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们把什么留给后代?!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随着中国的发展、申奥的成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那神秘的5000年历史也让外国人见识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孔庙被人用水清洗毁掉了上面美丽的壁画、武当山上的老君庙被人放火烧掉。当然这些也都是意外无法避免的,可是现在正有很多的文化古迹被认为的破坏!建设城市和保留文化遗产成了矛盾的问题!当我们拆光了四合院的时候我们拿什么东西解释给我们的后代看?在欧洲在非洲甚至是在历史少少的美洲,历史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相当的重要他们以自己的历史为荣。著名的罗马帝国的首都在现在的意大利的罗马市,可是在兴建现代化的罗马市的时候有人会想去拆了竞技场吗?不会的!美丽的法兰西上曾经有个伟大的法兰西帝国它伟大的皇帝拿破仑下令建造了凯旋门,请问现在的法国有人想拆了它吗?还有希特勒在奥地利的休闲场所也没有被拆除!为什么?因为这个就是历史!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后人去忘记历史,所以我们留下的万人坑,欧洲人也不想让他们的后代忘记历史,所以他们留下集中营。
    可是在一些方面我们做的实在不太不够了,在美丽的维也纳还遗留着战争的痕迹让后人记住历史而我国呢?南京大屠杀的遗址都保护好了吗?

    别的我就不扯了,就说说一个简单的四合院吧,这个看似普通的院子凝聚了北京的近代史,可是在现在的北京有几个完整的四合院?几乎都没有了,也许将来还会有人去拆掉圆明园的遗址去拆掉紫禁城不排除有人会把兵马俑给拆了。历史在我们的脚下被我们践踏,我们连自己的历史都不要了还有什么脸提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将来我们的后代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指着计算机屏幕说那就是我们的历史。太可笑了!这个怎么能让人信服?就好像日本“人”说的你们中国人连自己的历史都不要了还有什么连叫中国人!!

    现在就在我们伟大的首都一个善良、和蔼、友善的外国人华新民女士正在努力的保护着我们美丽的四合院,她付出的努力都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在中央台对她的一次采访里她提到有许多小孩子来四合院参观并且在留言册上留下了许多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多美的院子啊!请给我们保留下来,谢谢!”

    多美的院子?是啊!是很美可是如果拆掉了呢?美就变成了破砖烂瓦,历史就变成了灰尘。

(以下内容转自辽宁日报)

———————————————————————————————————————————————

■建于700年前的北京旧城被称为“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
■为了数清北京究竟有多少树,我父亲华揽洪在胡同里走了一年多
■为阻止拆除桂公府跨院,我打了110
■我们曾为保护曹雪芹故居做过努力


华新民:北京四合院是我的精神故乡


 


 

  本周人物 北京四合院保护志愿者 华新民
  访问者 本报记者 丁春凌
  地点 北京 摄影 铁 鹰


      人物自述·故事 我的四合院情结

  父亲40年前普查了北京所有四合院里的树

  我虽然长得像个外国人,只有1/4中国血统,可我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是中国人、北京人。一个人是哪国人,关键看文化背景,看他在哪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我一点也不喜欢别人把我称为“法国人”。我喜欢北京,总觉得北京是最美的、最有文化的。要知道,北京和我去过的许多国外的城市是不一样的,像欧洲的多数老城,它们最初可能只是一个村落,然后慢慢地发展,往外扩大,最终变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自然形成是它的特点。北京旧城却不一样,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700多年前一个叫刘秉忠的人做出来的,他按《周礼·考工记》所说的“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为元世祖忽必烈规划设计了元大都,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北京的棋盘式格局。这当中,每一条街、每一条胡同的设计都是有讲法的,有相当道理的,绝非偶然。一些外国人都知道北京旧城是“世界都市规划的无比杰作”,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我们自己有好多人却不知道。

