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西四牌楼实物的人,会产生一种美的享受;看到西四牌楼照片的人,也会引发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说起西四牌楼,我们会从其音调节奏上感悟它的内涵。就"西四牌楼"这个专有名词来说,无论是"西-四牌楼",还是"西四-牌楼"两种音调节奏,前者以正向思维,后者以倒向思维,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发展变化,感觉到它活生生的存在。 西四牌楼这个地方,在元代的历史地图上,其左近因有不少市场,标着"西市"; 在明代的历史地图上标着"四牌楼";在清代的历史地图上标着"西四牌楼";在现如今的地图上标着"西四"。这些不同时期的地图,在这个点上串起来,给我们勾勒出"西市-四牌楼-西四牌楼-西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也给我们以现实的感觉:它位于西城区中部,即阜景文化一条街与西四南北大街的十字路口。在《燕都丛考》中记载:缸瓦市"北曰丁字街,又北曰西四牌楼,《顺天府志》作西大市街,又北曰当街庙(于宣统元年建马路时拆去)。" 西四牌楼,使我联想起一些从书本上和老人们口中得知的、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一首儿歌、四座牌楼、贩人市场、杀人刑场、慈禧庆寿、两张照片、老字号、商业一条街……其中有6件事恰恰把历史给串起来了,从对历史的了解中,也会增加我们对现实的感悟。既能或多或少地带给人一些乐趣,在轻松消遣中增长点儿知识,也对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进行爱家乡、建家乡教育有所帮助。因西四牌楼而想到与它相关的6件事,就取题目为"西四牌楼六想"吧。
联想一:一首儿歌
首先使我联想到的是一首儿歌,它既不是现在儿童们传唱的,也不是我小时候唱过的,而是一首明朝时就流传的儿歌。 我是从出身于世居北京的满族家庭常人春老先生所著的书中学来的。它是一首从平则门(今阜成门)起步的"地理图",传唱了西城境内的许多地名、建筑和名胜古迹,展现了许多闪光的亮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儿歌是这么唱的: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 儿歌接下去就向北转,转到毛家湾、护国寺、新街口方向去了。 世事多变,到清代时,这首儿歌出现了变化。朝天宫已于明天启六年(1620年)六月的一天夜里毁于火,所以就将明代儿歌中"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删掉了。另一变化是:明代儿歌从"打个火,抽袋烟,转眼来到毛家湾"转往护国寺、新街口方向;清代儿歌则从西四转往东北方向-"四牌楼,卖花枝儿,过去就是黄城根儿;黄城根儿,三堆土,过去就是宗人府。"接下去是往北的太平仓、西厂桥、宛平县了。 这首儿歌传唱很广,流传得也很久远,前几年,有位台湾同胞还写了本书,又重温了这首儿歌,再次从平则门起步,神游了老北京的西城区境,表达了深深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之情。这首看似并不起眼的儿歌,却生出了如此之大的魅力,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看到这一点,又使我联想到:盛世修志,是继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独有的文化传统的千秋大业,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推而广之,这当然包括一切优良的、对人起鼓舞作用的、对历史起推进作用的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 想到此,我有点儿坐不住了,一种中国人共有的根深蒂固的眷恋故乡的情结在涌动着,一种多年生活于西城被熏染后越来越深的胡同情缘在涌动着,一种被名胜古迹那博大精深的古典美所激发和包容的情感在涌动着,一种被崭新的建设速度在背后推你前行的无法抗拒的情绪在涌动着……我想能不能试着写一写儿歌?能不能让这首流传很广、很久远的儿歌穿上新的衣裳继续流传下去?就算我写不好,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也是很好的事吗?于是,便开动脑筋拿起了笔:
《逛西城》(上) 逛西城,真提神,起步就从阜成门; 阜成门,立交展,东边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存书字,往东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绕一绕,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排座次,前面就是广济寺; 广济寺,历史长,一拐就到天主堂; 天主堂,看一眼,东面就是图书馆; 图书馆,知识采,对面就是中南海; 中南海,过桥行,过桥就可登团城; 登团城,往北看,北海白塔映水面; 出北海,登景山,中轴线上最高端; 站山顶,望四面,京城景色真好看。
这是上半部分,主要写阜景文化街上的文物古迹,下半部分,准备从景山往北,顺着逛西城的路线写下去,有文物古迹,更多的想写一些新的建筑,把古与今融汇在一起,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展示西城闪烁光华的风貌。当然,这也只能是写出主要的景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如此,由于时间关系,下半部分还没有写完,只好等下一期再见了。
联想二:四座牌楼
