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听到这个吆喝声,便知道是馄饨挑子过来了,更知道这时已是晚十时半左右。小木梆“笃笃”作响,“馄饨开锅!”亮堂清脆,至今仍在耳边作声。 小贩的一副担子,且不说多大份量,前面是一个木制三面框子,最底是煤柴,上面是一个煤球炉子,炉上坐铁锅,一锅开水,锅里有个立着铁篦子将猪棒骨隔开,水开得嗒嗒响。另一头是一个窄高的小柜,柜下是一桶凉水,柜上面是两排立着的小抽屉,内装冬菜、紫菜、虾皮、香菜、瓶装的酱油、醋、胡椒面儿,另一个大点儿的装馄饨皮和一碗肉馅。旁边还有一摞碗和小汤匙。您说这一副担有多重?少说也得有七八十斤。那时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小贩,而且是秋冬季节晚间的买卖。冬季西北风一刮,电线杆都“骂街”(指电线被大风吹得发出嘶嘶的声响),为了生计,凭手艺、体力挣一口饭,真难哪!满打满算能挣多少钱?可细一想那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呆着不也得吃饭吗?”可也是这么个理儿。当时我很纳闷儿,那么晚了,有的人都睡醒一觉啦!谁还吃那碗馄饨哪!后来才逐渐听说,敢情夜间打牌的、吸足了大烟的,还有梨园行散夜戏回家,都想吃点夜宵。小贩现包现煮。包馄饨虽不是什么技术活儿,但那麻利劲儿也很可观了。左手拿一摞皮,右手拿一根半载竹筷似的、一头尖的小棍,在馅碗里那么一抿,粘在皮上,往怀里一滚,把小棍一抽,两头一捏,这就是一个,要是以秒计算,也就是两秒多。讲究吃馄饨的喝的是汤,碴子骨的白汤,佐料全,汤味鲜美,冬季里喝一碗,那是很得意的了,没听说吃碗馄饨。再说,那馄饨馅得是纯肉,不能往里掺合其他的菜,有菜的那是饺子馅儿。小拇指甲盖那么丁点馅能吃到哪去呀?这就是北京风味的馄饨。要是白水煮馄饨,放味精,再加一点荤油,那是上海味。真正鸡汤馄饨,那是天津卫的馄饨,不能乱来。如今讲究饮食文化,那是有地区性的,叫做地方风味,要是全国都一个味儿,还有什么文化可讲啊?馄饨的京味,就在于白汤、冬菜、紫菜、虾米皮、胡椒粉齐了,不能放别的,什么辣椒油(糊)、韭菜花、香油,都不能要,有了这些,就不是纯京味馄饨了。说句眼下流行的话,那是假冒的京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