  我父亲学的是建筑,他和我一样,也喜欢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他跟我讲,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建筑得到过比四合院更多的赞扬和宠爱,以前总有人说北京的绿化不好,可他五六十年代有一次坐飞机往下看时,发现北京老城简直绿极了—每条胡同里都种着树,每一堵院墙上都有从院子里长出的枝叶。

  那个时候,能坐飞机的人不多,所以40多年前,我父亲就觉得摸清北京树木的分布状况将有助于对它进行保护,还可以把它纳入到对古都的整体保护中去。这挺值得做。可怎么干呢?他想建议上级组织人调查,又怕被拒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自己干。他拿着老城大比例详图,把树木的位置尽量都标上去。碰巧,他的眼睛出了毛病,医院给开了长期病假,他就一条一条胡同地走,挨门挨户进到院里—数树。花了有一年,他就把北京东、西城胡同大部分院里院外的树木都标了出来,有槐树、榆树、枣树、海棠树、桑树、柿子树、香椿树……北京的“绿”就反映到一张大图上了。他抄了一份留下,把原图寄给了北京市长。

  为阻止拆除桂公府跨院,我打了110

  2002年8月,我正在走访老北京胡同时,一个家住桂公府的百姓给我打电话说:新鲜胡同42号院与桂公府连成一体的跨院写上了一个“拆”字。

  我一听,急了。桂公府本是慈禧弟弟的府第,慈禧出嫁时,就是从那儿走出去的。桂公府分主院和跨院。主院早已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就一墙之隔的跨院,由于种种原因,已变成了大杂院。一年前,我到过这个跨院,之后我请了有关专家及文物局进行考证,其结论是理应列为文物。可文物局批件还没下达,他们就要拆。我到现场一看,确实写了个“拆”字!我想写了拆字并不等于立马就拆,只要抓紧申办手续,也许来得及。可就在申办手续还没下来的时候,9月初,跨院里又有人给我打电话说,院里有住户马上就要签字搬走了,一旦搬空,房子就要被拆了!

  接完电话我赶到文物局,要求文物局赶紧给拆迁办去函。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问跨院:函下来没?他们说:没听说。我忙赶到桂公府,没见有拆房的,才长长地出了口气,但仍不放心,要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等待情况的变化。刚坐了一会儿,突然,拆房的民工进来了。我跟他们说这是文物建筑,你们不能拆!那帮民工根本就不理我,工头儿手一挥:上去,快拆!

  怎么办呀?谁能不让他们拆呢?我突然想起拨110报警。谢天谢地,民工正拆得起劲,一看见110警察,马上都从屋顶上下来了。就在110紧急处理拆房时,北京市文物局《关于保护桂公府跨院的文件》下到了有关部门。桂公府的跨院虽然被破坏了一部分,但终于被明文保护下来了。

  跨院拆迁纠纷过去后,我把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请到跨院。专家看见那些碎砖碎瓦,一样很难过。他指着那些瓦砾和木头问工头:你们准备如何处理这些东西?工头说用汽车拉去丢掉。专家说:千万别,如果要丢,就让我来车拉,我们可将这些拿去维修故宫用。

  曹雪芹故居在哪儿?

  作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古都,目前北京市被列为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国家级的2处(宋庆龄、郭沫若故居)、市级的11处(鲁迅、齐白石、梅兰芳等),而对外开放的总共只有6处。广渠门内大街207号四合院,基本上红学界的人绝大部分已经认定是曹雪芹的故居,而且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那个院子院落格局清晰完整,并有“端方正直”四扇屏门,还有一口井,听说就是《红楼梦》里描写过的,从留下来的好多遗迹、遗物看,都与曹寅、曹雪芹有关,曹雪芹应该是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据专家说,曹雪芹从南京回到北京后,就是在这个老宅里,开始了“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人生旅程。

