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雅俗共赏打灯谜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崔普权

    灯谜,又称猜谜、文虎、射虎等,在北京的民间则称作“猜闷儿”。
    “有以绢灯剪写诗句,对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戏弄行人”,这是《武林旧事》中描绘宋代观灯猜谜的一段文字。我国的谜事“起于宋,成于明,盛于清”。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剧中,有刘墉以“竹苞”二字为和珅题写亭名的字谜,以戏弄嘲讽和珅家是“个个草包”的故事情节。刘塘也曾为姻亲卢雅雨通风报信,在送信人的手上写了一个“少”字,以告之卢雅雨,他的事发,将被抄家。事败后刘墉被贬充军。在我国的许多文学著作中都有谜语,其中尤以《镜花缘》和《红楼梦》中的谜语最多。曹雪芹花了大量笔墨描写贾府猜制灯谜以资玩乐之事,全书共出现27条灯谜,集中出现在两个章回里,一是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讖语》;一是第50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曹雪芹之所以浓笔重彩地大写谜事活动,既是为了反映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内容,又是出于全书谋篇布局的需要。猜灯谜、行酒令是封建贵族的闲情逸致,《红楼梦》中对贾府谜事活动的描写除了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功用,有些还暗示了人物的遭遇和结局。在第22回中,贾府“四春”都制了灯谜。元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迎春:“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整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通。”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时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分别为:爆竹、算盘、风筝、佛前海灯(一种供奉于寺庙佛像前的大油灯)。元春的“爆竹”谜暗示了她的年少夭折,同时也隐喻贾府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瞬息显耀而已。迎春的“算盘”谜表现了她胆小懦弱的性格,预示了她日后遭受折磨的命运。探春的“风筝”谜象征着她被迫远嫁。而惜春的“佛前海灯”谜则是她后来出家为尼、终日面对黄卷青灯的写照。
    林黛玉所制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不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更香,是一种用于测时辰的篆文形香。更香的缕缕烟散,暗示了她香销魂断的悲惨结局。贾宝玉所制灯谜为:“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亦忧,像喜亦喜。”谜底是照镜。此谜用人和镜中人影暗示宝黛心心相印、喜忧与共,同时也隐喻他俩的爱情如同镜花水月那般虚无飘缈。
    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也制了一条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荔枝。此谜集灯谜的象形、会意、谐音等手法于一体,以“猴子”比喻荔枝的颜色,“站树梢”会意为“立枝”,谐音为“荔枝”。这条灯谜为贾府“树倒猢狲散”的衰败结局埋下了伏笔。
    灯谜重在“隐”。曹雪芹写《红楼梦》也重在一个“隐”字,以谜谋篇,借谜隐喻,读来妙趣横生,思之回味无穷,这在古典名著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清代文人学者中也不乏嗜好灯谜者。乾隆皇帝弘历、咸丰状元翁同龢、工部尚书潘祖荫、工部郎中吴可读等都是爱谜成癖的人物。
    辛亥革命以后,在京的文人隐士、遗老遗少及旅居京都的知识分子们曾在北京组织了不少的文化组织,有诗词社、古琴社、诗钟社、射虎社等。“虎”是灯谜的别称,“射”即猜的意思,用虎还形容难以射中,以喻谜底难猜。其时北京的此类谜社有十几个,如北平射虎社,丁卯谜社、隐秀社、尚有群社、争嘤社、云龙雾豹社、秋影社、谜界联欢会等等。其中北平射虎社的影响最大,它与上海的“萍社”共为南北两大谜社。
