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蚕豆是用大白蚕豆水发出芽,北京人叫“芽豆”,上砂锅煮烂。若是不摸门的,怎么煮也不十分烂,究竟是怎么回事?关键是什么时候放盐。煮烂蚕豆讲究是五香的,调料齐全味才正。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用纱布包好缝严,另外加桂皮与蚕豆一起煮,此时万万不可放盐,待大火将蚕豆煮开了花最好。说句老北京的话,叫做“煮没了魂儿”才好,将汤渒出,此时放适量的盐,在锅内颠匀,冷却后即可食用,绵软可口。五香味浓,咸度适中,这是当时哄小孩的经济小食品,也是下酒的小菜。 说到下酒的小菜,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逢节假日喜庆的日子,三五知己相遇,想痛痛快快地聊聊,喝几盅,最好的形式是在斗室蜗居里自己动手做几样外边饭馆不常见的小菜,即经济又得味儿,这种气氛和环境,较大鱼大肉地摆整桌,比阔气,讲排场,不知要胜强多少倍。为什么?其中的情趣,知已之心的相互倾诉,决非大摆桌所能比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花大钱却买不来人与人之间的知心。 铁蚕豆,顾名思义,既然叫“铁”的,就准软不了。其实是指炒熟而不开口的蚕豆,与开口的酥皮相对而言,故而叫“铁”的。卖炒蚕豆的小贩从炒货铺趸来炒蚕豆,下街叫卖。在西、南城一带,幼时常见到卖炒蚕豆的小贩,有两个残疾人。他们丧失了劳动力,无奈只得依靠小本生意来维持生活。一个是失目,另一个是截了左下肢的。 那个失目的小贩身背一个大口袋,手拿马竿,吆喝“铁蚕豆,多给来!”走街串巷,每隔三五天准从我家门口过一次。每听到他的吆喝声,便找妈妈要二分钱,高兴地跑出门,买铁蚕豆吃,越嚼越香。那盲人用手抓蚕豆递给我,当时我们几个孩子就嘀咕:“他看不见,用手一抓,有准儿吗?”后来我们三个同学都分别买了三分钱的,背地里一数,最多的只比我们其他两个同学多两个蚕豆。谁知此事被妈妈知道了,“你们长什么心眼不好!跟一个没眼的人叫什么劲哪?别看他眼看不见啦,可他心里头有准儿!我告诉你们:以后看见失目的先生过马路,要给他领路,谁能保准一辈子总那么顺顺当当的!要长好心眼儿!” 蚕豆炒过后,天津人叫崩豆,原来的“崩豆张”,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新品种,叫崩豆张联合集团公司。当初的炒货铺,如今成了公司,听说崩豆还向外出口,这在商业史上,可以说是一大特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