《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西大市街,坊四:东曰行仁,西曰履义,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南接瞻云坊大街,东有旃檀寺,西有关帝、真武二庙,街心有观音庵,俗称当街庙。" 立于西四十字路口的这四座牌楼,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北京若干座街道牌楼里最著名的牌楼之一,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著名也好,熟悉也罢,可真要说出点儿道道来,没有科学的概念和历史知识是不行的。 因此,我查阅了《辞海》,但就是没有牌楼这个词。在"牌坊"一词的注释里这么写着:"又名'牌楼',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公德,例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又翻查其它资料时,我看到了一位文物古建专家赵迅先生写的有关"牌楼"的文章,获益匪浅。 这种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建筑物-牌楼,在外国人眼里,有时被看作是中国城市的象征。在漂泊国外的华人眼中,又被当作中国人的骄傲,被当作思乡之情得以慰藉的睹物。因此,有将其移建于国外的美谈,更增加了其在世界建筑史上闪耀着独树一帜的光辉。 牌楼这种建筑,据说是源于古代城市里坊的坊门,作用有二:一是相当于街道居委会门前墙壁上的小黑板和广告、启示栏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物,用以张贴坊内的好人好事;二是相当于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建在了门脸上。记载较早的牌楼是在唐代,到明、清时就普及了。 西四牌楼,约建于明朝初年大规模改建北京城时。当时,有计划地建了许多牌楼。西四牌楼建于繁华的闹市,分别座落于4个街口,又成为金城坊、鸣玉坊、积庆坊、安福坊的出入口的装饰性标志。它的建制为4柱3门7楼式。4根立柱下面有1米多高的汉白玉夹柱石,各柱顶部前后斜向支撑着一根戗柱,它属于"街道牌楼"的情形,美丽壮观,大大增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面貌。类似的牌楼,以前区境内有很多,如:西长安街牌楼、西单牌楼、帝王庙前横跨羊市大街的两座景德街牌楼,还有"金鳌"、"玉 "及"堆云"、"积翠" 等桥梁牌楼,再有就是白云观、大高玄殿、帝王庙、北海天王殿等处的坛庙寺观牌楼。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西四牌楼被火化为灰烬,后来又照原样进行了重建。 1923年,北京有了有轨电车,为便于其在牌楼下通行,将原来的牌楼加高,并将木柱换成了钢筋水泥柱,还取消了全部的前后戗柱,变成了"新型"的牌楼。 1949年以后,为了改善交通,西城境内的牌楼被拆除不少。 1953年5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就朝阳门、阜成门、东四、西四、帝王庙前牌楼影响交通的情况向中央请示:拟拆掉朝阳门、阜成门城楼和瓮城,交通取直线通过;东四、西四、帝王庙前牌楼一并拆除。5月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 在1955年3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的档案中,就有几处牌楼拆除的记载:"我局于1954年奉指示,拆除东、西四牌楼及北海三座门大高玄殿牌楼,于1954年12月21日开工,至1955年1月14日竣工"。
联想三:贩人市场
元大都城内的居民区被划分为50个坊。坊虽然有坊门,但打破了汉唐以来以高墙为界的封闭式的坊制,代之以大街为界。这种改变,为城市内的商市遍布街头巷尾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主要街道两旁都建有各种商店,为商品贸易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元大都的繁盛,使元大都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商业城市,并超过了当时的巴黎、罗马等欧洲的著名商业都市。 据史书记载,元朝时,城内商市主要集中于两处:一处是钟鼓楼地区及海子(今什刹海)风景区的沿岸;另一处是皇城西面的羊角市(相当于今西四一带),有马市、羊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等等,经营牲畜买卖,以满足统治者的日常生活消费,因为这些牲畜是居于宫内的元朝统治者的主要食物。 在这么多的买卖牲畜的市场里,还设有人市,专门进行奴隶的买卖。《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人市在羊角市,市至今楼子尚存。此是至元后有司禁约,姑存此以为鉴戒。"曾有人说,西四西北角和东北角的两座街楼便是人市。人,被当成了商品;人,被挤入了牲畜系列。史载被出卖的奴隶们象牲口一样,排列在人市上供人挑选,就连妇女也不得幸免。"肌肤玉雪发云雾,罗列人肆真可怜",就是当时人市的真实写照。 大都地区的奴隶,就其数量之多和使用范围之广而言,在北京地区历史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征服战争所产生的战俘奴隶,时称"驱口",或作奴婢供使用,或转卖市场以换取钱财。据史料记载,西南四川及江南各地的人都有,甚至连朝鲜人也有。还有两种奴隶,一是由犯罪官吏的亲属及奴婢组成的,由亲属变为的奴隶被称为监户,由奴婢变为的奴隶被称为官户;二是因欠债而被迫卖身为奴的,成为债务奴隶。这种奴隶大量存在,并可以进行买卖,表明元朝初年生产关系的暂时倒退及其落后性。 位于西四这一带的市场,属于规模较大的商市。它的市场面积较大,出售同类的商品,并由政府直接任命官吏加以管理,监督买卖双方的贸易过程,收取商税。商品价格的高低,由主管市场的官吏根据商品质量的好坏来估定。在这种商市中,买卖双方并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介人-牙行中的牙侩来撮合才能成交。 人市的被迫取消,直到元世祖末期才完结。因为,此时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基本结束。战争结束后,构成奴隶的占大量的"驱口"(战俘奴隶)断绝了来源,所以是迫不得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元朝政府才明令将这处买卖奴隶的人市加以废止。