    北平射虎社是在寒山诗钟社的基础上成立的。发起人有诗人、剧作家罗瘿公,诗人、书法家樊增祥,诗人易实甫,词学家韩少衡等人。于民国5年(1916)夏季成立于宣武门外徽州会馆,这是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第一个由文人组合而成的正式灯谜组织。
    谜篦子是猜谜的工具。长六寸半、宽一寸半,为纸质双夹板,中间共有十几折,如同折扇,又如同旧时商业记帐的折页子。每折可插入一条谜语,全部插好后,悬挂在房厅的墙壁上以供众人猜射。猜中者可将此条谜面取出,如有颁发奖品的时候,则交回谜面领取奖品。有的谜面所得的谜底即为奖品,如谜面“孤单”,谜底为:瓜子一个,奖品即一粒瓜子。此类游戏是文人的用心良苦的构思而得,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令人雅然而笑。此类奖品自然是不会有人去取的。因为它的本意并不在于奖,而是在于趣与情之间。如果猜中者有被捉弄的感觉,则可以在下次猜谜中自己设谜“以牙还牙”。
    《燕京杂记》中载:“上元设灯谜,猜中以物酬之,俗谓之‘打灯虎’。谜语甚典博,上自经文,下及词曲,非学问渊深者弗中。”文人猜谜是根据文思才情来设谜、编谜的。旧式书房中的私塾先生和学生也常把谜语当作教授和学习的内容之一,又称为文谜、雅谜。所得的赠品,也正如《红楼梦》中所写的那样,大都是笔墨纸砚类的文墨用品,得之不伤雅,取之不伤廉。笔者以为:这与赌博中的得彩是有根本区别的。自然也有如俗语所说的那样“秀才人情纸半张”一样,受到人们的善意嘲笑。《光绪都门纪略》灯虎诗云:“几处商灯挂粉墙,人人痴立暗思量。秀才风味真堪笑,赠彩无非纸半张”。这就是嘲笑猜灯谜的穷秀才入境的发呆像的。其实做此诗者该也是同等人的,故让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民间的猜谜是根据猜谜者的智力而定的。自简至繁、自易至难、有俗有雅,但多为身边的所见之物。有时是大人说给孩子猜,也有时是孩子们彼此互相说猜。如“麻屋子、白胖子,外面罩着红袍子”(花生),“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洗了不干净,不洗倒干净。洗了不能吃,不洗倒能吃”(水)。“老牛单走独木桥”(生)……拥有广大读者的《北京晚报》,始终坚持着它的方寸小栏目“每日一谜”。谜底藏于版面的缝隙之中,其谜面有各种形式(卷帘格、回文格等),谜底更是包罗万象。有文字、风俗、街巷、菜蔬、礼仪、常用语等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园地。
    文人猜谜的难度自然更大一些,且更为文雅,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内穿白袄外红装,满腹文章直肚肠。只因得了急心症,流出相思泪几行”(红蜡烛)。“不用刀,只用蔑,削碎风,劈破月”(竹帘)。“宝玉低眉从父训”(垂帘听政)。“人面不知何处去”(无头案)。“一览众山下”(博望坡)……比这些更难的如:“不是关云长,不是楚霸王。也曾败走麦城,也曾自刎乌江”(翡翠)。“恩将仇报”(打渔杀家)。“渎职就该撤职”(卖水)。“肾下垂”(掉腰子)。“白衣过江”(蒙混过关)……
    北京的近代文人好谜者众多,如易实甫、刘春霖、关颖人、夏仁虎、高阎仙、王逸庵、张郁庭、祥瑞年、佟春庭等等。还留有不少谜著,如《谜格释略》、《文虎》、《谜家小传》、《正谊山房谜稿》、《碧云阁谜稿》、《小琴鹤斋谜稿》等等。
    解放初期,在东、西城居住的一些有闲文人,自己糊制灯谜箱,上贴有谜语数则(随猜随读)置于街巷的空旷处供人雅玩,而且还自己掏钱买点小奖品。这些谜面多为俗谜,谜底大多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人物和京剧剧目的名称,即使大字不识也可猜中。
    由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普遍开展,谜语在解放后成了节日或晚会上经常的“保留节目”。大多是用毛笔将谜面分别书写在长条状的彩纸上,然后用绳子一一黏好,挂在房厅中,猜中者可将其撕下换取奖品。头脑聪颖的人往往包揽许多条,手执一大把五颜六色的谜面,兴高采烈地去易奖,以突出喜悦的气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9:16 , Processed in 1.09659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