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是颇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有关踢毽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代周密的《武林旧事》的《小经纪》,而实际有此项运动的传说则是在汉代就有了。明代《帝京景物略》的书中有这样一首歌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青、放空钟(抖空竹),杨柳死、踢毽子……”从这首儿童歌谣可以得知在明代踢毽已是相当普遍的一项活动啦。其中的“杨柳死”指冬季,看来冬季才是明代踢毽的盛行之时。此后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的“踢毽儿序”所说的:“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踢翻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不仅指明了毽子的扎法,而且阐述了玩的方法与这种活动的主要对象。 毽子的发音同“见子”,因为与传统观念中的“多子多福”的祝辞相谐音而受到群众喜爱。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俗送婿家催生礼盒,缀以毽子,云‘见子’也”。时至今日,在南方的浙江一带还有这种习俗:妇女怀孕后,娘家得知即往婿家送贺礼,谓之“送喜”,其中就有毽子。可见毽子还是民俗中的一种喻物。 “旧时的踢毽是自宫中至民间都有的。宫中的毽子用热鸭毛(指未宰杀而活取),这样的毛才能挺拔,毛绒才能向下散垂着,毽子从空中落下才比较慢。扎毽用的底盘,要找两个制钱。一是康熙制钱、二是乾隆制钱,就这两种制钱合适,不轻不重,大小般配。康熙钱大些,正好做底盘的底。乾隆钱略比康熙钱小,但它厚敦、有份量。毽子轻小不行,踢起来发飘。重了也不行,压脚。把乾隆钱儿压在康熙钱儿的上边,用细皮条先把鸭毛扎紧,由上向下通过康熙制钱的钱眼,再向两边分开包住乾隆制钱,通过乾隆制钱的眼儿,逼紧勒直鸭毛,那根鸭毛就像旗杆一样地竖起来了,再用针紧紧钉死皮条,就算成功了。踢毽是宫里通行的玩耍,我们大都在傍晚时体和殿前边,冬春两季节最盛行,有时老太后看我们踢,嘴里还念叨着:‘你们踢吧!我瞧着你们踢’。为了讨好卖弄精神,大家围起来踢,毽就像黏在脚上一样,踢几十脚也不落地。”(见《宫女谈往录》)在民间,许多人把踢毽子作为一种技艺,作为一种集体活动来举行。在庙会上,在街巷的空场上,多人围成一圈,相互对踢,或各自表演拿手的招式,以娱身心。《帝京岁时纪胜》中说:“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飞,动合相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以踢毽为艺为业的人被称为“翔翎艺人”。为招徕观众,展现绝活而常做出许多优美的姿态。讲究用染成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的翎毛扎毽,以取其美。毛翼多略长,蓬松柔软又绚丽斑斓。在踢毽时,运用踢、顶、弹、拐、蹬、跃等许多动作上的技巧来表现外帘、耸膝、拖枪、突肚、佛顶珠等名目繁多的美感姿态。 在庙会和街巷上的表演是分文不取的,既供人欣赏又自己娱乐。在街坊四邻和观众的叫好声中而越发有精神,越踢越带劲儿。当年有名的踢毽高手有孟子康、冯五楼、武四、崇爷、孙华堂、彭兰臣、田仲瀛、黑玉子、马瑞等。在《北京新报》主持报刊的杨曼青也是一位踢毽高手。他不但自己踢,还在《北京新报》、《群强报》上发表文章,介绍踢毽的好处“又经济又受益”,还为踢毽中的一些动作和身段起了许多非常好听的名字:雾里看花、凤凰展翅、苏秦背剑、倒踢紫金冠、朝天一枝香、蹬里藏身…… 二三十年代,位于什刹海前海西河沿的会贤堂是个有名的大饭庄子。在会贤堂的南楼空场上,有一个以踢毽卖艺为主耍叉为辅的玩艺儿场子。撂地的就是当时北京有名的踢毽高手谭俊川(其时已年在五旬上下),人称“毽儿谭”。谭俊川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自幼喜欢踢毽。与其他卖艺人不同的是,他有文化,因家道中落而撂地卖艺为生。他从13岁起踢毽,每天坚持练功达几十年。早年曾同不少的踢毽名手常聚集在白塔寺、蟠桃宫、隆福寺的庙会上一展身手,拜师会友,学习切磋,练就了一身的好工夫。他能一口气连踢6000下而使毽子不落地,并在这过程中接连不断地串插20多套花样动作。功底扎实,技艺娴熟,名声很大。“毽儿谭”撂地不多说话,全凭功夫要钱,玩实在的。 毽子在空中落下时,他用手指脑门,即用脑门接。用手指鼻子就用鼻子接……娴熟优美,舒展大方,变幻莫测而让人眼花缭乱。那毽子一经被他踢起来,就像是黏在他身上:手、背、面、胸、肩、膝、脚,各个部位要哪儿有哪儿,毫厘不差。谭俊川的绝活儿是“倒勾雕翎”,猛地一脚将毽子踢入空中,旋即翻身向后倒立。刹那间以脚掌接住毽子,喝彩声四起未绝之时,又见其轻轻地一翻脚腕儿,但见那毽子再次飞向空中……看玩艺的人和会贤堂上吃饭、赏景的人在喝彩声中将钱币纷纷抛进他的场子。人说“毽儿谭”会找地界儿,因为会贤堂上有钱的人多。比起另外两位也靠卖艺撂地的踢毽高手林少庵、傅子衡来说,收入上要多,玩艺儿也地道。谭俊川不愧是个有文化的“练家子”,他把自己的踢毽技艺编写成了书《翔翎指南》,是光绪二十八年刊印发行的。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毽谱”。只是由于印数不多,又时间久远,目前已是很难一见的文史资料啦! 全国解放后,年届七旬的谭俊川迎来了自己的新生。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民间艺术受到了重视。1950年,谭俊川站到民间艺术家的行列里,应邀赴苏联为庆祝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演节目。回到北京后他兴犹未尽地说:“卖艺的能有今天,能出国,能为外国的大脑袋(指国家领导人)演专场,再不是手心向上地跟您要小钱。活到今个儿,混到这份上,我知足啦,死了闭眼都闭得踏实。”1954年,谭俊川带着微笑和希望辞别了人间。 毽子,做为民间玩具旧时是在玩具摊子上出售的,当然也有不少人自己作。过去北京地区著名的制作毽子的艺人是“翎子常”。他的祖上原以为清代官员制作帽缨为业,民国以后从事了制毽的行当,皆九城闻名。近几年在庙会上,又得见“翎子常”的传人重操旧业,制作各种毽子投放市场,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全国解放以后,踢毽一直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60年代初,体育用品商店的柜台上出现了毽子。当时在北京的棋盘街(今毛主席纪念堂址)还有一些踢毽的高手在这里聚集,娱乐健身兴趣盎然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