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风雨沧桑话白塔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汪菁

  北京人大都知道有个白塔寺,至于它的详情就不一定知道多少了。跟我来,让我们走近它,去看看它的过去和现在。
  妙应寺座落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妙应寺白塔历略》中介绍:世界八万四千塔中,大者有八,北京妙应寺白塔为世界八大塔之一。因寺内的白塔闻名,俗称白塔寺。
  据《长安客话》记载,白塔寺的旧址是辽时的永安寺。道宗寿昌二年(1096年),道辰法师为供奉释迦舍利,修建了"释迦舍利塔"。据碑文记载,塔内有"舍利戒珠二十粒"、"香泥小塔二千"等。据说这些舍利十分神奇,到了夜晚"屡放神光"。附近的人们以为失火,纷纷跑出却不见一丝烟火,"乃知舍利威灵,人始礼敬"。后来塔不幸毁于兵火。
  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城之时,为密切蒙藏关系,巩固多民族的国家,采纳了佛学大师万松行秀(万松老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并将藏传佛教奉为国教。敕令在辽塔遗址处重建白塔,以"资社稷之久长",将此作为神权与政权的象征。
  元至元八年(1271年),当朝国师八思巴推荐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监造。据《元史》和程锯夫的《雪楼集》介绍:阿尼哥"幼敏悟异凡儿……长善画塑及铸金为像"。他17岁入仕元朝,62岁去逝,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一生共建三座塔,一在西藏,二在五台,三在北京。遗憾的是西藏和五台的两座塔已成了过眼云烟,唯有北京的这座白塔历经风雨沧桑,依然耸立京城。
  当时授予阿尼哥工匠总管的官职,他带领85名工匠,历经八年精心建成,一座洁白的"玉塔"赫然矗立于大都城,大都城为之而生辉。时人称赞:"非巨丽,无以显尊贵,非雄伟,无以威天下"。将白塔与大都并列称之为"金城玉塔"。他的设计得益于古印度 堵波式佛塔,并融合了中尼佛塔建筑的风格。随后又用了九年时间,以塔为中心建成了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寺院--大圣寿万安寺,恢宏壮观,香火鼎盛,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司仪的中心场所,也是蒙藏汉佛经、书籍的译印处。
  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天降大雨,大圣寿万安寺遭遇雷火,唯有白塔幸免。白塔寺就此荒芜下来,不久元王朝也覆灭了。
  明宣德八年(1433年),宣宗朱瞻基敕令修葺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重修,可惜占地面积已减至1.3万平方米,不及元时的十分之一,并改称妙应寺。
  清康熙、乾隆间屡经修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寺庙并敕御制碑。最重要的一次是乾隆皇帝重修时,将手书经咒、大藏经等稀世之宝藏于白塔寺的顶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白塔寺未能躲过这场劫难,寺内历代供奉之宝器和经卷被掠夺一空,庆幸的是白塔因塔身坚固,始得留存。宣统元年(1909年)对寺庙进行了整修。
  妙应寺由寺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佛宝殿、白塔,东西有配殿、僧房等建筑,格局基本保留至今。
  白塔巍然耸立于塔院中心,通高51米,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塔座面积达810平方米,高9米,分3层,下层为护墙,中、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每层的四面都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使塔座曲迭变化、丰富而多姿。在上层四周点缀着一个个铁灯笼,小巧别致。塔座与塔身相连处,有一圈24个莲花瓣组成的莲座,之上是五道"金刚圈",连接实为巧妙。塔身为一巨型覆钵体,直径有18.4米,外形雄浑丰满,环绕七条铁箍。塔身之上又是一层折角式须弥座,以连接塔身和相轮。相轮共十三层,一层层呈圆锥状,名为"十三天",仰望其高耸入云。顶端承托着一个圆形的华盖,华盖又名天盘,直径9.7米,厚木为底,上包铜质筒瓦及铜板,四周悬挂36片铜质透雕佛梵文字的华 流苏和36个风铃,一阵清风吹来便发出叮叮铛铛清脆、悦耳的铃声。华盖之上为白塔的最高部分--塔刹,高5米,有八层,重4吨,设计成鎏金铜质小塔。整个白塔造型完美无缺,奇丽壮观。
  清末以后,妙应寺逐渐衰落,为了谋生,僧人将寺院部分配殿和空地出租。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设庙会,有"八月八,走白塔"之俗,与护国寺、隆福寺同为北京内城三大庙会。届期商贩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妙应寺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给白塔安装了避雷针,又以钢筋水泥加固塔身。"文化大革命"中,山门和钟鼓楼被拆除,并在此建起了白塔寺副食商店。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白塔,多处砖石震塌。197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对白塔及四座殿堂进行了全面整修,并成立了保护机构。又值得庆幸的是,在塔顶内发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修缮时留存的那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清龙藏新版《大藏经》724函,乾隆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镶着红宝石的赤金舍利长寿佛,用珍珠、珊瑚珠、宝石等物装饰的五佛冠和补花袈裟等等,从而印证了乾隆重修妙应寺碑文中的一段记载。经过两、三年的整修,1980年竣工后,妙应寺正式向社会开放。
  随着人们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不断增强,1997年11月1日,随着推土机的一声轰鸣,白塔寺副食商场的最后一道围墙被推倒了,"亮塔工程"作为"阜景文化旅游一条街"的龙头开始实施,即"打开山门,亮出白塔"。
  在城市建设中,做到改造旧城与保护旧城相结合,让遍布城区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尽显其魅力,这是我们无愧于后人的责任。白塔寺副食商场的拆除、白塔寺内39户居民的搬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百姓的支持。很快恢复了山门、钟鼓楼。1998年,白塔寺中路重新开放。今年9月,又启动了白塔寺西路的大规模拆迁腾退工程,使得沉寂多年的古刹重现往日的风采,为"阜景文化旅游一条街"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现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境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和白塔。高大、雄伟的白塔,不但是汉藏民族融合的象征,也是中尼友好交流的象征。它使古老的文化遗产和中外友好交流的长河渊远流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01:55 , Processed in 1.07017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