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门礅与我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岩本公夫

   我第一次遇到门礅是在来中国6个月后的1996年2月20日。那天,我参观了雍和宫。回来的路上,有些闲暇时间。于是想顺路参观一下设于孔庙中的首都博物馆。但因为过了开馆时间,没参观成。没办法,我只好向地铁站走去。沿着孔庙高高的院墙,我走进了一条小巷,慢慢地走着、欣赏着暧洋洋的冬日里胡同的风景。

    路北一扇门脚下的一块闪着灰黑色光泽的圆石头映入了我的眼帘。仔细一端详,原来这石头上雕满了漂亮的图案。于是我用相机把它照了下来(9号照片)。这种东西我在日本从未见过,看起来是用来固定门柱的。不仅如此,它还非常漂亮。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对门礅发生了性趣,偶尔照些照片,跟主人聊聊,渐渐地我弄明白了下面这几件事:(1)在中国,还没有门礅的专著,也没有有关的详细研究和收集的资料。(2)北京的门礅由于城市开发,将与旧房屋子一同消失。(3)在北京对门礅的保护,以及针对门礅保护的现状调查还未开始。
    我想,门礅是北京的重要文物,为什么没有进行保护呢?这使我联想到日本的“根付”。“根付”长2至5厘米,是和服带子上用来挂饰品的物件,是一种雕刻精巧优美的民间工艺品。在普遍穿和服的时代,不管哪家都肯定有五、六个。日本人脱掉和服,换上洋装时,“根付”也就成了没用东西。外国人都欣赏它的精美,把它作为土特产买回去。结果现在即使在日本的美术馆里,“根付”都不多见了。规模最大的“根付展”反倒在美国。
    我想也许中国的门礅会遭遇与“根付”同样的命运吧?因此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我,决定要担起保护门礅的使命。太太也赞成我,说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是件好事。按照来中国前的计划,我和太太于97年8月一起回了日本。为了完成北京门礅的分布调查和摄影,9月我又回到了中国。
    在近两年间,我得到了众多人士的支持、帮助和声援,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我已基本上完成了最初的三个目标。在此,仅表示深深的谢意。这其中有帮助我搬运又脏又重的门礅的以何老师为首的绿化工人们,有承担了几乎所有文字翻译的张美霞老师,我再一次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希望通过本次门礅展,有更多的人们对门礅发生兴趣。

门墩的保护

    从研究价值讲,保护门墩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门墩是一种民俗文化,具有文物价值;门墩象征着北京的一个时代,具有历史价值;同时,门墩又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现在北京城市开发建设的速度很快,古旧平房改建成高楼大厦的工程随处都在进行,但与此同时,气派的门墩也与瓦砾一起在这个世上消失了。
    在对门墩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的保护。这项工作进行得越早越好,否则,必将会给后代留下遗憾。
    保护门墩,刻不容缓!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
                               岩本公夫    著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速成学院
                                张美霞    译

                              1998年 4月 2日

·门墩的构造

·北京的门墩

·刻在门墩上的美好祝愿之一

·刻在门墩上的美好祝愿之二

·门墩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

·门墩博物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20:43 , Processed in 1.1067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