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前身为清漪园,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时期最后建成并完好保存至今的一座皇家园林。1998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正式将颐和园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造址与立意 ??大山大水集锦写意 ??北京西北郊,素称“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峦连绵自南趋北,余脉在香山的部位兜转而东,好像屏障一样远远拱列于这个平原的西、北面。在它的腹心地带,两座小山岗双双平地突出,这就是玉泉山和万寿山。山的南面一片泉水,明代称为西湖。 ??圆明园、畅春园均为平地造园,虽然以写意的手法缩移模拟江南水乡的千姿百态,而作集锦式的大幅度展开,但由于人工山水的限制,不能完全予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香山静宜园是一座山地园,玉泉山静明园以山景而兼有小型水景之胜,但缺少开阔的大水面。惟独西湖是西北郊最大的天然湖,其与瓮山所成的北山南湖的地貌结构,不仅有良好的朝向,气度也十分开阔。 ??颐和园不但在地理位置上处在三山五园的中心,而且还以其大山大水的宏阔气势,山形水脉的承续作用成为这一地区的灵魂和纽带。中央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不但控制着颐和园,而且也是全区重要标志物和借景对象。圆明三园诸景如天然图画、上下天光、廓然大公都以万寿山为远景;玉泉山静明园则把昆明湖和万寿山作远眺京城的前景。甚至在北海琼岛和万寿山佛香阁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景观透视线。 ??规划与布局 ??山水为主建筑是从清漪园作为“宫苑”既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满足皇家园居生活和政治仪典的需要。清漪园遵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通过规划分区与建筑布局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巧妙地融于一体。 ??山水规划:山嵌水抱 拓展昆明湖直抵万寿山东麓,消除了原西湖与瓮山“左田右湖”的尴尬局面,开凿后溪河,并连接于前湖。利用挖湖土方堆筑于前山的东端,以及后湖北岸,改造局部的山形,最终形成了堪称上乘“风水”的山嵌水抱的地貌结构。这个地貌不仅创作出了天然山水的全部主要形态:冈、峦、洞、湖、河、泉、涧、瀑等,而且遵循生态规律组合诸多自然成景要素,构成了具有序列的完整的山形水系。万寿山土壤瘠薄,含水量差,嵌于水中,既保持了山体地下水位,又得到了湿润空气的滋润,草木也因此而繁茂起来。山环水而筑,解决了山洪的输导与排泄,减少了水土流失,保证了水质清洁。 ??植物规划:松柏夜风 ??万寿山由于人工堆叠,山体形成了前山比后山、西部山脉比东部山脉陡峻、土壤瘠薄、含碱量高的特性。因此,前山栽植耐盐碱、瘠薄而又较喜阳的柏树,后山栽植喜微酸性土壤、有一定耐荫能力的油松,从而形成了“前山柏、后山松,西柏多、东松多”的景观特色。 ??由于光照不同,万寿山前山较后山平均气温高0.9℃,前山山下较山上气温略高。后山山下由于有幽闭的后溪河,山下较山上气温低。这种温差所产生的冷空气气流,形成了由后湖沿山表吹向前山的清风。夜间由于昆明湖湖水比热系数大,降温慢于山体,所产生的温差就形成了由前山吹向后山的清风。风的流动改善了湖水湿气的分布,前山开阔,水蒸气沉积少,而后山郁闭,湿气沉积多。 ??人工匠意:退晕幽闭 ??造园匠师大胆地运用了一个突出重点、烘云托月的手法,让整个建筑群顺山势的起伏层层叠落布置。高度上最高的佛香阁并没有布置于山顶,而是布置于山坡的三分之一高度上,只使佛香阁的顶部比山脊微微高起一点;除中央建筑群体量较大外,两侧的建筑退晕般地向东西两侧分散开去,尺度也逐渐缩小,成为一些点景建筑物。这样做不但没有压掉和破坏山水主体,相反却有助于丰富万寿山本身比较平淡、呆板的形象,帮助烘托、渲染皇家园林所需要的艺术气氛。 ??后山后湖景区以幽邃景观为基调,景点布局采用了大量的隐藏手法。建筑群多安置在水畔、山坳、谷地、空间内聚或内聚与局部外向相结合,因借于幽闭的地势。个别某些制高点或显要部位,也采用显露布置,也是极目远眺借景园外的最佳视点。 ??意境及表现 ??名景趣题情景交融 ??清漪园在营建赏心悦目的园林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很重视利用景观来激发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引起人们对某种理念、意趣、品格的联想,使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名景模拟:这里有湖南潇湘八景和杭州西湖。后山买卖街仿效的不光是江南风景,还有最具特色的苏州水街的市景。这里水有歧路,岸有曲折,临水布置上百间店面,典型地再现了一幅江南水镇清秀妩媚的风景画。 ??景题和对联:清漪园内的近百处景点,每景都有景题,重要建筑还往往是皇帝亲自题署。这些标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点出景物的精华,比如三面临水的“知春亭”以岛上桃柳报春信而点出知春之意。园内大量的对联更是以优美的文辞、细致的状写来点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比如藕香榭的“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 苏州街
谐趣园雪景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3 , Processed in 1.1009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