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城的城市变迁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奚诺

摘要
北京城的城市文化,是中国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自公元前865年燕国历史始有纪年可考开始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在秦统一六国以降的两千年间,第一个一千年,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主要在西安;而第二个一千年,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则迁往了北京。北京作为千年五代帝都,其中四代即辽、金、元、清王朝分别是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为主体建立的,而明朝则以汉族为主体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的北京城城市格局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但纵横来看,又与中国社会变迁、城市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在此,仅采集其中部分片段结合本课所学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以小见大,一窥北京城城市发展的一角。
关键词:坊,旗,城,水系,中轴线
          引言
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70-23万年前,最早的居民便是“北京人”了,之后是新洞人,山顶洞人。而以后的数万年间,北京地区的先民离开了自然的山洞,在更广阔的地区上形成了聚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居住渊源使得我们有了后来的蓟和燕,这也打开了北京城城市发展新的一页。从此以后的千年间,北京由一个诸侯国经历了战国“七雄”,辽代陪都,金代国都以至后来等起起落落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新北京,老北京。
                        正文
     金代都城金中都
金贞元元年(1153),改燕京为中都,定为国都。至1215年,中都为蒙古所占,金都在此建都62年。金中都城系在辽燕京城基础上扩建,天德三年(1151)开工,1153年竣工。城凡三重,最外面的大城,北面的城墙位置未动,另三面都比旧城向外扩展了三里。
东、西、南三面城垣各开三门,可见中国对三、九等数字的偏好,北城垣开四城门,大概也与所谓风水和王气的说法相合(见上图)。大城中部的前方为皇城,故址在今广安门以南,为长方形小城,其南门为宣阳门。皇城之内为宫城,宫城开四门,分别为拱辰,宣华,应天,玉华。前朝有大安殿、仁政殿;后宫有太和、神龙诸殿,以及嫔妃所居十六位等。居民区有60多坊,能确定位置的有甘泉、会仙等。
从图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北京城已将前海、后海等水系“笼络”进来,而城市布局十分整齐,虽然已经打破里坊制的束缚,但依循先前城市构造的痕迹仍在,横竖纵横的街道,不时出现的T型结构,仍以坊划分的居民区,可见“规整”的设计思路在这个时候的城市理念中仍是大行其道,而它本质上是依附于当时严密的统治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由大城进入小城,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宫城是我所认为最有中国味道的地方,这其中既有对先人对天地的敬畏,也体现了对社稷对朝纲的僵化的管理,还充分反映了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政治和礼仪。或许将中国当时的统治说为是一种政治有点脱离当时的实际,但是围绕皇帝的生活起居布置的的城市恰恰体现了政治集中于一小部分人手上的事实和公共空间的匮乏。这也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特色。另一方面,礼仪成为政治的一种附庸和统治手段,对天地神祖的崇拜最终是对人——皇帝——的崇拜,而为这些仪式兴建的场所、庙宇常常占据城市中很大的一部分土地,繁复冗长的仪式中也不难看出中国历朝历代在发展观上的一种愚昧。
北京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元大都时期
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攻占金中都,改置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1264),改燕京为中都;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首都。至明攻占元大都改为北平,元在此建都97年。元大都城在原金中都东北郊新建(由上图中不难看出)。元四年(1274)开始营建,十一年宫城大内建成,十三年大城建成,二十二年颁布中都旧城迁居大都新城用地规定,全面营建居民区。城仍为三重,这点与金中都仍相同,也与其他许多城市的三重城设计一致;城开11门,除北面两门,另三面仍为三门,北面的城门虽然减少,但是作用并未减少,依据也与前面的金中都大体相同。宫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是坐南朝北的朝向,成长方形,宫城西为太液池,太液池西岸南为隆福宫,北为兴圣宫,三宫鼎峙,形成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宫苑区,是为皇城。大都城的居民划分为50坊,以后又陆续增设一些。坊名有泰亨、丹桂、居贤等,足见尊贵之气。而从南城墙中央丽正门向北,经崇天门、大明殿、延春阁、厚载门至大天寿寺万宁寺中心阁为大都在规划设计上的中轴线。原中都旧城也称南城,仍有居民,分为62坊。
在这里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南城的出现,它脱离新城的位置所在,是蒙古人和汉人由身份地位到居住地的差别对待,也使得利于管理的目的再次浮现在这张地图上。而这种北尊南穷的理念延续至今,现在的北京人仍然以住在北面为上而不愿在南城居住,也使得现在大部分的经济适用房建在南面,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轴线的存在(上图虚线)使这个城市的结构更加清晰,从整体上来看也更显整齐一致,虽然水系分布上未见得是如此。由此,周正、中庸的理念又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围绕皇城向外扩张的同时对称的去安排市坊及其他机构使元大都看起来颇为方正,敬意油然而生的同时也有少许乏味之感。但这毕竟是北京曾经辉煌过的一个时期,仔细观察城内的设施和起街道的紧致,不难想象起繁荣的景象。
   政治文化中心——明北京城
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占领元大都,改为北平,将北城南移约8里,即今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准备迁都。十九年,正式定都,北京称京师,至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明在此建都223年。永乐四年开始营建城池、宫室;十七年在重建南城墙时,将墙址南移两里;次年,新建宫殿竣工。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建城南外垣,有内、外之分。北京的平面布局至此定型,呈凸字型。内城开九门,皇城位于内城中部,在元大都萧墙基础上改建。在皇城内有宫城,即紫禁城,仍为“前朝后寝”之格局,大城居民区共分36坊,以坊为基本居民区单位的布置仍留存,只在此时分属中、东、西、南、北五城管辖。
重建的北京城,依然采用了元大都的格局,集中体现了封建时代皇权统治的威严,而继承而来的壮美的中轴线成为整座城市的“脊梁”。明代的北京不仅是全国政治中心,也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所。
此时的北京城的格局相比于元朝更加固定,并由原先坐南朝北的定向变为了坐北朝南(这似乎也更符合中国人在方向上的喜好),而城市布局更加紧凑(同前图相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划,由图中所增加的内容不难看出,而五个管辖的出现也使得管理更加合理到位,南北城的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并增加了先农坛,天坛等祭天地之所,更加突出了其政治色彩和皇权独尊的统治思想,中轴线的延长使得其对称的形式得到巩固和进一步的突出,而由于“动以百万之众”的“诏建北京宫殿”,一时之间,北京城成了巨大的施工现场,名贵巨木巨石和能工巧匠源源不断来到京城,营建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更加气势恢弘的古都。“凸”字型的城市,左右两翼对称分布的城市细节,加以城市水系的贯通和连接,整座城市十分和谐统一,颇见得皇家园林的功力,“皇城”的形象变跃然于图中。
     见证封建王朝解体的清代北京城
清顺治元年(1644)定鼎北京,宣统四年(1912)亡,在北京建都268年。清北京城沿用明代旧城,总体格局无大变化。但在居民区方面,清初废除内城坊制,这也是宋代后坊制没落后的最终消失,但改规定由满族旗人居住,属八旗管辖。在此不难感觉到统治阶层只是将一种行将消亡的制度换上新的外衣又重新搬回了历史舞台,所不同的仅仅是由何人管理和名字而已。原居住内城的汉官商民再次徙居城外,民族间的区分使得南北差异再次扩大。外城则将原8坊合并为东西南北中。而城内八旗的分布可见下图。不难见其中格制仍然存在。在此基础之上
补充完善的工作渗透到皇城内外的边边角角,使作为帝都的北京城更加充实。而在皇家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京城的上层贵族、官僚乃至一般的富绅、商贾纷纷效仿,营造私家园林。在京城的内外、东西南北各个地方留下了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园林百余座。今天北大所处之地便曾是这些园林的一隅。而京城内胡同文化,市井文化的兴盛也使得当时的北京城颇为热闹兴旺,政治、文化仍旧是这个城市不变的主题。
同前几代相比,清朝的北京城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还在许多方面胜过了前朝。但是,正如将里坊制发展到高潮的唐朝同时也成为了里坊制的坟墓,开放的街巷制城市在清朝也渐渐走向了封闭而不那么开放,甚至成为中国的一段没落。强加于民的封建和封闭,以及自我封闭,妄自尊大的幻想成为这几个朝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顽疾,体现在这个城市中便是越来越封闭的皇城,越来越多的限制,和走向完美进而消亡的封闭的美。