联想四:杀人刑场
西市,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解释为明代刑场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专为处决官吏之用。 明朝末年杨士聪撰写的《甲申核真略》中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还有两本书,一本叫《旧京遗事》,一本叫《明季北略》,也同样记载了西四牌楼时称"西市"的说法,还记载了行刑时的一些情况。这段历史,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直至明亡,约略有二百余年的时间。清朝入京后,内城成为八旗驻守的清一色天下,将"西市"移到外城"菜市口"了。 明朝时的"西市",存在两种不同的刑法,即杀与剐,故而也分在了两处。被杀的在西边的牌楼下,而被剐的则在东边的牌楼下。行刑时,在刑场上搭有席棚供监斩的官员使用。还立有悬首示众的一根高高的木桩。杀头的是身首异处。就是被剐的,即按照律例被一小刀一小刀割肉,须"应剐三千六百刀"的犯人,也得身首异处。行刑之后,由大兴县领走尸身,由宛平县领走首级,使死者死后也不得全尸,这是有规定的。《旧京遗事》记载:"西市在西安门外四牌坊,凡刑人于市,有锦衣卫、理刑官、刑部主事、监察御史及宛大两县正官,处决之后,大兴县领身投漏泽园,宛平县领首贮库,所谓会官处决也。" 下面讲几个典型的实例: 曾经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北京城陷入危急状态时,兵部侍郎于谦,力主备战,保卫北京。并身披甲胄驻营于德胜门外,砍杀猛攻的瓦刺军,用神炮轰死其将领"铁颈元帅"、瓦刺军首领也先的兄弟孛罗,伤亡敌军一万多人。就是这么一位对人民、对北京城都有极大功劳的人物,却被土木堡之变中被俘后释放的明英宗在其夺门之变的复辟后,听信小人之言,以"谋逆"的罪名,杀害于"西市"。在明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于谦被杀害的那一天,史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 ,京郊妇孺,无不洒泣"。有的人甚至带着酒和纸钱到刑场祭奠恸哭,以怀念这位恩人,这也是对统治者表示的一种无言的抗议。 另一个被杀害于此的,也是保卫京师有功的明朝军事家袁崇焕。他曾筑宁远城,屡次击败后金(清)军的进攻;六获宁远大捷,至努尔哈赤受伤死;在宁锦大败皇太极。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绕道入长城进围北京时,时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的袁崇焕,星夜弛兵回援,并于广渠门外大挫后金军,解除了北京的险境。其后,皇太极施以反间计。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后,将袁崇焕投入狱中。第二年的八月,以"谋叛欺君"的罪名,处以磔刑,被肢裂于"西市"。由于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还以为真如诏磔所言,袁崇焕勾结后金军,通敌卖国。故而当时是对袁恨之入骨,"将银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这桩千古奇冤的案情,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修《明史》时,才得以真相大白于天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宫婢案。杨金英等十余名宫女,因不满明世宗暴行而趁其睡觉时,用绳子套在皇帝的颈部欲将其勒死,但因绳结在匆忙中打了个活扣未能将皇帝当场勒死,被及时赶来的皇后将皇帝救活。结果可想而知,杨金英等十余名少女被押至"西市",遭"凌迟处死"," 尸枭首示众"。这可以说是敢于反抗荒淫无度、摧残宫女的皇帝,而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惨死于"西市"的,还有一位不畏权奸的兵部武选员外郎杨继盛,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十大罪与五奸罪弹劾严嵩父子,遭酷杀。他在临刑前,为后人留下了忠贞报国、丹心可鉴、视死如归的一首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大义凛然而去。 "西市"作为明代杀人刑场,二百年间所杀之人是很多很多的,上边只是简单举几个例子而已。当然不是天天杀人。但每遇处决囚犯时,有时也多则数十人。到底被刑者有多少人,看来也是很难统计了。
联想五:慈禧庆寿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60岁寿辰。为了给这位老佛爷举行万寿庆典,清廷极其铺张、费款浩繁、挥霍惊人。
