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话重提说“三海”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高巍

  什刹海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部分组成,统称“什刹海”,总面积约三千四百五十公亩。由于它处在中南海和北海之北,所以又称“后三海”。

什刹海又叫石闸海、十刹海、十汊海。清人所著《咏归录》上说:“海子之名,见于唐代。王熔为镇帅,有海子园。北人凡水之积者辄自为海,宝坻之七里海,昌平之四海是也。”“自地安门桥西,皆为水局,东南为十刹海。又西为后海。过德胜门而西,为积水潭,实一水也,元人谓之海子。”(《天咫偶闻》)什刹海,古刹名。明万历时,僧遍融建室三十余间,相比如号舍,佛号亦分一舍。法时帆诗所谓:“梵宇俨号舍,而称十刹海。”(《燕都丛考》)。当然,关于十刹海与寺庙的关系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只是大多意思相近。于是乎才有了“什刹海在龙华寺前,方五十亩”(《帝京景物略》)的说法。由此可见,什刹海之名始于明代,源于水边的寺庙。以后又变为了水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另外,北京人有个习惯,对地名往往不喜欢叫全称,而用简称。“什刹海寺”到“什刹海”的叫法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同样,德胜桥东的莲花湖叫“什刹海”,附近许多地名就皆称“什刹海”了。

元朝是什刹海地区在历史上最热闹的时期,而对它最早的记载,却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赵其昌、王彬先生的考证,在今天的什刹海西街附近,即北海公园的西北侧,以及什刹海一带,唐代曾有过一个叫龙道村的村庄,属于幽州幽都县礼贤乡。其村名的由来还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据说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归来时沿着今天的坝河、北护城河,进入积水潭。只见水边有一村庄,掩映在层层绿树丛中。水面是捕鱼的小船,在如盖的荷叶群中时隐时现,好一处北国江南的美丽风光。于是,李世民舍舟登岸,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村子。恰好,一位白胡子的老人走了过来。李世民忙派人前去探寻。这位老人一听是当今皇上在向他打听,灵机一动,张口就答道:“此为龙到(道)村。”由于这位老人的机智回答,这个村子才留下了这样响亮的名字,并且跟一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结了缘。

1956年,位于什刹海西南侧的西城区爱民街,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墓志明确指出此地为“龙道之古原”。1976年,离爱民街不远的北海中学内也出土了一方墓志,称此地为“幽州幽都县礼贤乡龙道村”。

金代以后,以北海为中心,修建起了皇帝的离宫大宁宫。元以后,北海的北岸与西岸,统统变成了皇家禁地,原先住在这里的平民百姓自然要换地方。由此,龙道村也就不存在了。

到了元代,积水潭成为热闹非凡的水港以后,各类权势人物,乃至官方的活动场所,开始在环湖的周围地区兴起。钟楼的西侧有条西斜街,元时称凤池坊,当时的翰林院就设在这里。而在金代,这里正是金朝的北相金兀朮的宅邸。《瀛洲道古录》记载:“元时翰林院以金兀朮第为之。欧阳楚公词:“翰林老屋势深雄,犹是金家兀朮宫”是也。据称此院内古木繁荫,蔚然深樾,院中还有一块著名的观赏石,称“鳌峰”。此外,在什刹海的北岸,靠近鼓楼的地方,元代还建有一座万春园。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每当朝中考试完毕,进士登第的才子们都要来这里相聚,享受一次皇上赏赐的“恩荣宴”,这在云云学子看来,实在是人生的最大向往和荣誉。

明初,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南移,切断了积水潭的上游,从而使长河水自西直门沿护城河往北折而东,从德胜门铁棂闸进入内城,积水潭的水量大为减少。又因在积水潭上游建造德胜门和德胜门大街,使原来水面宽阔的河道变成了一条小河沟,积水潭上游往东流的水只能从德胜桥下穿过,积水潭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北岸有一座净业寺,所以这里的水面又称净业湖。同时,由于德胜桥东西两部分水域种植荷花,人们又统称积水潭为“莲花池”。

此时,积水潭已不再是“舢舻蔽水”的繁忙港口,漕运的船只只能在京城东南部的大通桥下停泊。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决不单单是因为“潭内积土日高,舟楫不至”,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的皇位,被他推翻的建文帝手下诸臣被大肆株连,残酷屠杀。以后,他虽然迁都北平,却对被他逼走的建文帝党羽十分害怕,时时提防他们的谋反,尤其是怕他们杀到北京来。如果再让漕船到积水潭来卸货,谁能担保那些受迫害的人不来迫害他?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不让漕船入城为妙。积水潭被遗弃后,才逐渐淤积起来。

