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因横跨卢沟而得名。卢沟一名桑干,为古渭水的一支,源出山西马邑县北,至北京西郊东北流经卢师山之西。卢沟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混浊,又称作小黄河、墨水河等,因河水经常泛滥,河道迁移不定,故又称作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巡抚于成龙等把卢沟河大加疏浚,并筑长堤防水,于是改名永定河,卢沟之名遂废。现在此河自怀来以上称桑干河、以下名永定河。 卢沟桥一带远在战国时期即是燕蓟地区沿着太行山脉东麓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卢沟桥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渡口,在石桥未建成以前,这里已出现了桥梁,并且已称作卢沟桥了。那时的卢沟桥可能是木桥,因为当时北京(幽州)还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这里河面宽广,要建筑石桥是比较困难的,至于架设浮桥木桥,就当时的建桥技术讲,还是比较容易办得到的,关于这一点许亢宗在《宣和乙已奉使行程录》上记云:“卢沟河,水极湍激,燕人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都水监辄于此河两岸造浮梁。”《三朝北盟汇编》上记载“宣和五年二月一日乙酉朔,金人遣赵良嗣过卢沟河,即焚桥梁次舍”。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辽代及金代初年,卢沟桥还是临时性木桥或浮桥。 自金主完颜亮于1153年定都中都(今北京)之后,这里成了政治中心,从这里通往华北平原各地的交通更加频繁起来,卢沟桥的地位更加重要了。金统治者为了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加强对华北地区的控制,曾经在南北交通方面采取了若干措施,由于当时的水路有限,所以当时的运输很大程度上要靠陆运,而陆运则需要通过卢沟桥渡口,木桥或临时性的浮桥已经不能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于是,金统治者决定修建一座坚固耐久的石桥。据《金史河渠志》上记载,“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来之津要,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章宗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三月(1192年)成,敕命曰广利”。 卢沟石桥工程宏伟、艺术精巧。建成后大约一百年,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来到这里。他在那本著名的游记里,对这座桥作了细致的描述,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外国人知道此桥多由此来,可见卢沟桥的壮观在数百年前即已闻名于世界了。 古时卢沟桥也是送别人行的地方,和西安的灞桥一样。古代许多文学家在这里送别友人留下了怀念的诗篇,如金赵秉文《卢沟》诗中写道,“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被朝廷驱逐出大都的时候,王实甫和许多朋友送他到了卢沟桥头,依依惜别。传说每当五更天晓、月儿西沉之时,别处所见到的月色均不如卢沟桥的月色佳美妩媚,因此在金代即被称作“卢沟晓月”,被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为石砌连续圆拱桥,共计11孔,全长266.5米,桥面宽8米,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拱桥。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石与石之间,都嵌以带棱带角的铁银锭榫,把两石紧紧地连在一起。值得提出的是桥墩的作法颇有特色,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尺寸较大,约占整个桥墩尺寸的十分之四,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是为抗击洪水和冰块的冲击,因为永定河自怀来以下经过高山峡谷,水流十分湍急,而卢沟桥正当其冲,再加之每当春季上游冰雪溶化,水势猛涨,河面上又有大量冰块顺流急下,撞击桥墩。为减少冰块的威胁,在分水尖上还安置了一根约26厘米边长的三角铁柱,以保护桥墩,人们把三角铁称为“斩龙剑”。据《帝京景物略》上记载,“万历十五年,阴霖积旬,水滥发,居民奔桥上,数千人见前水头过桥且丈,数千人喧号,当无活理,未至桥,水光洞冥照有巨神人向水头按,令下伏,从桥孔中去”。这些虽属神话,却从侧面反映了卢沟桥的坚固和人们对桥的信赖。桥墩顺水一面做成流线型,向内收进如船尾,使水流一出就可以分散了,减少了券洞内的水流挤压力。铁银锭榫、三角铁的运用,在当时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其次每一桥墩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联,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整个石桥的负重。这座石桥在波涛汹涌的“小黄河”中屹立了近八百年,而桥的基础从来没有重修过,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桥技术。 