单是从皇宫西华门到颐和园东宫门这一路,就分成60段,搭建许多景点建筑,每段耗银4万两,共计耗银240万两。其中,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分为28段,在路两旁分设龙棚、龙楼、经棚、戏台、音乐楼、游廊、彩幢、牌楼等等,就耗银112万两。
西四牌楼,是慈禧太后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该处又是商市集中之处,来往的人很多。因此,清廷也在此处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一种说法,说慈禧怕被人暗杀,特派人在座落于西四牌楼东北角和西北角处修建了两座二层的角楼(即今日之工商银行和新华书店)。角楼的外形很优美,起到了装点沿路景致的作用;内部第一层有宽敞的大厅,第二层有看台和窗户,成为了该地区的制高点,能起到既可屯兵又能观测的作用,成为了禁军使用的警卫楼。
在为慈禧搞的这次庆典中,据估算共挥霍白银1000万余两,相当于当时国库岁入的六分之一。为此,有人撰写对联讥讽道:亿兆民膏血全枯,只有一人歌有庆。还有人将“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贺词改为“一人庆有,万寿疆无”,表达了民情的愤慨。
联想六:两张照片
在编纂《北京市西城区志》的日子里,有两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其中一张照片的画面是:一辆汽车正行驶在西四牌楼下,车上立有以红五角星为衬的毛主席半身画像,车头前挂有“庆祝北平解放”的横幅标语,车上的战士们用竹杆举起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的横幅,路两旁挤满了欢迎的群众。
另一张照片的画面是: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西四牌楼下。
这两张照片,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举行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时拍摄下来的珍贵照片,经过的地点,都是古老的西四牌楼。这恰恰是一种非常好的印证:古老的北平获得了新生!古老的北平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照片将我带到过去的岁月,将我带进那滚滚的洪流中……
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奉命从西直门入城接管防务。解放军指战员臂戴“平警”袖章,在一辆敞篷汽车的引导下,进入西直门门洞时,队伍后尾的4名战士在班长的口令下出列,与国民党兵换岗。这一时刻,标志着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另据一位当年的四十一军指战员回忆说:“我军分别从西直门、德胜门、复兴门进入北平城”。
为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平津前线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定于2月3日在北平举行隆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式。
2月3日这天早晨,北风呼啸,天气很冷。但部队的战士们很早就起床,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他们的心里热乎乎的。9 时30分,叶剑英、彭真、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罗瑞卿、刘亚楼、刘仁等登上前门箭楼。
10时整,4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式开始了。参加入城式的部队从永定门入城。队伍以挂有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彩车和军乐队为前导。装甲车团团长丁铁石坐在第一辆指挥车里,车上插着一面红色指挥旗,引导车队一条线似的列队前进。接着是炮兵部队、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和骑兵、步兵方队等。
入城式部队的行进路线是:由永定门经前门大街入城,从前门箭楼转弯进入东交民巷,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地向使馆区内盘踞的帝国主义分子示威,然后北转经东单、东四,从北新桥西转到鼓楼,进入西城区境,再转向南经地安门到太平仓,与西直门入城部队汇合后,再经西四牌楼、西单牌楼、西长安街,从和平门出西城区境,走骡马市大街,最后从广安门出城。
骑兵部队的马蹄声、坦克车的轰隆声、夹道群众的欢呼声和锣鼓声、鞭炮声、口号声连成一片,使北平沸腾了。学生们爬到装甲车、大炮上去贴标语。标语贴完了,就用笔写。有的战士身上也写上了“庆祝北平解放”、“解放全中国”等标语。许多市民热情地和步兵战士们握手、拥抱,兴高采烈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欢迎和爱戴。
入城式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左右,军乐队不断地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乐曲声、歌声和着步兵部队整齐的脚步声,以排山倒海、地动山摇之势,编织成了一首人民战胜邪恶、战胜命运的强大的交响乐章。
钢铁洪流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通过北平街头,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