  后来,因为广安门内要开马路,曹雪芹故居遗址得拆除,周汝昌、冯其庸等国内最权威的红学家一致呼吁保护207号院,我当时也拼命反对。修条路,与为人类和子孙后代保存一个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哪个轻哪个重?我就去找政协、找红学会的人,给他们鼓气儿,找那个区的区长,给北京市政府写信,说曹雪芹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跟法国雨果一样,我们怎么能把他的家给拆了呢?他们回答我说,有一两个人认为那个地方有可能不是曹雪芹的故居,我说一两个人不承认,我们可以把院子留下来,慢慢论证,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定了嘛!而且,不百分之百认定的人,他也认定曹雪芹就在那条街上,只是认定是另外一处门牌而已。我给他们提建议,把曹雪芹住过的这条街给他留下来,弄成一个商业点,把《红楼梦》里提到的比如风筝、药、服装啊,都可以开成小店铺,大家都来看一看曹雪芹生活的地方多好!

  最后,那个有争议的曹雪芹故居还是拆了,有关人士告诉我,那叫迁建。

  5年来,为让一些胡同和四合院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我跑了很多路,也去了不少部门,有人认为我很尖锐,也有人认为我是局外人,然而,我是有1/4中国血统的,并且,从文化背景和我个人情感方面来讲,我也绝对不是一个局外人。我反对拆四合院和胡同,完全是因为我对它们实在太有感情了。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童年记忆能影响人的一生。胡同、四合院它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声鸟叫,甚至每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在我眼里都是弥足珍贵的。

  我拼命保护胡同和四合院,也是想告诉大家,像胡同和四合院这样一些古老的文化载体消失了,在多少年以后,人们会为它们的失去感到遗憾。

  人生经历 我的家在北京

  华新民有3/4外国血统,拿法国护照,可在电话里,她说的却是一口标准普通话。2003年1月16日上午8时许,华新民走进我们事先约好的北京亚洲大酒店的大堂。她高挑个子,深栗色长发,未施粉黛,脖间系着的那条淡蓝色围巾,刚好与她眼睛的颜色相配。直到她远远地向记者伸出手要握那一刻,我们仍然有点吃不准这个长有高额头、蓝眼睛的外国女士是不是我们要见的人。

  “唉!现在到处都在拆,你们那边儿也拆得差不多了吧?”说完这句话,华新民笑了,神情淡定又无奈的样子。

  大堂里放着一支支舒缓的钢琴曲,有人在不断地出出进进、接拨电话,稍显嘈杂。出于礼貌,记者提议把采访挪到角落里的咖啡座去,华女士却说:“不用,那里很贵。”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华新民走上了保护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道路,而此前,除了相夫教子,她很少注意“外面”的事。从1997年起,华新民开始不断地奔走在北京的大大小小胡同中,呼吁把北京城所有尚未被拆的胡同和四合院,一动不动地保留下来。她逐门逐户地访问那些站立在覆着尘土的四合院里的朴素主人,同时,也捡拾起那些即将消失在胡同深处的久远的故事。

  在北京城建规划圈子里,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识华新民,有人说她激进,也有人说她保守。

  我们的话题则从华女士正在准备的有关胡同、四合院的图片展开始说起,进而谈到她在北京胡同中的童年生活,与詹天佑、茅以升齐名的祖父华南圭,以及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立交桥、现居巴黎的父亲华揽洪……在那低而急促的讲述中,我们约略明白了她参与保护胡同、四合院的渊源。

  之后,华新民给我们讲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胡同,和曾经发生在那一扇扇四合院门后的点点滴滴。她说她每天都去看胡同,瞅着那些被通知要拆或正在拆的四合院,总觉得心痛……说到这,泪水慢慢地浸上了那双淡蓝色的眼睛,她感伤至极。

  从那份感伤中,我们读出了华新民对中华古老文明的深深眷恋。

   华新民祖籍江苏无锡。祖父华南圭早年留学法国,学土木工程,是法国公共工程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并娶了一位波兰女子为妻。回国后曾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在担任天津工商学院(今河北大学)院长时撰写了第一批中文的土木工程教材。抗战期间,因拒绝给日本人做事再次远走法国,直到1945年回国。

