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报纸的地方我们现在都称之为报社,但是从前都叫报馆。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四十年代,老北京的城南可是报馆集中的地方。宣武门外大街与南新华街之间,除了有名的《京报》之外,在魏染胡同还有个《实事白话报》,这里出版的报纸很独特,它通篇不用标点符号,每遇句读的地方空一格,排字工和校对员倒省了不少的事。另有一家面世较早的小报《群强报》,报馆在樱桃斜街。现在和过去的小报,差不多都是一张四开纸横用,而《群强报》那时却是竖着用(像现在个别的文摘报),它不大讲究什么“版面”的设计,非常简单,一条新闻有一行标题就行了,一段一段新闻依次排列就是了。 异军突起的《小小日报》,报馆在棉花头条。这份报纸风格新、版面活,注重报道体育新闻,单辟一栏为群众球队比赛搭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赛事”通信息。副刊上有耿郁溪以“小的”署名写的幽默小品,颇得读者欣赏,是该报的“拳头产品”。在《小小日报》报馆附近,后来又出现了《时 言报》,报馆设于铁老鹳庙胡同;《立言报》在椿树三条;《升报》在裘家街。三报之中,较为红火的是《立言报》,他们还出版了《立言画刊》。 临近琉璃厂的西南园,曾有一家《平报》馆,它出报的寿命不太长。还有过一家《北京日报》,也是未见升腾,它与今天的《北京日报》毫无关系。 另有一家报馆叫《老百姓日报》。在石驸马大街有《世界日报》、《华北新报》。西长安街有过一家《新民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世界日报》迁入《新民报》那座楼(解放后《光明日报》在那里出版)。西长安街还有过一家《北平新报》,靠近南长街的新平路有个《纪事报》的报馆。《实报》初创时在新帘子胡同,一度迁至宣武门内嘎哩胡同。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在北新华街南口路东,紧靠和平门的顺城街。 以上列举的各报,多是民营报纸。有一家《益世报》,是对开的大报,则是基督教会所办,与天津《益世报》同一后台,但声望和报纸的内容不及天津。还有一家大报《新生报》,初设于丞相胡同(今菜市口胡同),后迁至东单总布胡同,解放后就原址办起了《工人日报》。此外还有《民国日报》、《新北平》(后改名《新北京》)、《商报》以及当时名噪一时的《实报》。老北京人一般都知道《实报》,杨沫《青春之歌》中写过《实报》,张友渔写过《我和实报》。当时北京的小报很多,但是日销逾万份者不多,而《实报》却遍销华北各地,当时的最高纪录是日销13万份。它是北京第一家使用轮转机印刷的报馆。 现在的北京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报馆的旧址已经找不到了。宣外大街129号是当时《全民报》馆旧址。《全民报》报馆的斜对面,宣外大街路东124号是《晨报》旧址。 那么为什么许多的报馆都荟萃于旧京的城南呢?那是因为,当年在宣武门外的南柳巷有一个永兴寺,那里是报纸的集散地,也就是说是一个“报市”。每天清早,各家报纸都送到永兴寺,寺内有专人经营(并非是官方派人),将报分发给报贩,由报贩分送到九城深巷,送到订户的手中。 从前,邮局只管送信,不管送报纸和杂志,所以买报订报全都得依靠报贩子,那时的报贩子并非都骑自行车,也有人徒步送报,有的一路送报一路叫卖。 旧时的报纸、报馆和现在没法比,但是北京的城南几十年以前就有一批人在办报、开报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4 , Processed in 1.1078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