卢沟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望柱、栏板上的石狮花纹,素来为人们所称道。桥上石栏望柱共有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雕刻有众多的石狮。石狮子是卢沟桥上重要的雕刻艺术,这些狮子雕刻得非常生动活泼,281个大石狮,姿态各异,坐卧起伏,极富变化。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仰身转首,两两相对,仿佛彼此传语;有的抚育狮儿,好像轻轻呼唤,神态自然,妙趣横生。特别是桥南面拦板的东部那只石狮子,高竖起一只耳朵,好象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桥下淙淙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谈话。这些狮子有雄雌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戏绣球,还有的是又戏小狮又玩绣球,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大狮子身上有众多的小狮子,大的有十余厘米,小的仅几厘米,有的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伏在大狮子背上或头上,有的在大狮子怀里戏斗,有的在大狮子身上奔跑嬉闹,有的只露出半个头一张嘴,有的在戏弄大狮子的铃铛,真是千姿百态。因为桥上的狮子太多了就产生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谚语。多少次有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经过有关部门对这些石狮子进行了细致的清数,编号,才搞清了桥上共有石狮子485个。 桥的两端拦板尽头,东边雕着伏地的石狮,西边雕有垂首的石象,用头顶住了最后的石栏杆,形态古朴,收到了极好的实用效果,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 在卢沟桥两端入桥口的两侧,有四根石制的华表和四块石碑。华表高4.65米左右,其形式与天安门前的华表相似,但在雕刻与装饰上有所不同。华表下部为一石质须弥座,座上立八角石柱,上端横贯云板,顶部冠以仰覆莲座的圆盘,上置石狮各一个,石狮的方向,桥东者向东,桥西者向西。石碑高大雄伟,雕刻精良,东西二侧遥相呼应,为壮丽的卢沟桥增色不少。“康熙重修卢沟桥碑”,位于桥东马路北侧。原有碑亭已毁,仅有基础。碑连座共高5.78米、宽1.17米、厚57厘米,碑首为双龙纹脊顶,碑文记载了康熙八年重修卢沟桥的情况;“乾隆重葺卢沟桥碑”,在桥西马路北侧雁翅桥面上,原有的碑亭亦毁。碑高5.5米、宽1.18米,厚58厘米,碑文记叙了乾隆五十年修葺卢沟桥的经过;“乾隆题察永定河诗碑”,在桥西头雁翅桥面北侧,高3.79米,下为须弥座,座上雕刻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碑身的四周刻有二龙戏珠组成的图案。这座碑的碑亭平面为正方形,宽3.64米,基台用石砌成,四角立汉白玉石龙柱四根,高3.83米,直径96厘米,柱上刻盘龙、山石和波涛云气,刻工精致,柱子之间有石额仿相连,上雕花纹;“卢沟晓月碑”,在桥的东面雁翅桥面的北侧。碑上刻有乾隆所写的“卢沟晓月”四字,并刻乾隆所作卢沟诗。碑的雕刻华丽精良。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两侧及四边雕刻有二龙戏珠组成的图案,为凸起的半圆雕。碑首形式较为特殊,为一个四柱式的宝盖顶子,上冠圆形宝顶。碑的形制与北海琼岛春阴碑、颐和园万寿山碑的碑首相似,碑亭同乾隆题永定河诗碑碑亭相同。这种造型和雕饰,在北京独树一帜。 卢沟桥位于宛平县城的西侧。众所周知,卢沟桥之所以中外扬名,是由于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当时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二十九军一部分就驻守在这里,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英勇奋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卢沟桥从此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因而它既是文物古迹,又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物。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对石桥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于1961年3月4日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这座饱经沧桑、屡遭劫难的古代石桥,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近年有关部门曾在卢沟桥上进行了一项七次加重往返运输试验,负重量可达439吨,证明桥的载重能力仍旧很强。 卢沟桥自1987修缮完工后,已不准大型车辆通过,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以使这座古老桥梁得以长远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