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文人震钧著《天咫偶闻》(1907年出版)称:"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日本文人多田贞一著《北京地名志》(1944年出版)称:"所谓东富西贵的俚谚,似是说东城米仓多,西城贵人的宅邸多。" 东富西贵是旧时北京的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也反映了老北京城的商业经济政文分布势态。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简称内九外七。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城,其中的东西城泛指以内城中轴线以东和中轴线以西而言;南城则泛指前三门以南的外城部分,又称"城南";北城大体是指靠近德胜门和安定门的部位,而非指城北关厢。 东富西贵是历史形成的。元代开辟的京杭大运河,卸粮的码头原本是在积水潭的,可是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皇帝朱 隶迁都北京,把大运河的北段局部圈入了皇城之内,运粮船到不了积水潭,只好在通州码头停泊、卸粮,并以通州仓为中转站,随后再经陆运,送往京师十三仓。这十三仓包括北新仓、海运仓、兴平仓、东门仓、南门仓、禄米仓 、旧太仓、富新仓等,均在东城朝阳门内。靠近皇城之内仓,也在东城界内。 西城的王府多,也是历史形成的。清朝的皇室活动多在西城举行,八旗的子弟学校也在西城。清朝10个皇帝,有5个是诞生在西城的,西城至少有40个亲王府、郡王府、贝子府。现在府第遗址尚存的有15处,如恭王府、醇王府、庄王府、郑王府、礼王府、庆王府、瑞王府、果王府、敬王府、荣王府、成王府、质王府、仪王府、定王府、 享王府等。 康熙皇帝少年避痘在西城。他是一位多妻多子的皇帝,55位后妃,为他生下皇子35人,长大成人的有24人,至少有10位皇子是住在西城的。王府的主人,依据其被封爵位的不同,在其所生活的年代里,对于当时的政权建设有着不同的作用,差不多都是能左右皇家的政策的。尤其是礼、郑、庄、顺承、克勤五王都是满清的开国元勋,以"佐命殊功,独膺懋赏","世袭罔替",即俗称的铁帽子王,其权势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清代不仅王府多在西城,清代的权相达官贵胄也多住在西城。如和绅、刘庸、大学士琦善、明珠、蒋廷锡、军机大臣张之洞等。 在清朝灭亡之后,"东富西贵"的局面,似乎有了某些神妙的变化。民国初年,太平湖的醇王府、大木仓的郑王府、西皇城根的礼王府、定阜街的愉郡王府等,陆续改为文教机关或高等学府,太平桥的顺承郡王府改为张作霖的大帅府。 与此同时,许多达官新贵开始向东城转移,段祺瑞住进了朝内北小街吉兆胡同,徐世昌住进了东四六条流水巷 。接下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李宗仁等也先后在东城建设官邸。这些官邸都修得富丽堂皇,壁垒森严,一时变得十分显赫。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东城大有变为"东贵"之势。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东富西贵之现象已无明显差别。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单商业街的改建与发展,西城金融街的建设与发展,阜景文化街的改造与开发,平安大街、西外大街的拓宽与开发,西城变西富之势业已形成。 老北京的东城与西城,是旧时的富人区,但只是极少数富人的天下,那时的贫富差别太大,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十分贫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