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繁华的商业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果鸿孝

    自元代以来,北京就成了封建统一国家的京城,尤其是明清时期,北京的商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促成这一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明清两代长达500年的社会安定。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京城人口不断增长,真是“京城人民辐辏,就食者多。且太平日久,人口滋生,多至数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消费需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逐渐形成了。而水陆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北京商业的繁荣,于是逐渐形成了几个新老商业繁华区。
    昔日北京内城较老、较大的商业繁华区有所谓“东四、西单、鼓楼前”,外城有前门大栅栏地区。而新的便是王府井大街。繁华的商业区的形成无疑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为什么繁华的商业区会在这几个地方形成呢?这里不妨先从内城的“鼓楼前”说起。
    鼓楼前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早在元代就开始了。鼓楼乃是元灭金后,在金中都东北所建都城的中心所在地、根据我国古代都城建制,“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元代鼓楼前的斜街市,正处于元大都皇城之后,这乃是全城建设总体安排的一部分。据元代典籍记载,“斜街市在日中坊,该坊地当市中,取日中为市之义以名。”由于元政府的安排,因此这里商贾云集。促成这里商业繁华的另一原因,乃是大都城池建成后,元统治者的权贵和功臣们大多都将第宅建于城之中心及偏西地区。当时鼓楼附近真乃“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之地。为了满足这些权贵和功臣的侈靡之需,于是便出现了“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的舒噜市,以及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鹅鸭市、柴炭市和铁器市等。
    鼓楼前成为元时商业繁华区还有一则原因,那就是当时这里靠近城内著名的水码头——积水潭。元代大都之粮多仰仗江南供给,当时以海运粮食为主。从南方来的运粮船进入沽河口,经直沽运河抵达通州。然而通州至大都这段路程未通运河,因此无法行船,于是只得采取陆运的方式,将大批粮食运进大都。可是这段陆路运输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条件下,消耗人力是相当可观的。据《元史·食货志》记载:“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干万,民不胜其悴。”由于陆路运输的艰巨,于是著名的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提出了“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大都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的建议。元世祖接受了这一建议。这样1292年通州至大都城内的通惠河告成。从通州向西至大都,直通城内,经皇城东“南北河沿”,再经后载门(地安门)以东过东不压桥,顺马尾巴斜街,经后门桥,直达海子(积水潭)。
    当时的积水潭汪洋如海,东西二里长,南北一里宽,真是碧波千亩,舳舻蔽水。川流不息的运送着粮食和其他货物的船泊,昼夜不停地在这里靠岸和起锚。附近的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大都近百万人口的需求不少要从这里运至全城各地,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鼓楼附近的商业繁荣。
