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内文津街头,北海与中海的分界处有一座九孔联拱石桥,即金鳌玉蝀桥,俗称北海桥,这是北京城内最大的一座桥,又称北海大桥。明弘治二年(1489)五月建成石桥,两端各立有牌楼一座,西牌楼上写的是“金鳌”,东牌楼上是“玉蝀”。两座牌楼初建为木牌楼。1933年改建成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牌楼。 石桥主体长一百一十七点五八米,包括两头桥堍总长一百五十六点七三米。其净跨径分别为第一、九孔三点二米,第二、八孔三点八二米,第三、七孔四点四五米,第四、六孔五点一米,第五孔(即中孔)五点七四米,桥宽九点四八米。两侧有白石栏杆,望柱方形,有莲瓣方形柱头,栏板为楼空型,上有束竹式寻杖、云栱和瘿项,下部内外面板心有海棠池雕线。栏杆置于矩形地伏上,石件之间都有榫槽联结。地伏下面是单层金边石(仰天石),地伏内侧有缘石,桥面为花岗岩条形石板横向铺砌,桥面纵坡为圆弧竖曲,桥堍纵坡较陡,最大坡度百分之五,侧墙全部用青白石砌成,表面磨光,拱均为半圆拱,属纵联式砌法,脸为平面无拱眉线,九孔两面龙门上都有龙头。八个桥墩厚度相等,均为七点八四米,桥墩厚度大于桥孔净跨径,这是该桥独有的造型。故也有北海大堤的说法。桥墩上下游与侧墙齐平,无分水尖。拱脚在同一水平线上。桥基是单层花岗岩条形石板顺桥方向铺砌的全桥整平面底板,石板下有密贯较大松木桩基础。 1956年将石桥向南侧加宽,使桥宽达到三十四米。原白石栏杆全部利用,又有少量增配。桥上两侧加设步行道,车行道改为沥青面。南面除中孔按原跨径修通外,其余八孔均为假拱形。两边孔底部各留一道通水涵洞。 1974年将石栏杆全部拆卸,改成铁栅栏式高墙。拆下的栏杆石件都放置在北海公园内湖的西岸上。此后从桥上经过时再也看不到古石桥的模样了。
玉蝀金螯牌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