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进士提名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叩 头
  科考越到最后,越紧张,只要稍有疏漏,就可能前功尽弃。本科状元吴廷琛,就是因为太紧张,在传胪仪式上闹了个大笑话。
  传胪就是宣读诏书,报出中第进士的姓名、名次。其仪式是:新科进士先跪听诏书,读罢,鸿胪寺(专司朝廷仪礼的机关)司仪官高喊行礼,进士们叩头谢恩。读诏和司仪都用满语,所以事前鸿胪寺都要派人教演。吴廷琛由于过于紧张,演练时没弄明白,只知要叩头。上殿后,司仪官一读诏书,他就叩头,读声不断,他就跪下起来只管叩头,周围的人先是惊愕,后明白过来,想笑又不敢,为此吴廷琛差点丢了状元。
清嘉庆七年壬戍科


两朝赶考
  本科状元刘子壮,字克猷,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人。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崇祯三年,中举,后多次赴考,直到明朝灭亡也没考中进士。
改朝换代后,清政府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承认前代功名,所以刘子状得以参加本科考试并一举夺魁。他从中举到中状元,跨越了明清两朝。中第后任国史院修撰,顺治九年充会试同考官,考期一过,便告病还乡,不久死于家中。
刘子状以文章出名,其文通贯群书,大气磅礴,在清初有很大影响。为清代名状元之一。
清顺治六年己丑科


丧权辱国
  本科有位进士(2个26名)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媚外卖国的人物,他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是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起家的。后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他依靠外国侵略势力,开办军事工业,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企业,利用海关税收购卖军火和军舰,建立北洋海军。对外一贯妥协投降。许多与外国签定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协定都与他有关如:与英国签定的《烟台条约》;与法国签定的《中法新约》,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时,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北洋海军覆没。签定的《马关条约》和后来与八国联军签定的《辛丑条约》,使中国逐步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幸运状元
  本科状元申时行,早年从外祖姓徐,出仕后恢复本姓。高中后,由修撰起,步步升迁,做过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位居首辅。当政期间唯求安定自保,无所建树,将张居正几经努力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尽行废弛。退职后,乡居20年,诗酒悠游,年80而终。
  申时行,虽然没有什么贡献,但一生在京做官,未受过贬, 极人臣然后急流勇退,安享天年,子孙也多为举人、进士、仕途顺利,其一生真可谓幸运之至了。
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戍科

 

状元大使
  本科状元龚用卿,字鸣治,怀安(今福建闽候)人。受职翰林院修撰。曾参加《明伦大典》、《大明会典》的编纂。嘉靖十五年奉命出使朝鲜,赐一品官服。他执行公务中,坚决谢绝彼国馈赠,受到出使国的赞誉。他在出使的沿途,遍访民情,了解了民间的疾苦。回国后既上书陈述一路所见,并提出许多建议,其中很多建议被采纳,得到朝廷嘉许。后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任内增修学舍,强调监规。不久因病退职,隐居家乡20年,不曾与官府打过交道。所著有《使朝鲜录》三卷、《云风选稿》二十卷。
明嘉靖五年丙戍科


鸭蛋状元
  广东状元(本科)黄士俊做秀才时,家境贫寒,常受妻家奚落。他三十四岁时为去赶考,指望能到岳父家借点盘缠,不料岳父家正在宴请客人,见他衣衫褴褛,连客厅也没叫进,给他两个鸭蛋就打发他走了。后来还是岳父家仆人倾囊相助才能上路。为此他以《鸭蛋》为题写了一篇嬉笑怒骂的文章,送给岳父,文中警句甚多,一时广为流传。
  从此他发奋读书,终于科场夺魁,后来有人调侃他,说他是"鸭蛋状元"。
明万历三十三五年丁未科

 

状元酒令
  本科状元罗洪先,江西人,是位严肃的学者,但也不乏诙谐。
  一日他与二友人在庙中宴饮,席间一人指着罗汉塑像出了一道酒令:祖师买巾,价只要轻,所以买不成,披发到如今。另一位也不甘示弱,指着玉皇大帝像说:玉皇买伞,价只要减,所以买不成,头顶一片板。这两个酒令一指披发罗汉,一指头顶"平天冠"的玉帝。罗洪先当然不肯掉价,就一指观音大士像说:观音买鞋,价只要贱,所以买不成,赤脚莲上站。三人的酒令,对象不同,但意思一致,都是对世人顶礼膜拜的神佛偶像进行调侃,而且切合身份。这种酒令开头说容易,越往后越难,罗洪先毕竟是状元,并没有被难住。
明嘉靖八年己丑科