而这些淤积起来的大量土地,正好是种植粮食的良田。于是,从明代开始,什刹海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田地。当然,这些水田的开辟也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随朱棣来北京的很多人都祖居江南,对家乡十分留恋。朱棣安排他们在这里种稻,一片故国江南景色多少可以慰藉这些将士功臣的思乡之情。根据《燕都游览志》的记载,这里成为水田后种植的水稻有八百亩,一望无际,“夏日桔槔之声,不减江南”。为此,还在三圣庵后建起了观稻亭,“南人在此艺水田,分塍”。这样一来,种稻、收稻则成了一种满足对故乡渴望的“作秀”。据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这里仍是一大片种稻的水田。

《燕都丛考》指出:“什刹海沿岸水木明瑟,琳宇辉映,历代名贤多于此治别业。最著名者米仲诏漫园、湛园、勺园、徐定国太师圃、苗君颖园、刘百世镜园……”徐定国就是徐达,受皇帝尊敬,称为太师,太师圃之名由此而来。它位于德胜桥往西,进门处即一座宽敞的大堂,身后即为一片小湖,周围树木成荫,花草遍地。在小湖的北面,则是众多的房屋,四面筑起了高台,是环湖地区登高远眺的好地方。坐太师圃,可北望晾马厂、镜园、莲花庵、刘茂才园;往东望,近处即为方园;漫园、园、杨园、王园在其西侧。

刘百川别墅,有堂三楹,南面正对的就是一片湖水,湖光如镜,故名镜园。园后沿着蜿蜒的小路往下走,正好可以通到湖边。路的尽头是一个水边平台,坐在这里正好可以平视湖面。从兴德寺折北而西,这就到了莲花庵。这里疏林朗樾,含吐余清。庵后同样有一平台,因地势较高,周围的房脊正与人的眉毛相齐,远处也可以望见湖水。刘茂才园建在一座土山上,北向,三间平房。山脚下的朱栏小径处有北轩二楹,面朝一泓湖水,系引积水潭水而成,湖里种满了荷花。书房正对着湖水,恰可以伴随着阵阵荷香读书。

米万钟造的漫园在积水潭东,为一座三层阁楼,周围也是树木掩映。园是苗君颖太守的别墅,位于积水潭的西岸。在它的南侧,紧临的就是杨园。德胜门北湖旁有方阁老园,内有亭和太湖石。建在净业湖和莲花池畔的这些官邸、宅园均系明朝达官显贵的花园,由这些比比皆是别墅花园围成的,是宽阔的大水面。水面上可以见到各种飞禽野鸟,往来飞翔。每当夏暑傍晚,人们坐在湖边乘凉,迎着徐徐吹来的清风,耳边响起寺庙内念经和钟磬发出的声音,伴随着亭园、别墅中席间的管弦笙歌,形成明朝皇亲国戚纵情游嬉的人间天堂。

进入清朝,秋水人家,西泠斜照,当年赐第,转瞬易主,或池台已平,湮没无可考。此时,什刹海的风景区已渐渐地转移到了前、后海。

“十刹海周围约三里许,荷花极盛。南岸树阴夹峙,第宅相望,多临街为楼,或为水榭,绿窗映之。西岸稍荒寂,惟故协揆麟文瑞第最华整,朱楼重栏,极似江南,高柳带拂,尤为佳胜。”(《桃花圣解庵日记》)

“后门的李广桥一带明湖漾,大似江南水国,每过其地,辄令人起秋风莼鲈之思。有庆龙堂、水槛、回廊,轩窗四敞,盛夏入其中,一望芰荷芦荻间与凫鸥鹭,上下浮沉,薰风媵凉,心清香妙,恍如置身海上三神山。”(《京尘杂录》)

“后海则较前海为幽僻,人迹罕至,水势亦宽。树木丛杂,坡陀蜿蜒,两岸多古寺,多名园,多骚人遗迹。诒晋斋居其北,诗龛在其西,蝦菜亭、杨柳湾、李公桥、十刹海皆萃此地。湖上看山,亦此地最畅。”(《燕都丛考》)

“德胜桥下泛舟东行,转而南,得李广桥,径僻岸无行人,古槐农樾,覆阴如罨画。”(《燕都游览志》)

以上几段,系由古书中随意摘得,什刹海在清朝三百年间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一些寺庙内外,其风光也很宜人。象明代就已经很兴盛的地安门外火神庙,在其殿后建有水亭,坐在亭中北望,湖上景色尽收眼底。南望系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北望只见积水潭水迤逦东南行,随地异名,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后海、前海等。