    元代以后,由于从玉泉山及白浮泉引入的水源日趋不足,致使积水潭水面渐渐缩小,通惠河故道也因之淤塞。这样漕运船只就无法再至积水潭了。但是由于明代北城墙的南移,鼓楼又地处德胜与安定两门之间的有利地位。加之这里在明清皇城之后,宫城所需之物,不少是要出地安门到鼓楼前来采办的,同时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积水潭这里“旗民夹岸而居,人烟辐辏”,且景色宜人,四季各具情趣,时时吸引着不少居于附近的王公贵戚至此游乐。这些有利的条件是支撑着鼓楼地区商业繁华不衰的主要原由。
    鼓楼附近商业的繁华景象一直沿续至晚清甚至民国时期,成书于光绪年间的《天咫偶闻》中曾记载:“地安门外大街,最为骈阗,北至鼓楼凡二里余,每日中为市,攘往熙来,无物不有。”不仅有各种货物的集市,还有许许多多的店铺,如鼓楼前路西的大绸缎店通兴长,烟袋斜街宝文斋古玩铺,离此不远的大饭庄庆云堂、庆和堂、会贤堂,不仅在鼓楼附近出名,就是全城商号间也是叫得响的。至于娱乐,这里有咸丰年间建造的天和茶园,它在鼓楼前路东,1900年后改建成大型戏园,其形式与广和楼相仿,可容观众五六百人。此外还有后门桥边的天江茶园,以及颇为知名的义溜胡同路北的广庆轩书馆,书馆中曾不时有一些清末民初的社会知名之士如江朝宗、大阿哥溥■(左亻右隽)、清末总管太监小德张、《燕京岁时记》的作者敦礼臣、京剧名角金少山等人常来此听书。
    至于内城东四牌楼和西单牌楼这两个古老的商业繁华区之形成,也是各有其因的。东四牌楼是朝阳门内第一个大的十字路口,明、清时期,由杭州历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数省到京的运粮河,成为北京的生命线,统治者向南方各地民众征收的“漕粮”,不但要由运河陆续地运至北京,而且南方一带的土特产品“南货”,外国进口的“洋货”或称“广货”,也由运粮船运至京城。有时甚至由于运粮船一时不能按时到达,致使京师所需货物连连涨价。当时通州是京东重要的粮食和货物的转运地。无论是水运还是陆运,从京东通州转来京城的粮食和货物不少都要通过朝阳门运进城里,装进附近的官仓。当时不少从京东来的脚夫、商旅都在朝阳门至东四牌楼大路之两旁食摊上用餐。同时,这里离京城内的两大庙市之一的隆福寺甚近,该寺一月之中六天有市。据《藤阴杂记》记载:“庙寺唯东城隆福、西城护国二寺,百货具陈,目迷五色,王公亦复步行评玩。”因此东四牌楼附近便出现了许许多多店铺,如牌楼东路北专售油盐酱醋的“小庙姜店”乃明朝初年的买卖。此外象全城著名的四大恒钱庄、东恒肇当铺、永安堂药铺、合昌纸店、德祥益绸缎店、聚寿堂饭庄亦均在东四牌楼附近。
    西单牌楼之商业繁华,看来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这里乃是通往京城西南孔道广安门的主要路口。其线路是顺西单牌楼往南出宣武门至菜市口右拐直至广安门。昔日京城“陆行者趋西南,水行者趋东南”所说的西南,即出广安门往南来到卢沟桥,这座古桥距北京有30里之遥,这在当时,得需半天的路程才能到达这里。出京城的客人若早晨启程,到达此地已经接近正午了。若稍晚启程,到此就是夕阳西下了。旅客多半在此投宿,然后南下良乡、涿州再分三路而行,东南可达山东、江浙、闽广。西南可达山西、陕西。正南可达云南、贵州等地。而从西南各省陆路来的商旅和货物亦按此路线进内城。另外,明清两代内城南面右侧有许多衙署、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太常寺、銮仪卫、翰林院等,当时和平门未开。这些衙署的采办在内城则以西单牌楼为近。这不能不说是促使西单附近成为繁华商业区的一个原由。昔日这里知名的店铺如和顺公布店、普安堂、赞元堂药铺、天和永染料铺、三盛斋鞋店、合顺成粮店、荣庆纸铺都是知名的店铺。
    北京历史上较早的商业繁华区,在外城则是前门大栅栏。元朝时,这里乃是居民稠密、市井繁华的丽正门外关厢之地。明朝初年由于城墙南推,丽正门内外地区的商业开始萧条了。然而不久,明永乐帝定都北京,宫城和王府占了内城的不少地方,这样原来商业发达的关厢一带又得到发展。1553年,明政府又在北京南面修筑了外城,于是前门外就成了城里,而附近的棋盘街与荷包巷就成了有名的商业区。
