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上元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常人春 陈燕京

    1.上元由来
    旧历正月十五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上元节”、也叫“元宵节”、“灯节”。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80-140年)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勘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为元月,“夜”在古语中也叫“宵”,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观灯的习俗。
    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这便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起源。
    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正月十五已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称“泰一”,据说是北极神的别名。《汉书》上也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驰禁,谓之‘放夜’。”由此可见,一方面朝廷在正月十五祭祀北极神,另一方面民间则夜不禁行,可以任意地外出过节。
    但汉朝的上元和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一直到唐朝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节。
    “上元节”乃是道教的提法,唐朝崇尚老、庄,奉道教为国教,为庆贺道教的“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在正月十五的诞辰,便举行了种种的祝节活动。从此,元宵节又添上了道教色彩,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节日。其活动也形成了如张灯、放焰火、吃元宵等固定形式。
    清末民初的元宵节仍是相当隆重、热闹。它与新春厂甸庙会,白云观的燕九会神仙合称为“上林盛举”。
    2.张灯与观灯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了,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活动主要内容。老北京人一年当中有两个玩灯的节日,一是上元;一是中元,以上元为最热闹,从正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共计五天。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罢灯”。
    俗云:“正月十五闹花灯”。提起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只有皇宫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富户也相率效尤,灯市也就应运而生。于是民间元宵张灯、赛灯、观灯也就逐渐成为普通习俗。
    明代有所谓“灯市”,那时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无不具备。并有茶楼酒肆共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摊贩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花灯,供人观赏,以招来顾客。这样的“灯市”,从正月初八日起,进行十天。皇帝为使百官“与民同乐”,也赐群臣五天假,让他们去逛灯。
    清代将灯与市分开了(市归琉璃厂、灵佑宫)人们仍习惯地称为灯市,但这种灯市已无贸易性质,而只有娱乐性质了。所以更为确切地讲,乃是灯会。
    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市肆很讲究张灯。当时,内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这些地方的铺户,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皆争奇斗胜地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纱绢、玻璃、羊角、西洋之别。上面有绘人物的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聊斋》等,有绘花卉,兰、菊、梅、桂、萱、竹、牡丹、芍药者;有绘禽兽,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虫蟹鱼虾,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种殊多,不胜枚举。
    有的独出心裁,浇铸冰灯,搞冰灯会。清末民初的地安门外大街聚盛公干果铺(小门薑店)、义溜河沿的冰窖工人均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器具,内燃灯烛,又栽麦苗为龙虎鱼鸟,“华而不侈,朴而不俗”。当年北城居民每届上元,扶老携幼,至此观赏,并传为佳话。
    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市面就开始售卖各种不同形式的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当时的走马灯,状如小龛,中有竖柱,柱上端张一纸伞,伞下用细铁丝系四戏剧人物。燃烛直嘘其伞,伞转则人物亦转,从灯正面可以观人,背面白纸上可以观影。此外,有能晃动头脑的狮、狗、兔、羊等纸灯,还有象征吉庆有余的大龙井鱼,各种大小不等的红纸糊的“气死风灯”。供人购买,蔚为灯市。从这天起,家家户户的小孩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行玩耍,形成提灯逛灯。
    上元之夜,无论官宦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形成万家空巷之势。正如《都门竹枝词》里所说:“肘足相挨都不觉,布衣尘污贵人貂。”由于拥挤丢鞋落帽者,不计其数。清·劳之辨在《上元杂咏》中说:“二八谁家女,贪看落髩钗”。
    元宵狂欢五夜,每夜均有用红灯数十盏导引的巡城御史,至市查看,严禁酗酒闹事者。为避免滋生是非,官厅暗嘱更夫,三更便打五更,谓之“催灯梆”。《春明采风志》载:“早先步营雇乞儿作梆夫,行则结队。北新桥心,西满北蒙,东属汉军,五夜二更时,三队数十夫,相遇于桥间。各列其队,喊号一声,群梆响起,递换梆点,如曲牌然,笑语杂遝,声闻多远,游人奔赴,四面碴严,皆看梆而不看灯。而灯不散则不已也。”
    3.“走桥、摸钉”
    明、清两代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元宵节狂欢的第四个夜晚,即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它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
    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可生男孩。因此是夜妇女们多去前门洞去摸钉。冯博《元夜春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4.花炮焰火
    清·谢文翘:《都门新年词》中说:“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放焰火是上元夜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是结合灯会一起进行的。
    清代,凡属闹市区,如:东四、西单、鼓楼前、正阳门外大街一些商店,如:糕点铺(饽饽铺)、干鲜果品南货店、百货线店、布铺、绸缎庄、西药房、为招揽生意均争放花炮、焰火,名为“酬谢主顾”。一般届晚,首先放万头鞭,加放二踢角、飞天十响、大旗火,继之则放太平花、铁冲子、八角子、炮打襄阳城之类的焰火,再放有如松鼠偷葡萄之类的花盆,最后才放盒子,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的。放大型盒子须预先用杉篙搭好架子,把盒子吊在上面。第一层照例是向观众祝贺的吉祥话。例如:“恭贺新禧,祝君健康”之类或是主办铺户的字号,然后映出“长明塔”、“珍珠帘”、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八仙人或其它戏剧人物的图案。还有映出诗句的。清·高士奇:《灯市竹枝词》中写道:“火树银花百丈高,过街鹰架搭沙篙。月明帘后灯笼锦,字字光辉写凤毛。”又注:“月明帘,灯笼锦皆盒子内放出者,最后有‘午夜漏声催晓箭’诗,全首字如斗大,光焰荧荧,良久方灭。”反映了当时实况。
    灯节,孩子们也要玩花炮,男孩子历来对此感到兴趣。当时供孩子们玩的花炮品种极多,最常见有旗火、炮打灯、炮打银龙。
    比较小的孩子都玩“滴滴金儿”,此种焰火不爆不响,只是喷花,在暗处,殊为可观。可是有的小孩白天就跑到门后头放了起来,所以落下了话柄——“门后头放滴滴金儿,心急等不到天黑!”