再比如,后海北岸的兴隆禅林,“右傍多僧舍,修簧绿箨,丛木青柯,相望楚楚。后有平台,大可亩许,解带临风,开襟敌水,不减在濠涧也”。《顺天府志》:濠涧位于北海公园东岸,为一三开敞轩,临一小湖,以曲桥与对岸通。每到夏季,慈禧太后就要到这里来歇憩、听曲,在阵阵清风中溽热全消,清爽宜人。什刹海畔的一座寺庙中,竟然有可与濠涧相媲美、令人心怡的景致,真可谓“布衣可以傲王侯”了。

此外,在积水潭北面的高庙院内,曾植有五六棵高大的海棠树,花色粉艳,树高数丈。花开时节繁英缀玉,香风阵阵。这是其它寺庙所没有的。

由于什刹海环湖的风景优美,所以清朝的官邸、豪门,在建筑格局上多采用借景的手法,说白了就是拿什刹海的桑田苇塘、莲池,当成自家的大花园。比如,前海、后海南岸路北的一些住宅,在建筑上对前面的门户不太讲究,而对面临什刹海的后门反而精雕细镂,往往砌成一座整砖平摆的垂花门。在临湖的院墙上安有窗洞,透过扇形、桃形,或圆或方的透窗,可以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地望尽湖光山色。而院内楼房的窗户,也大多不向南,迎着阳光,而是向北,面对满湖的荷花,为的就是便于观赏。

随着借景建筑的普遍建成,什刹海周围原有的风景建筑也被烘托出来。雕梁画栋的王府,彩旗招展的酒楼,前临秋荻夏莲的海面,更显得如花似画,美不胜收。尤其是沿湖路径,幽静曲僻,古槐森荫,另有一派清雅景象。由此也就不免招来一拨拨的文人雅士,在湖上岸边徜徉,留下许多雅趣轶事和优美诗篇。

《李彰九先生遗稿·净业湖诗序》就有这样的记载:王小航先生居净业湖西岸时,在湖边建起了一座小楼,坐于楼内,可凭窗望尽西山,故取柳州故事,颜之曰“夹襟”。丁巳中伏,大雨初晴,湖水平阔,鸿春访先生于水东草堂,先生呼寻小舟,相将游湖一匝。诗中景物皆当时耳目所睹记。

近人陈宗蕃引《天咫偶闻》上的记载,留下了乾隆年间,法式善等名人在什刹海畔宴饮时的热闹情形:

“昔有好事者,于北岸开望苏楼酒肆,肴馔皆仿南烹,点心尤精。小楼二楹,面对湖水。新荷当户,高柳摇窗。二三知己,命酒呼菜,一任人便,大有西湖楼外楼风致。昔翁覃溪先生曾集二十四诗人于湖上酒楼,每月有诗会。一时群羡为神仙中人。如法式帆、何兰士、顾南雅、王惕夫、张南山、宋芝山诸人皆与。”

《畏庐文集》有《净业湖泛舟记》:“已卯八月二十九日,同人觞桐城姚叔节于湖上,招同朱仲我、姚仲实、马通伯集于陈明侯寓斋,藏秋病足新愈,徐又铮强之登舟。是日到者十七人,彭翼仲最后至,而座中年最少者林奏丹、张仰韩也。”

往事如烟,百多年前的景象,今天读来仍然鲜明生动,如在面前,似身临其境,不觉为古人的豪情所感染。

最后,还不能忘记的是位于前、后海交界的银锭桥。这里的“银锭观山”曾被传为燕京八景(实际应被称为燕京小八景)。

“银锭桥在北安门外海子三座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燕都游览志》)古人赞誉这里的景色说:“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间;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西陂类稿·过银锭桥旧居诗》)。

据什刹海研究会的统计,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在什刹海留下足迹,或在诗作中写到什刹海,与什刹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包括:三国时代的曹植,元代的赵孟、明代的李东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清代的查慎行、纳兰性德、郑板桥、麟庆、曾朴,近代的齐白石、鲁迅、郭沫若、老舍、傅心、张大千、张伯驹、陈垣、梁漱溟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政府组织了数万人参加疏浚整修什刹海的工程,塌陷的堤岸、淤塞的水道和残荷败柳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1984年,通过清华大学师生的规划,什刹海地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破冰清淤、修岸砌墙、筑坝蓄水、回收绿地、植树种草、打通环路,并逐步恢复了周围十余处景点。

又经过八年的总体规划,什刹海已开始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新建复建了一大批游乐、餐饮、民俗、文化、体育、观赏、服务等多种功能的设施。一个风景优美、内涵丰富、京味浓郁、古迹众多的什刹海,将作为展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处不可多得的胜地,展现在全国、全世界人们的面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3 22:43 , Processed in 1.0996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