饽饽状元
  本科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据说他的夺魁,全赖康熙皇帝的恻隐之心。
  李蟠,出身较为贫寒,但他立志苦读,意欲科考中第。本科进京,因无力备办饭食,只好带了30个馒头应考。他字写的很慢,构思也慢,其他人早已交卷,他还在苦思苦想,慢慢的写。考场巡查等急了,一再催促,他只得哀求说:请老爷们别催了,你们越催,我越写不出来,我苦读就为了今天,求求你们成全我吧!人们看他都急出了眼泪,只好等待。四更天他总算交了卷。由于他身材高大,饭量也大,考了一天一夜,30几个馒头全吃光了。这些情况,被康熙知道了,因念其如此苦志,特定为状元。
  后来人们说,他的得中,全凭了那30几个馒头。当时京城馒头又叫饽饽,所以就赠了他一个"饽饽状元"的雅号。
清康三十六年丁丑科

 

状元锯楼
  本科状元彭定求,字勤止,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无意官场,只做了不到4年翰林院修撰,就告病还乡,潜心著书40余年。有《儒门法语》、《密证录》等传世,还曾参加了《全唐诗》的编纂工作。
  他是位学者型的状元,学问很深,也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有一年 ,他家盖楼,楼柱已立好,这时有人对他说:这楼要盖好了,一定不错,只是太高了。他一时没明白怎么回事。后来才明白,原来人家是说楼高了,会影响邻居。于是他让人把楼柱锯短了,并说:楼矮一点,不影响居住,让邻家不方便就不好了。这状元锯楼的事,一时传为佳话,受到人们的称赞。
清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悲剧状元
  张懋修,是当朝宰相张居正的三儿子。虽出生宰相之家,却无纨绔之习,自幼积学好古,在张居正儿子中文才最好。26岁中状元(本科),至此可谓荣华富贵,前程似锦。不料万历十年其父死,政局突变,万历皇帝翻过脸来,视"恩相"为仇敌,相府被抄,张家子弟全部削职成了罪人。张懋修也被谪戍烟瘴之地。直到天启二年,张居正冤案昭雪,他才被放还,那时他已是68岁高龄了。
  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这位状元的特殊命运,依靠父辈的权势会有意外的顺境,但也会有意外的困厄。被动的大起大落的身世,使他在事业上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但《张居正全集》的搜集,则多半是他的功绩。总之这位状元的一生是场悲剧。
明万历八年庚辰科


昆山三徐
  在中国科举史上,兄弟三人均登鼎甲的,可谓非常罕见。而江苏昆山徐氏三兄弟就出了一个状元、两个探花。本科状元徐元文是徐氏三兄弟的老三,中第时才26岁。后老大徐乾学于康熙九年中探花,3年后老二徐秉义又以探花及第。
  三兄弟高中后,徐元文官至户部尚书、大学士;徐秉义官至刑部侍郎;徐乾学是著名学者,藏书家,官至刑部尚书。兄弟三个同登鼎甲,同列朝班,时人称其为"昆山三徐"。
清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以死殉国
  本科状元余煌,字武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修撰,右庶子兼侍读等职。曾参加迫害东林党的《三朝要典》的编修。崇祯初年,被视为魏忠贤一党而受弹劾,虽未被追究,但他以父丧辞官。
  清顺治二年,清军集结于杭州,召集原明朝浙江官员,独余煌未去。南明鲁王于绍兴起兵"监国"拜余为礼部右侍郎,后拜为兵部尚书,清兵打过钱塘江,鲁王渡海而逃,余见大势已去,便大张告示,开启所有城门,放军民出城避难,然后整顿衣冠投水,却被船工救起。过了几天,他再次寻水深处殉国而死。
明天启五年乙丑科


四万两状元
   在以科举入仕的年代,有些人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为求得中。
  本科状元韩敬,会试时是通过其受业老师从别的考官处拣回他的被刷掉的卷子,并四处托人,不顾一切的为他保了个会元。
  当时还有一个叫钱谦益的,为了当状元,出钱买通宦官为内线,以为夺魁万无一失,没想到韩敬通过其老师花了四万两银子买通了更有权势的宦官,结果状元终为韩敬所得。钱白花了银子,落了个第三。后来韩敬被人称为"四万两状元"。由此可见科考舞弊之一斑了。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戍科


袁氏三进士
   在明万历年间,文坛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时称三袁。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其中袁中道是本科二甲第一名。
三袁在文学创作上反对摹拟复古,崇尚自然,强调抒写"性灵",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束缚。
  三袁中宏道成就较大,其思想受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兄弟三人都是进士,又都以文学著称,这在科举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明万历十四年丙戍科


