儿圆椎体的底部改为双脚或单脚(另一脚悬空),并根据力学原理使猪鬃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富于变化。这种运用新工艺制作出来的鬃人儿,受震后舞动得更加灵巧,已成为国际玩具市场的畅销货。
    北京的“毛猴儿”,比鬃人儿的资格老得多。这种古朴的民间玩意儿,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并给人一种强烈的幽默感。它是用“辛夷”、“蝉蜕”、“木通”这三种药材做成的人格化的小猴儿。辛夷一名“木笔”,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入药用其未开之花蕾。《本草衍义》谓“辛夷花未开时,苞上有毛,尖长如笔”。用它作猴儿的躯干,颇为相似。用蝉蜕的“口器”和节肢两部分作猴头与四肢,亦极相象。至于木通,入药切成薄片后即卷成圆锥状,用作毛猴儿的草帽或雨伞,都很得当。
    这种传统的北京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多彩,既表现了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又反映了拜年、祝寿、堂会、娶亲、出殡、踏青等风俗与韵事。
    毛猴儿论组出售,每组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乃至数十个,粘在纸板上或置于玻璃罩内;做工精细而价钱便宜,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把玩而不忍释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9:21 , Processed in 1.08563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