    1644年5月3日,即清军入北京的第二天,多尔衮就下令,强迫住在内城的汉族人迁到外城居住,接着又强迫许多店铺迁往南城,同时还明令内城之地,不准设会馆、戏园和妓院。这样一来,前门和大栅栏之地便成了商铺林立,市招繁多,摊贩小商,蜂攒蚁聚。酒楼茶肆,鳞次栉比的繁华去处了。
    在前门大街及大栅栏地方开设了数不清的饭馆酒楼、食品店、银号、钱庄、金店、药店、绸布店、鞋铺等店铺。其中饭馆酒楼有卖蒸酒和烧麦的“都一处”,卖萝卜丝饼的“致美斋”,卖炒肝的“会仙居”,卖烤羊肉涮羊肉的“正阳楼”,卖烩爪尖的“泰丰楼”,制酱汁鲤鱼的“东升楼”。肉食店有卖酱肘子的“普云斋”、卖酱牛肉的“复顺斋”,卖炉肉的“三德合”,卖酱菜的“六必居”,卖鲜水果的“义茂鲜果局”,卖荤素月饼的“聚庆斋”,卖南点心的“滋兰斋”,卖海味的“通三益”,卖茶叶的“吴德泰”。这些店铺在彼此的商业竞争中都以售卖一种或两种商品见长而著称。
    除饭馆酒楼及食品店铺之外,打磨厂的“裕通银号”,前门大街的“天聚丰钱庄”,廊房头条的“天宝”、“天聚兴”和“宝恒金店”,大栅栏的“同仁堂”老药铺与它同在一条街上的“瑞蚨祥”绸缎庄,廊房头条的“内联升”和大栅栏的“步瀛斋”都以卖鞋著称。此外还有鲜鱼口“黑猴杨少泉帽店”,这些店铺在昔日均颇有名气。
    前门和大栅栏既然是商业繁华之所,自然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云集的地方,他们囊揣万贯,不仅要挥金购物,还要观戏嫖妓,于是戏园和妓院便在这里应运而生了。昔日这里戏园达10余家,是京城中戏园最集中的地区。其中仅半里地的大栅栏街上就聚集了4家戏园和1家电影院。它们是:建于清中叶的“三庆园”,这里能容800多观众,清朝末年,著名京剧表演家谭鑫培,路三宝等人都在这里演过戏。“广德楼”戏园,建于光绪初年,著名的喜连成戏班(富连成戏班前身)曾长期在此演戏,知名演员程长庚、汪桂芬都在这里登台献艺。建于宣统年间的“庆乐”和“同乐”亦很有名。“庆乐”可容观众1200多人,京剧名角杨小楼、王凤卿、贯大元等人早年曾在此演过戏,40年代北京著名的武生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同乐”这所戏园规模较小,以演小型杂耍、曲艺为主。1913年在大栅栏西端路南,出现了一家电影院,它是将一家二层楼的商场改建而成,这就是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即“大观楼”电影院。至于妓院,则分布于前门大街路西的“八大胡同”地方。在这里每天不知有多少善良的女性遭到野蛮的污辱和蹂躏。
    在北京,较晚发展起来的商业繁华区便是王府井了。晚清时这条街上还没有什么店铺,两道南北大明沟夹着一条土路,车子走过便扬起一片尘埃。促成这里成为新的商业繁华区的一个因素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王府井北头的东安市场逐渐兴旺起来,很多满族权贵和民国新贵经常驻足于此。他们的挥霍刺激了商人将资本移到了王府井来;此外,随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的停止,东四牌楼一带商业渐趋萧条,而清朝皇室被推翻之后,北京的民国新贵一再更迭,但无论是当权的还是下野的官僚、政客、军阀们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东城,他们的消费挥霍在东四牌楼商业区得不到满足而转向了这里。更有一层原由是光绪庚子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交民巷盘踞下来,它们纷纷在这里建立起了使馆。为了满足洋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于是不少售卖洋货的店铺也在王府井设屋建楼。这种种的因素促成了王府井新商业区的兴起。
    除此之外,西城的西四牌楼、白塔寺一带;东城的东单牌楼、朝阳门外大街、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宣武门外的菜市口都是商业较为繁华的地区。这些繁华的商业店铺,构成了昔日京城的大小网络,使北京呈现了商业繁荣的景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8 08:46 , Processed in 1.0913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