因名成状元
   本科开科时,乾隆皇帝已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了他的精神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本卷子呈送他审定,当看到第十名的卷子时,见其人名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正应了他此时的心境,于是就把这本卷子抽到了最上面,胡长龄就这样成了第一名。
  胡长龄,为人正直不阿,因不屈从权贵和珅,一直得不到升迁,做了10年穷翰林。和珅倒台后,嘉庆帝赏识他的刚正与才华,加以重用,他累官至礼部尚书。
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新科状元戴孝
   以往得中状元,都要隆重庆贺,热闹一番。而本科状元汪鸣相却中第之后,先戴上了孝。
  是科殿试后,正赶上孝慎皇后佟佳氏病危,道光皇帝来不及审定名次就去了皇后处。直到这位皇后去世,名次才定下来,结果江西人汪鸣相为状元。因为是国丧,原有的一切典礼都被取消,只是贴出金榜将名次公布天下就了事了。金榜题名,本是大喜之事,不能庆贺,还要戴孝,汪鸣相这个状元真是倒霉透了。也许就是因为一开始就不吉利,所以他一辈子也没有做过比翰林院修撰更大的官。
清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沈坤和"状元兵"
  本科状元沈坤,字十洲,号伯载,山阴(今江苏淮安)人。自幼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相友善,一起读书于县学。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十五年秋,捧母灵柩回乡,守丧期间,正逢倭寇侵扰,他捐家财与吴承恩一起招募并训练乡兵,保卫家乡,屡败倭寇,人称"状元兵"。朝廷闻其文武全才,以北京国子监祭酒起用,未及赴任,及被劾奏擅自杀人,而入锦衣卫狱,后被折磨至死。人们都为他感到冤屈。
  他死后著作散佚,家庭败落。他的孙子沈会极亦有文才,是《平妖全传》的作者。
明嘉靖二十年辛丑科


散文大家归有光
   明代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出现了诸多的文学家、散文家。本科进士(3甲142名)的归有光,就是嘉、隆时散文的代表人物。他针对当时"文必秦汉"的拟古主张,提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立足以追数千载之颉颃"。在创作上归有光主张:作文应学习唐宋文章法度,但要有自己的面目。他是当时散文流派"唐生派"的代表。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甚受时人推重,思想家黄宗 谓其所写妇女志传"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其内容大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间或亦对当时政治的腐败有所暴露。
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


清代第一位三元
   清代267年中,只有两位"三元",本科状元钱棨便是其中的第一位。
钱棨,字振威,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后在乡试和会试夺得二个第一(即解元、会元)。殿试时,钱棨初定为第十名,乾隆帝审卷时,见他既是解元,又是会元,就说:大朝至今还没有一个三元,该有了。于是将他定为榜首。
  钱棨一共夺得六个第一,这在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乾隆皇帝及满朝官员纷纷写诗作文以纪此事。一时轰动朝野,举朝欢庆。
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闽浙总督邓廷桢
   本科进士(2个9名)邓廷桢,江苏江宁(今南京)人。1826年(道光六年)任安徽巡抚,1835年升两广总督,1839年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走私。同年调闽浙总督,严禁鸦片,加强海防。次年7月英军舰队功厦门,他率军抗击,击退英舰。因受投降派诬害,与林则徐同时革职,充军伊犁。
  邓廷桢两任总督,都是禁烟,抗英的中坚,但其命运,是和当时代相联系的,所以也免不了遭到来自朝廷的打击。
清嘉庆六年新酉恩科


以画著称的状元
  明代进士中书画家不少,但以画著称的状元只有一位,这就是本科状元朱之蕃。
朱之蕃,自幼工书善画,能诗能文,大魁后官至吏部右侍郎,曾于万历三十三年出使朝鲜。彼国人以重金求画,他全部用以换取书法、名画与古器,收藏富甲一方。
  他长于山水,其画宗米芾、吴镇。亦善画竹石,兼有文同,苏轼之妙,留下墨迹甚多。他的《君子林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他也工书法,所题《睢阳五老图诗》已流入美国。
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


进士出身的文学家
  本科进士(3甲126名)王世懋,是明时文坛上"后七子"之一王世贞的弟弟,其兄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在当时产生了不良影响,世懋的文学主张与兄大致相同。
  其作品格式循规蹈矩,摹拟古人,多写闲情逸致和颓废生活,其中也有一些揭露时弊的内容。