举这四个朝代进行比较,既是由于其中暗含的继承性,也是由于北京在着几个朝代中发展的最快,最为世人所瞩目,也最为老北京人所缅怀。而在这四个朝代中,我最欣赏的是明朝的北京,因为在那其中既有传统的中国式的美,又有一些不拘一格的元素,园林的恰到好处的衔接和城市水系的完善,使得城市更加清新自然,而美妙的对称和完美的中轴线保留到今天仍然是北京城最美的风景。这些年,北京发生了非常非常大的令人错愕的变化,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文化古迹在隆隆的推土机下消失,尽管它们曾经是封建帝制的象征,或者是一种败落了的文化的残余,但那毕竟是真实的北京。我想,如果那些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投到某个建筑项目上的人能认真研究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北京的话,他们的投资就不会这么草率仓促,我们也不会丢失这么多宝贵的财富。曾经有许多研究北京的专家为北京的保存问题奔走呼告,无奈的是,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开工建设的大楼越来越多,占据了我们视线中的大部分。但愈是看这些钢铁怪物张牙舞爪,愈是怀念我小时候看到的红墙灰瓦、垂花影壁的北京,从那么久远的年代走来的历史,就这么不经意的葬送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实在是令人心痛。那些为北京建设出工出力的民工们不是北京人,他们不了解北京;那些为北京画草图的人呢?他们了不了解北京呢,我无从得知。但当我看到上面这些老图,那些老地方时,终于再次感到了我心中的北京,老北京。如果想真的了解北京,这些历史不能不读,这些老图不能不看。

参考书:《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主编:陈文良  北京燕山出版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5:42 , Processed in 1.0890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