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外和德胜门外之间,有一个地名叫做六铺炕,现在是楼房林立,人口密集,哪里去找这六铺炕呢? 明代,北京的行政范围分属宛平和大兴县两个县,城内又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城,五城下又共分为三十四个街坊(另外还有六个城外居民点也按类似编制划分)。为了更加严格地控制人民的动态,又将街坊以下的居民划分为若干铺。 北京的铺,大致有两种作用。一是负责官文书籍的及时传递。古时,交通工具很不发达,凡官文书信都是通过人、马来传递的。其人力步行传递称之为邮,骑马传递称之为驿。因此,全国各地主要干道旁每隔数十里便设一个驿站,并备有马匹,以供来往传递信件之用。当官文书信紧急,不容延误,驿夫不能当天赶回自己家中时,就在驿站休息过夜,所以这些供驿站夫役休息的地方就称为铺舍。每铺设铺司一名,掌管过往的文件,设铺兵三名,轮流负责传递这些文件。 铺的另一个作用,是负责附近居民的治安。城内各街坊根据居民的多少,共分为七百二十铺,每铺设铺头和夫役三五人,由总甲统领,隶属五城兵马司;城外各村,随地方远近,分为若干保甲,每保又设牌甲若干人,从中精选身体强壮者作为分兵,配以兵器,由捕盗官一人,正副保长各一人统领。这些铺与保甲,在全市星罗棋布,比之外府州县,控制得更加严密,对居民和各铺夫役的压迫更加厉害。本来统治阶级设立铺的目的是为了严肃法纪,但是由于城内勋臣贵戚很多,法不得拘役,又得罪不起,所以当地居民都不愿意在铺内应役,只好让一些流寓之民承担,因此城内外的总甲、保甲都是些无业游民。这些差役,依势欺人,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每当民间有事,需要他们解决,就要鞋脚钱;如果双方事主不愿纠纷,请他们和息民事,则要酒饭钱;如果奉命纠察可疑分子,对错抓的要收宽限钱,对已经抓起来的要收买放钱;城内每月每家要交灯油钱;买卖房屋要交画字钱;每次新的铺头上任或到年终,每家都要出银,置酒邀会。如此巧立名目,不可枚举。而那些夫役则要不分风雨寒暑,日夜值勤,凡地方上出现人命案、盗窃案、水灾、路人冻饿而死等事,必须及时上报。上司三日一比,五日一卯,随时监察,使各夫役叫苦不迭。城外各保甲夫役更是辛苦,如西山百余村要轮流守卫矿洞,大路的数十村要轮流巡查窝铺,还有很多临时性的巡山、巡路的任务,稍有不合意,则声讨四出,而责骂也随之而来。 铺舍本来是供铺兵休息的地方,但是在统治阶级大肆挥霍,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的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下等人的死活,因此许多铺舍徒有其名,大多数是“虽有房数楹,其实极敝,不可以居”,甚至“败垣荒草,仅存遗址”。如北安门外的宛平县署前有一铺名,但是铺址和铺舍都没有,铺的夫役往往是租赁旁边的民房凑合着居住。这个地方前靠近皇宫,后靠近什刹海、鼓楼风景区和商业区,所以租赁的房价很贵。这些夫役的工钱很少,不得已只好到僻街陋巷住宿。所以每当投递官文书信的人来到这里,往往要到处呼唤,不能找到这些夫役办理公事。这些夫役不但工钱很低,而且遇到闰月时(农历闰月为十三个月),连闰月的工钱也不发给。对此,甚至连宛平县知县沈榜也看不过去,说:“难道闰月就不递送公文了吗?那些官署衙门每年春秋间到陵墓祭祀,到郊外游玩,花费巨大。难道偌大的天下就节俭不下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工钱吗?”当然,沈榜也只是对天感叹一番而已,他的县衙里也拿不出银子来支付这些工钱。 明代这种铺舍的体制,现在还留有一些痕迹,本文开头提到的六铺炕就是当时铺舍的名称。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安定、德胜关外共六铺”。这六铺管辖的街坊有安定门外:税课司、北郊方泽(即今地坛)、四卫勇士营、大教场、三大营、苜蓿地;德胜门外:税务公司、冰窖小店儿。铺舍就设在安定门外和德胜门外的中间位置,非常简陋,不过是设置几个供铺兵们休息的土炕而已。因此这里就被当地人称为“六铺炕”,运用至今。另外近郊还有些诸如“十里堡(铺)”、“马家堡(铺)”之类的地名,也都是这样延用下来的。 明代,这种城内外各街坊的铺称为白铺,还有一种专门保卫皇城的铺称为红铺。紫禁城墙外铺称为内红铺,共三十七铺。其中前九铺象征九翟,周围二十八铺象征二十八星宿,隶属五府勋臣管辖。皇城墙外的铺称为红铺,共七十二铺,象征着七十二诸侯,围绕皇城,隶属留守等指挥。这七十二外红铺,均有官军驻守,每日夜巡。在长安右门(今中山公园门前西侧)备有铜铃七十八只(弘治年间丢失二铃,仅剩七十六只)。每晚初更时起,十名官军由此持铃出发,将铜铃一一摇振,沿着长安右门、西安门、北安门、东安门、长安左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东侧)的方向,环城巡逻。官军巡逻经过这五个皇城门时,每十只铜铃以兵部火牌(铜牌)一面为凭证,交付五门的值守人员检验发铃收铃之数。这样,当各城门及七十二铺官军巡逻并交验铜铃完毕回到长安左门时,天已经亮了。 巡逻过程中,如果在外红铺辖区范围内发现有冻饿而死或跳河上吊的死者,必须请随驾锦衣卫一人,并有宛平、大兴县县官相验,写出报告,盖印具结,然后奏请有关部门定夺。如果尸体正好停在红白铺或内外红铺的界线上,则要两铺具到,按尸体占各铺的多少来决定由谁处理。处理完毕,尸体送出五皇城门,由北城或中城的兵马司具结领尸掩埋。然而这具尸体是谁,究竟是怎么死的,兵马司是一概不管的。 到了清代,由于皇城内居民逐渐稠密,人们出入城门的次数增多,所以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地安门)夜间闭而不锁,凡是居民中有重病或接生等情况需延请医生的,不拘时间,可以自由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