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


沈懋学与汤显祖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一生中,交结了许多状元朋友,本科状元沈懋学,就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他们同为大学者罗汝芸的弟子。沈是安徽宣城人,汤是江西临川人。汤曾访问宣城,经介绍与沈相识。沈不仅文才出众,闻名远近,而且兼有武勇,能在马上舞丈八矛,颇有侠义之风,汤最钦佩的就是这种人。两人相间恨晚,有一段时间同居一室,时而切磋学问,时而纵谈边塞军旅之事,十分投缘。
  其实,张居正掌权,欲使其次子张嗣修进入鼎甲,派人访求名士为陪衬,选中了沈、汤,并以鼎甲相许,汤不为所动,而沈则急于进入仕途,独自答应了,结果沈中状元,汤则落第。沈得中后,很快就转入政治风波里,不仅没有机会施展才智,而且几年后就含恨去世了。
明万历五年丁丑科


汤显祖的乘龙快婿
  本科状元刘同升,字晋卿,江西吉水人。其父探花出身,与大剧作家汤显祖是同年进士,两人曾同朝为官,意气相投,久而久之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汤显祖把小女儿詹秀许给了探花之子刘同升。虽然詹秀七岁夭折,但刘同升始终承认翁婿关系,对汤十分尊重。
  刘同升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行将灭亡之时,他虽文才出众,兼通武略,且颇有血性,可惜出仕已晚,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便以文为伴,著有诗文二集。有《明名臣传》、《五经四书注大全合编》等传世。
明崇祯十年丁丑科


投机取巧两不为人
  本科开科时,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崇祯皇帝想通过科考发现奇才,以救危难。殿试后,在文华殿召集48名新进士询问救国方略,其中一人 应答最合圣意,定为状元,其人叫魏藻德。
  魏很有口才,凡上书言事,无不迎合帝意,被由修撰直接提为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又提为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这时正值国家危难,他毫无方略。义军攻破京城,他还不肯相信。
  几天后李自成在北京称帝,魏原想投靠李自成,求个一官半职,不断反被关押,并勒令捐款十万,他不舍其财,被刑杀。
这位状元投机取巧,结果两面不是人,即为义军所不容,又为封建士大夫所不耻。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科


最后一位皇室老师
   本科状元陆润庠,字凤石,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国子监祭酒。光绪年间,在苏州创建苏纶纱厂、苏经丝厂。宣统二年官至东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仍在清宫服务,当溥仪的师傅(老师),照旧享受俸禄,他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室老师。
  这位状元为人谦和俭朴,讲究封建道德,思想保守,死心塌地忠于倒台的清王室。他虽无政治作为,但书法上乘,故宫、颐和园都有他写的条幅对联,其字风格腴润,为时所重。
清同治十三年甲戍科


骆成骧气死袁世凯
   在清代状元中有一位以糊涂著称的人,他就是本科也是清代唯一的四川籍状元骆成骧。他中第时正是戊戌变法的第二年,他以提调大学堂官员身份兴办新学,却被慈禧疑为光绪同党,欲与治罪,他借故回乡躲过去了。这使慈禧大为光火,派人暗示他要知趣,他装起糊涂,申请赴日留学,成了清代唯一一位状元留学生,到回国时慈禧已死,解除了危难。清朝灭亡,他痛苦流涕,几不欲生,回了成都老家。
  袁世凯称帝,许以高官请他相助,并派他的弟子去劝说,他反到说反来人。他还亲自起草了三道讨袁电文,对袁大加讨伐。袁本想用他稳定西南,没想到却招来声讨,电文还没看完已盛怒以极,一口气没上来,梗阻而死。骆听说袁世凯死了,拍手称快。所以人们说:骆真是糊涂一世,伟大一时了。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会试十一次终成魁首
  河南刘理顺,20岁中举,而会试则屡屡失败,本科已是他第十一次参加了。每次落榜都促使他更加发愤,经过30余年刻苦用功,他的学问日益广博。
  本科,他顺利通过会试。这个时期的殿试卷,在格式上有很多新规定,凡欲争魁者,无不刻意求工,严格按规定套路答卷。刘理顺殿试时,本无意争先,所以遇到迁就格式就有坏文气、文意的,他总以意、气为重,置格套于不顾。
试毕,刘理顺的卷子排名第22位,送呈崇祯帝审定时,这位皇帝认为刘理顺的考卷,敢于打破条条框框,能畅所欲言,质量最高,便御笔一点,刘理顺终于成了状元。
明崇祯七年甲戍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3 , Processed in 1.08608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