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长城要塞古北口。日寇侵略中国时,震惊世界的长城抗战也在古北口。但还没有人知道,古北口城是中国唯一的“城上之城”。 《金史》记载:“金泰和五年(1205)八月,筑北口、东陉二城”,而历史上说,这个“北口”城,“已不可考”。 这个“无可考”的“北口”城,是金朝为防成吉思汗筑的。现在这个城址上残存的城墙、城基和筑在山上的城基及城墙的石灰渣,已被找到,经密云县有关单位鉴定证实,并授意写在《古北口乡志》上。 金“北口”城在古北口潮河东岸。建城时,这里的东山和南山山脊上,是北齐的石砌长城,被利用为“北口”城的南面和东面城墙了。新建的北面城墙,东端在东山顶;西面城墙,南端在南山顶,都紧接北齐长城。这两面城墙,因金代北门以西、河床比城基低十米左右,所以完全筑在山脚数米至十数米高的山台上。城有北、南二门,北门略低,在一个狭窄的山坡上;在东南,比现在高三十多米的自然山冈的长城上,有一个深十六米以上,宽不足二米的城洞,是北齐长城的“北口”,被当做这个新建“北口”城的南门和这个城的名称。城的北门外,是山间的狭窄街道,城西濒临大河。此城厚四米以上,实体高五米以上,是用大石块加石灰筑成的。城内南北四百多米,东西三百多米,有两条南北街道和今日西胡同更往西的一条街道,还有山上的多片阶地。全城有可用面积十万多平方米。 此城居高临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河。从东、西、北三面,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城内。守城人站在东山,能把敌方行动一览无余。 明朝建都南京后,因“北口”城小,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派徐达来建古北口城。古北口城又把“北口”左右的北齐长城用城砖加厚一米以下,作为城的北面城墙;在北齐长城南面的高山上,筑南面城墙。城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呈多角棱形。城基不用石条,把城砖从山顶外侧经削直凿平的山石上直接垒起五至六米,内侧仍是山顶,所以外观有城,而从内看起却没有城。城外的下面,切山为堑,使敌人无法兵临城下。 古北口城据《昌平山水记》卷下二十九面载为四里三百一十步。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卷首《舆图十》载为八千七百五十尺;在南北两山之间建有东门和南门;北门是切掉古长城和“北口”,凿下山岭三十多米,建了长二十四米,宽五米,北面高十二点五米,南面高十四米的砖砌无顶城洞。北门外有瓮城,宽六米,长四十米、高五米。瓮城往北的原“北口”城大街,改称南上坡。“北口”城改称“连环城”。 居高临下,难攻易守的“北口”城,当时尚有防御作用,因与古北口城共同利用北齐长城,从而使新建在山上的古北口城,更高更险,成为“城上之城”了。
古北口“城上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