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帝王的的命名,配合着阴阳五行之说。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所谓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其实阴阳五行,配合着人的取名,在明代帝王身上完全得到体现。 朱元璋,起自布衣,东灭张士诚,西克陈友谅,于是1368年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在他的子孙身上,自始致终贯穿着按背份尊卑有序,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八个儿子,除太子朱标外,全部分封为藩王,而这些皇子中,每一个儿子,分封之时,都带着钦赐的二十代派行赴封地就藩。 其中太子朱标的二十代派行是:允文过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是四皇子,当时封藩为燕王,二十代派行是:高瞻祈见祐,后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静迪先犹。其他各位藩王的派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由于,太子朱标长于明太祖朱元璋先崩,皇位传承,是直接传给了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建文帝在位只四年,因为他当时听信了谋臣建议,采取削藩的政策,使得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最终是把建文帝赶下台,帝位回到燕王朱棣手中,这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自朱元璋建立明朝起,至明亡,一共传承十七帝,历时二百七十七年,而这所有的皇帝,他的名字,都取自阴阳五行,且取其相生之意。 如朱元璋的儿子,太子标这一辈,都是取五行中的木来命名。而且有些字,非常生僻,可能是用造字法现造出来的。依次是:太子标,秦王(木爽),晋王(木冈),燕王棣,周王(木肃),楚王植,齐王(木专),鲁王杞,潭王梓,蜀王檀,湘王柏,代王桂,肃王松,辽王模,庆王梅,宁王权,谷王橞,珉王梗,韩王楷,潘王樟,安王栎,唐王桔,郢王相,伊王材,靖江王橘,汉王(木英)豫王栋,卫王枝。 太祖封藩的二十八王,都无一例外地带着二十代的派行就藩,且这二十八王名字,都带有一个木字,(上面有些字,用括号括起来,是因为这些字,不能用电脑里的字打出来,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字。) 按照五行相生之法,木生火,下代当是以火旁取名了,其实,正是如此,明成祖的儿子,朱高炽,这是历史上的仁宗,就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是火字旁。 照这样看来,仁宗之后,当取名为金字旁,事实上正是如此,仁宗的儿子,英宗朱祁镇得承帝位,后来由于土门事件,意外获得皇位的朱祁镇的弟弟代宗朱祁钰,都是金字旁,后来的,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都是按金生水,水生木的顺序相生而来。再后为,就是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这是木生火也,再后来,穆宗朱载垕,火生土也,神宗朱翊钧,取自土生金,再后来,光宗朱常洛,取自金生水,再后来,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取自水生木之意。自明成祖朱棣起,至明思宗,崇祯皇帝亡国时止,按派行排序,共传承十世,依次的排行是,高、瞻、祈、见、祐,厚、载、翊、常、由。而按派行命名的各位皇帝的名字,按五行取名,依次取名偏旁: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取自五行相生,生生不息之意。可谓独具匠心。 我祖朱瞻(土冈)世封荆王,是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个儿子,永乐二十二年封藩,宣德四年就藩于江西建昌,正统十年迁于蕲州。自我祖起,也是按阴阳五行相生之理,命名的,依次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至明亡,一直传承十五代,自瞻字辈起,至仲字辈止,后人遂不用此法。 其他藩王不可考,但据理推之,当也是这样。 不知其他藩王,是否有后裔子孙存留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