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石窝采石遗迹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玉泉

    “大石窝在房山西南六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者数十丈,宫殿建筑多采于此”(引《房山县志》卷三),因大石窝的石料质地精良,储藏量丰富,品种多达13种①,称为13弦。开采的历史比较早,可追溯到汉代。历代朝廷(特别是在北京建都的)兴建皇宫、寺庙、陵寝、牌坊、御路、桥梁等,所用建筑石料大多是从石窝开采的。因此至今这里还尚存许多遗迹(或人文资料)。具体年代或朝代有的已说不清楚;尚有待做深入研究考证。笔者作了些肤浅的调查,记录于此。
    石窝人的组成
    该村有9百余户,2900多口人,汉族较多,少数满族、回族。但姓氏复杂,共一百零八个。姓氏较多的刘姓也不过30余户。该村金代未渐成村落,户数极少。当地上年纪的人说:“燕王扫北时留下的人最多,主要以采石为生”。此说法不无道理。燕王即明成祖,公元1399年7月起兵南下直到公元1402年6月攻下南京灭惠帝。迁都北京。建年号永乐。便开始了大兴土木建筑(宫殿、陵寝等)。公元1407年5月又开始了北平城的修建,工程分内城、皇城、紫禁城……,历时13年(至1420年)才完工。当时从山东山西等招募大批差役,从事采石,以后久居。明至清也不断流入采石人居此。
    管理机构设置
    石窝原为镇(不知建于何年),镇中心的街叫官厅街,街内设有监督衙门、监狱等设置。街北原有一拉溜正房七间,均为普通平房。住有朝廷派下来监督官、有采石的管理人员,每天进进出出十分忙碌,监督衙门往西(现今农民李万全家)为高墙深院,四面有卫士把守,此处为监狱,用来关押破坏生产、不服管理的工匠。官厅街不准一个村民出入,更不得居住。
    县志载:“清嘉庆六年修复殿工,命侍郎张舜臣、主事李健于大石窝采石”,不知是否驻扎官厅街内。
    据说:“石窝村北边的下营村,原为铁匠营,专门给采石的各营点制造和修理铁锤、铁钎、铁錾、铁撬等。因位置在大青山角下,改称为下营。
    统一的行动信号
    明清时期有一度是开采石料的鼎盛时代,朝廷曾调全国各路石匠昼夜开采,成千上万个工匠,驻扎在数十个营地。如何统一行动?
    石窝的西北部有座东西走向的石头山叫大青山,该山东头在石窝村西北,山头突起。这就是当地闻名的旗杆山,即当年插旗的地方,以旗为信号:即旗升出工,旗落回营。现在,山上还完好地保留着夹杆石。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对立着,高出地面2.5米、宽1.5米、厚约50公分,上面有四个对列的碗口大的眼,以固杆用。据说当年山下还有两间指挥房,由升、降旗的人所居住。上工即上山升旗,下工即去降旗,风雨无阻。
    王八坑
    在旗杆山的左侧山下有个叫笸箩圈的地方,有个王八坑,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30米,坑深5米余,坑正中有个初步成型的青石王八,高约2.5米,宽约2米。头朝东、高昂着头,似永不知疲倦地监视旗杆山上的信号旗。王八背上已凿了很深插碑的榫窝。但不知这个近百吨的家伙(王八石荒子)为什么没被运走,也不知它在这坑里蹲了多少年代了。一位80岁的老人说,他爷爷十多岁时,常在夏天到王八坑里洗澡,洗冷了就爬王八盖上晒太阳。那时就说:“大王八每年往出挪一步,总有一天它要离开这坑的,三辈人都过去了,它仍安心卧在坑中,可能等皇上的御旨哪!”
