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护国寺街西北隅的9号院,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1951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迁居至此,在这座优雅静谧的院落中,度过了他艺术人生中最后十年。 梅兰芳1894年出生在京城的一个梨园世家。1904年,年仅10岁的他首次登台献艺,从扮像到唱念,皆获好评,随即脱颖而出。1927 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行的"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中,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列当选"四大名旦",从此闻名于北京剧坛。梅先生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并把三者表演艺术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京剧"花衫"行当。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他对唱腔、舞蹈、化妆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造与发展,同时开创了古装歌舞剧的新路,并借鉴西方新式剧场的灯光和设备,令舞美设计焕然一新,从而使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大发异彩,进入了京剧史上的巅峰时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掀起全国人民爱国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一年 4月,从国外考察戏剧归来的梅兰芳,目睹祖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激于义愤,以戏剧为武器投身于抗日爱国的洪流之中。梅先生倾注满腔爱国热情连续排演了以宋金交战为背景的《抗金兵》、《生死恨》等剧,赴各地巡回演出,影射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士气。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客居上海的梅兰芳息影舞台,以示爱国。由于长期拒演,断绝了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为了维持全家生活,他不得不忍痛变卖了北平的房产、古玩、字画……。当时有一个汉奸多次上门纠缠:"演几场和政治毫无关系的营业戏吧。您现在坐吃山空,生活很不宽裕,只要梅老板出来演一场,一百根金条马上送到府上!"梅兰芳与几位老友商量,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有的说:"虽然上海沦落,为了养家糊口,作生意的照常作生意,我们唱戏的唱几场营业戏,是给老百姓看的,又不是为敌人演出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虽然演的是营业戏,可是梅兰芳一出台,接着日本人要你去演堂会,要你去南京、东京、'满洲国'演出,你如何拒绝呢?"梅兰芳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沉思许久,他猛地站起身,将香烟一下子掐灭,大声说:"这个口子开不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我们决不能上这个当!""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民族气节在梅兰芳先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景仰。 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局愈发严重,为了不参与日伪政权的演出活动,擅演旦角的梅先生毅然蓄起长髯,杜门谢客。1942年深秋的一天,汗奸褚民谊来到梅兰芳在上海的寓所,逼迫他担任团长,率团赴南京、长春和日本东京等地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梅兰芳指着自已的胡须说:"我年龄大了,嗓子也坏了,早已退出了舞台。"褚民谊阴险地说道:"胡子可以剃掉嘛,嗓子吊吊也能恢复!"梅兰芳说:"听说你一向喜欢玩票儿,大花脸唱的很不错,你当团长岂不是比我强得多吗?"一席话说得褚民谊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汗奸朱复昌向日军特务头子山家少佐献策说:"梅兰芳说他年纪大了,不能演出,让他在电台上讲一段话总无可推托了吧。"朱复昌的提议得到了山家少佐的赞同,并许诺事成之后加倍犒赏。面对汗奸的百般威逼,梅兰芳怒不可遏,慷慨陈词:"我已决心不为他们演戏,即使死了也无怨言,死得其所"。为挫败敌人,他连续注射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导致数日高烧40度以上,敌人派军医来检查,信以为真,悻悻离去。 梅兰芳先生以自已的勇敢机智粉碎了敌人险恶的阴谋,当时报刊上有人撰文:"梅兰芳一直在实行个人抗战","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能有几人?"戏剧大师田汉这样赞誉梅先生凛然不屈的品格:"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梅兰芳作为一个沦落魔掌之中的艺术家,能够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坚守自已的清白,成为当时沦陷区艺术家的楷模与榜样,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