    比较别致的是“黄烟儿”,燃点之后冒一股黄烟,不爆不响,可供观赏,亦可拿来在墙上绘画。有的则是“黄烟带炮”。点着后先冒黄烟,最后一响,炸得粉碎。
    还有一种所谓“耗子屎”的玩艺(因状如耗子屎,故名),把尖上皮子抠破,用香火一点,马上在地上跑了起来,有时能钻床底下,甚至窜上房顶,比较危险。
    另有售卖一种小画片的,薄纸上印着小孩放炮、狗尾放鞭的图画,在“炮”或“鞭”上均点上一粒炸药,然后画一红杠,用香火一点,其火顺红杠燃至药处即作响,小孩购之一边赏画,一边放炮,这也是春节、上元的一种娱乐。
    5.打灯虎
    上元节的灯市历来有猜谜的活动,俗称打灯虎(据说,从《史记》李广在北平射虎的故事中引申出来的)。清代在士大夫阶层很流行。那时的猜灯谜活动都是一些文人墨客标榜“以文会友”用个人名义主办的,也有一些商号,附庸风雅,借以在节日期间招来顾客,亦出面搞猜灯谜的活动。清代平日打灯虎就很盛行,不过到了节日更加兴旺罢了。
    灯节晚间主办者将谜条(谜面、谜目)张贴在各式的花灯上或灯与灯之间的拉绳上,任人猜射,猜中有奖,以助兴趣。早先所给的奖品上至绫罗绸缎各项尺头,下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后来仅是象征性的纪念品,如书签信笺之类。有的铺子故意将奖品标出:如“奖苹果三千”,一旦有人猜中,则仅给一苹果上插三根牙签,以资笑乐,许多围观者为之捧腹。
    当时打灯虎大致可分两类。一是文人给文人办的,也就是文人制谜给文人猜。这类谜较为深奥,所打的谜底多系四书五经原句,且多用格。过去谜格多至百十来个,如秋千格、卷帘格、调头格、蕉心格、调尾格、双钩格、上楼格、下楼格、系铃格、解铃格、梨花格、白头格、玉带格、粉底格、鹤顶格、丹心格、朱履格、徐妃格、摘顶格、下踵格、蝉蜕格、求凰格、遥对格、虾须格、燕尾格、碎锦格、内附格、豕亥格、探骊格……举不胜举。灯谜用格后,其谜底可以移字位,更字数,变字形、改字体、谐字音、借字意,作者制谜得心应手,猜者也有谜途、捷径,避免海底捞针,漫无边际。但无猜谜知识和经验的,往往不得其门,反倒增加了猜射的难度。第二类是买卖商号为招徕顾客,故意制些通俗的灯谜,此可谓“下里巴人”了。一般都是比较幽默诙谐,趣味性较强的。如:八戒洗澡,打一肉食名,谜底为猪下水。又如:借东风,打水产食用植物二。(梨花格、即谜底全是谐音字)为莲蓬藕。又如:农夫心内如汤煮,打三字俗语,谜底为“干着急”。
    猜灯谜可以增加知识,锻炼智力,使人的思路敏捷,同时活跃了节日气氛。灯会上喜气洋洋,三五成群,互相切磋,互比才智。有的游人,余兴未尽,在归途上还与谜友们对刚才见到的灯谜进行猜射、品评。清人赵骏烈在他的《燕城灯市竹枝词》中说:“灯谜巧幻胜天工,不惜奇珍与酒红。多少才人争夺彩,夸长竞短走胡同。”反映了当时灯市打灯虎的盛况。
    6.元宵
    上元节应节的食品是元宵。《燕京岁时记》云:“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旧京一些糕点铺卖元宵往往是借灯会或放焰火做为招徕顾客的手段。有名的糕点铺,如东四南大街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正明斋等几乎均于事先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砣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人们忍不住要买几盒带回家去,以便围桌团坐地吃顿节日夜宵,以取合家团圆、和睦之意,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 

《上元图》轴(端正者为乾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1:14 , Processed in 1.10222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