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4年是梅兰芳诞辰110周年,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在此,我们谨以“老戏园”系列第一部尽量还原在消遣方式较为单一的年代里,老北京曾经的娱乐真实。我们把茶园、戏楼、剧场按大致顺序收归一处。而我们搜寻旧京戏剧演出场地的视线,从广和楼开始。市政府从1998年开始准备投资重建广和剧场,但因拆迁费不能落实,至今仍未动工。目前剧场重建地点要视崇文区对前门大街的改造计划而定,可能保留原址,也可能迁往祈年大街。 也许字字为节、四声抑扬的汉语特别容易构成音乐韵味,自古以来,中国几乎无人不歌、无处不歌。“歌”者,有“鼓腹而游”的初民,有“击节而唱”的悲歌之士,有牛背上的垂髫牧童,也有雨巷里的姑娘、旅途中的客商和在深山修道的隐士,这种“无处不歌舞”的海洋,正是孕育戏曲的母体。而中国传统戏曲的剧场形制也在这歌舞的海洋中自成一体,产生并发展起来,成为中国独特的“戏楼文化”,与中国戏曲相伴相随,共同走过了漫长的衍变之路。 这种“戏楼文化”,从最早的歌舞艺人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开始,经历了上古时代的“露台”、西汉的“看棚”、唐代的“乐棚”和宋元时期固定化了的演出场所“瓦肆勾栏”,最后发展成为明清时遍布北京内外城的“茶园”以及宫廷、府邸、会馆、饭庄、神庙戏楼,极尽繁盛。其中,戏园子在清朝中晚期随四大徽班进京,与京剧一起形成概念进而得到发展并一路达到鼎盛。 古时的老戏园子与今日剧场大不一样,一般临街而立,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小屋脊,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一般都邀出名的文人士子书写以装点门面。戏台正面设有雕刻精致的护栏,顶端以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为点缀,戏台顶部还有精美的垂花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应。 但与如此雅致的环境相反,戏剧在清代的地位不高,人们所以称之戏园子,就是把戏园列入“下九流”行业,与店铺等不能相提并论,属有钱人和士大夫阶层消遣的地方。为避免八旗子弟“泡戏丧志”,清代京师内城禁止卖戏,于是最初的戏园子都在外城,尤其前门外,戏园林立,在弦歌笙舞中尽显老北京风貌。 前门外是块风水宝地,是内外城在中轴线上交会的地方,小商贩云集,交通也很便利。因为内城不准建戏园子,所以戏迷们,包括王公贵族们也都跑到前门外的戏园子来听戏。这样一来,在这些戏迷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前门外的戏园子越来越兴盛,形成了广和、广德、华乐等大戏园,就连前门外大街及其东边的鲜鱼口和西边的大栅栏,这一带做小买卖的也都发达了起来,慢慢的小买卖就变成了大买卖。戏剧的繁荣最终带来了前门外整个地区商业的繁荣。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循着文字和图片的线索,希望寻找到昔日的歌舞升平时,等待我们的却多是残破、改建或坍塌后的遗址,甚至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戏园也已荡然无存。昔日随处可见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悉数被钢筋水泥的影剧院、俱乐部取代。维持了上千年的瓦肆勾栏、茶馆戏园正在消逝,但人们似乎并不太理会这些,也不知有着传统民族特色的“戏楼文化”和戏俗也正随着戏楼的倒塌、消逝而变得日渐陌生,以至于连研究者都难觅其踪迹。 也许正像一些人所说的,“戏剧在这个多样化、快节奏的社会中复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但至少,我们应该尽力挽留它们留下的痕迹和记忆,留住这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2:42 , Processed in 1.08715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