  华新民的父亲华揽洪14岁即被华南圭送往法国,后来在巴黎学了建筑。华新民说自己的父亲在气质、思维上都很西方,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在法国本来有房、有车,还开了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娶的又是法国太太(华新民的母亲)。可是,1951年,华揽洪抛弃了在法国经营起来的一切,携妻儿回到中国,在梁思成的推荐下担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

  1954年,华新民出生在北京东城区无量大人胡同(今红星胡同)的一个院落里,名字是祖父起的—新中国的人民。至今,华新民一回忆起搬个小板凳,坐在自家院门口,看人来人往,以及胡同里了无车声,有时静得连一片树叶落到地上都听得见的恬静日子,还为之沉醉不已。那时,华新民在隔院跳皮筋、捉迷藏,能清楚地听见家人喊她,声音拖得长长的,回荡在整条胡同中。胡同里还长着一种叫旮旯枣的树,结出的枣儿又脆又甜。每到枣熟,大人拿长长的竹竿往树上一打,旮旯枣就如雨点般纷纷落下,院里院外都能听到啪啦啪啦枣儿落地的声音。麻雀一样的孩子们便“哄—”地飞奔而至。

  7岁那年,下着雨,华新民走进了史家胡同小学的大门,学校原是明末功臣史可法的祠堂,是活的历史。她念书时,在校园里还看得见史可法的塑像。每天,她比谁都来得早,等着传达室的大伯把门闩拉开。上学经过的每一个院,都有她的校友,老的小的,80号院,是清朝头一批留学生颁发签证的地方,93号院,是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很多“茶馆”的演员都在那儿住过……几乎走一步一个典故。

  华新民在胡同中一共生活了十几年。不过,胡同里的安静、贴近自然,胡同人的热情、善良已经成了后来华新民衡量胡同以外的世界和人的标准,无论走到世界上哪一个地方,始终如一。

  1976年,华新民随父母去法国,在巴黎定居10载。有一天,她躺在巴黎的草地上,不知怎么,舌尖上没来由地漫出一股当年北京胡同里的枣味儿来。她未意识到,那是一种思念北京的思绪已漫上心头。后来,华新民又在香港住了几年。在香港,她体验到的是陀螺一样永不停止转动的生活,而周围密集人群中所升腾出来的喧嚣与她从小养成的生活性情更是格格不入。每到这时,华新民的心灵深处,就会浮出一些童年在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生活的场面,她明白了,儿时的记忆已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

  走过这么多地方,华新民终于明白,原来自己还是喜欢每走一步都是历史的北京,喜欢那里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华新民的丈夫被一家法国公司派到中国工作,她立即带着两个小女儿,跟着丈夫回到了北京。尽管住的是公寓,没过上庭院生活,可多年在北京以外的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适,渐渐都消失了,她认定北京就是她永远的家。

  而此时,北京已经迈出旧城改造的步伐。1997年的一个早晨,华新民在街上溜达,转到西单时,她猛地撞见,轰鸣的推土机已经开到了市中心,伸到了胡同里。她说:“那是绝对震撼,我就急了。”

  在她心中,胡同和四合院这种北京文化的载体真的是太美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她不由自主地为它们的消失而难过。

  出于对胡同的深深眷恋,1997年,华新民开始为胡同与四合院到处奔走、写文章。在用笔呼吁保护了数年之后,最近,华新民又借助摄影机,她在那幽静的胡同里,敲开了一扇扇斑驳的院门,让朋友拍下北京四合院的美丽,为了让国内和国外那些以为它们早已消失的人知道它们还存在。由于华新民在这方面做的努力,前不久,她被聘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

  人物档案

  华新民,作家,法籍,用中文写作,所写作品多与古城保护有关。1954年生于北京,1976年回到巴黎,1990年重返北京。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北京四合院保护志愿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21:56 , Processed in 1.10109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