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朝的时候,珠市口东大街有个“贵寿”棺材铺,还有个“浴尘轩”澡堂子。 有一天,棺材铺掌柜的在“浴尘轩”和一个老头儿一边洗澡,一边聊天儿。两个人虽然不认识,可是挺说得来。老头儿问:“您哪行儿发财呀?” “我是贵寿棺材铺掌柜的。如今呐,这买卖难做,手头没钱又没东西,唉!说话这买卖也就倒了。” “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一点儿辙没有啊!” 洗完澡以后,掌柜的给这个老头儿候了一个澡钱。老头儿说:“哪能让您给钱呢?”掌柜的执意要给,说:“哪儿不交朋友啊,再说这也值不了什么。” 打这儿以后,过了一个来月,有一天“贵寿”棺材铺门口来了二十多车木头,真是马大车高,到了门口不由分说就卸车。 掌柜的赶紧跑出来说:“诸位,诸位!您这是哪儿的东西往这儿卸呀?” “这是您要的木料啊!” “您别打哈哈了,我买卖都快倒了,要了命我也买不起这么多木料呀!” “没错儿,就是您这儿的,还有条子呢!连车脚钱都给了!” 卸完车,这伙人赶着车走了。掌柜的心想:“今儿个这事真邪门儿,这是哪儿的事呀?” 又过了好长时间,一直没人来问这木头。掌柜的一想:“咳,甭管谁的,不能看着饽饽挨饿呀,先用了再说!”于是就找木匠打棺材。 从此,棺材铺这买卖可就兴旺起来了。可是掌柜的心里还是想:我这是遇上哪位财神爷啦?忽然想起那天在澡堂子里碰见的那位老头儿,“对!一定是我碰上狐仙爷了。如今我时来运转发了财,可不能忘恩负义,黑不提白不提,那算怎么做人?” 他想来想去想盖座庙,可又没地方。最后想:我盖个过街楼,供财神爷。他请来木匠,在两边是民墙、中间是走道儿的胡同里,盖起了一座阁楼,来往行人都得从阁楼下头经过。人们可以天天见着“财神爷”,还能看见阁楼上的旗杆吊斗。 过街楼盖好以后,香火挺盛,各买卖家、五行八作都来进香朝拜。过路的人走到这儿,也要停下脚步念念阁楼上那副楹联: 默佑一方恩已久 处酬圣恩愿不虚 横批:保佑一方 这件事轰动一时,后来竟传到了宫里,惊动了皇上。皇上派了一位御史来参拜“财神爷”。 这御史率领众官员来到过街楼,焚香已毕,纳头便拜。只这一拜,大事不好,只见阁楼窗户里窜出一道火光,望空而去。御史“哎呀”一声,定了定神儿才自言自语地说:“罢了,他是经不起我这一拜呀!” 不知什么原因,御史下令:“将那阁楼上的旗杆吊斗锯下来!” 从此,过街楼上就没有了旗杆吊斗,但香火却一直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