    白玉塘畔的大青
    位于石窝北一里的高庄村西有道山,称黄龙山,山下有早期开采汉白玉的大坑,东西长约200多米,宽约100多米,深约数十米、坑内泉水(还有山水流入)旺盛,终年不竭。远近数十里的百姓,一遇大旱就兴师动众地架着龙王爷(塑像)带着整猪整羊的大供,到这里求雨。把供品往进一扔。塘里鱼虾,特别是潜在水底的王八有的大如过去的长笸箩。都拥上水面。露出大嘴,拥得水声哗哗响,拍击两岸。情景十分瘆人。赶对付劲了,远道求雨的说不定路上就可能被雨淋湿了。他们就觉得在白玉塘求雨特灵。天气一旱过上十天半月雨准来。尽管求雨的规模、形式不一,目的是一个:让龙王显灵。这样就有许多神秘的故事产生了。
    相传老年间,有一年从春到夏一个雨点也不下,求了几次雨也不显灵。于是有人出主意:三伏天在村街心搭台唱大戏,把龙王爷龙王奶奶摆在台下正中。前头还上着大供。看戏的和唱戏的都热得四脖子汗流,干渴得嗓子眼冒烟儿。就这样从早晨唱到晚上。夜静后便把龙王爷龙王奶奶抬到白玉塘山上的小庙里。没等人走远塘里的水象开了锅似的哗哗响。人们回头一看,只见一辆花轱辘轿车,由四匹红马拉着从水底下浮出来,顺路走进村内的戏台前去看戏。不料,戏早停了。轿车被街上拆戏台的人们挡着了去路。人们围拢过来想看个虚实。正在此时睛天一个劈雷下来。倾刻间,乌雷闪电、暴风骤雨同时袭来。四匹马死在地上原是四条红鲤鱼,花轱辘轿车也压扁了,原是个花蚌变的。那车里的女子也顺着闪电逃之夭夭了。
    原来那女子,就是龙女儿。龙王爷俩口子被“请”来看戏。不让龙女来。龙女不忍呆在龙宫里。乘戏快散时出宫去看上两眼。不料被龙王爷老俩口发现。龙王一怒之下便命雷公、电母施展法术,劈死了龙女的“车”、“马”。把龙女抓了回来狠狠地打了一顿,龙女大哭起来,形成一场大雨。
    白玉塘的左岸路北,有块椭圆形巨石,斜卧在地下。有十余米长,是块十分完整的青石料,外表经日晒雨淋已变黑,从远处望,活象一条黑鱼棒子。底部清出与石山相连。——这就是广泛流传这一带的“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走到芦沟桥”的大青。
    相传,明永乐年间,明成祖责成他的谋士刘伯温重建北京城。他要建一个能降孽龙的八臂叱咤城。听说北京西南大石窝就产降龙伏虎石,便来察看选石。他的眼很独,一眼便看中白玉塘岸边的大青石。又在塘里边选中两块,便责成一大臣带上大批工匠来开采。不知干了多久,三块石都清理出来了,等往京城运时可麻烦了,怎么都运不动。刘伯温方知道是遇见神石了,只好备了香花神礼,亲自前往去拜,这一拜不要紧,把三青的心动摇了,它想进皇宫为皇上效劳,享受荣华富贵,便告别了老大、老二,走了。不料到了芦沟桥渡口被龙王所扣留。刘伯温几经活动,请龙王爷放行,都无效。龙王请三青帮建蝎子城,刘伯温出主意让三青躲开蝎子身,从西南溜过去。三青照办了。正往东南溜之大吉时,不料被蝎子整死在桥头了。因此,只到了芦沟桥。
    再说,二青,不吃敬酒,吃罚酒。刘伯温给了它拜礼,它连眼皮都不睁,上供也不理。刘伯温只好用了天兵天将来帮助。连哄带赶再加威胁。二青才开始起步。但是,它见大青不动,只是摇摇摆摆地走了不到三里地,来到石窝东边辛庄村西的山道上,说什么也不动了(直到解放后才被村民破开盖了房)。
    而大青呢,无论刘伯温用什么手段,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它真的坚如磐石岿然不动。直至今日默默无闻,成年累月卧于塘边。
    这便是“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到了芦沟桥”的神话、奇说。 [后注]
    ①注:十三弦,即大石窝的石料有十三个品种,是:汉白玉、明柳、砖碴、大六面、小六面、芝麻花、大弦、小弦、黑大石、黄大石、青白石、艾叶青、螺丝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4:03 , Processed in 1.1480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