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郊,昔有皇家园林清华园,今有因清华园而得名的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清华园之地名。却鲜有人知,在历史上北京西郊不同时代、不同地点,曾有两座清华园。 北京西郊是北京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胜地,自金章宗始至明清,此地兴建的宫殿苑囿,园林别业,多达百余座,其中明代万历时皇戚李伟建造的“清华园”,与清代咸丰时御赐的“清华园”,都曾名噪一时。 明李伟清华园,又名“李园”,位于海淀区海淀镇西北,是明皇戚李伟的私家园林,也是海淀地区第一座大型园林,占地方圆十余华里,前后重湖,楼台亭立,假山宛转,每逢林荫满园时,香风十里,时人评论“李园雄拓,以富丽胜”,名誉京华。明代游记中多有记载。其中,高道素《明水轩日记》载;“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明末清初,因兵事连绵,此园也随之坍废。至清康熙时,康熙看重此地,在此遗址上筑起了西郊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畅春园,使这一荒凉之地重又繁华起来,并带动了西郊地区园林的发展。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畅春园亦殃及被毁,此地再次荒没,现在仅留有恩慕寺、恩佑寺两座山门,及刻有“畅春园东北界”字样的界碑等细微遗迹,证实着这里曾是一代名园畅春园(即清华园)的旧址,这是清华园之一。 清华园之二,亦在北京西郊,不过这座清华园始建于清代,位于海淀镇东北的清华大学校园之中,比明李伟清华园要晚一百多年,规模也小许多。它是清代在北京西郊圆明园建有的众多附属园林之一,其建筑年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熙春园。据清道光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载;“熙春园在长春园东南,有复道相属,俗称东园。康熙时已有之。”至道光年间,此园一分为二,西部以原熙春园主要建筑为中心取名近春园,东部以当时的工字殿(今清华大学校务处工字厅一带)为中心,仍称为熙春园,分别赐予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后奕詝继位为咸丰帝,奕誴不能单独承受父辈所传下的园名,咸丰便将其更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了匾额。现在工字厅正门上方仍悬挂着当年咸丰御笔题写的那块黑底金字的“清华园”匾额。1909年,清政府筹建游美肄业馆,将此园拨予游美学生处,并由此演变为清华学堂、清华大学,成为一座著名的高等学府所在地。 历百余年世事变迁,多少名胜园林沦废。两座“清华园”已难寻旧迹,但它的建立,为今天我们研究北京西郊园林发展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