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胡同里有一个为数不小的群体———老大妈。这些妇女在胡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可真不小。 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些老大妈大都为家庭妇女。其中有的人有些文化,但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然而,他们是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的一代人,对党和政府怀有深厚的感情。她们虽然赋闲在家,但却把家里的日子安顿得井井有条、过得有滋有味。就性格而言,有的慈善、安详,有的耿直、爽快。她们大都勤于劳作,富有正义感,关心他人,也乐于助人。周围邻居家里有什么事,她们知道得最早,也介入得最早,最后的效果也最好。 居家过日子,没有“锅勺不碰锅沿儿的”。婆媳怄气、妯娌斗嘴、两口子吵架,在所难免。但老大妈们一介入,苦口婆心,述说一顿,也就风平浪静。没过几天,当事人在街上遇见老大妈,面有愧色,忙不迭地打招呼、问个好。 胡同里有些孩子不太爱学习,有的甚至贪玩逃课。但他们可以混过老师这一关,却躲不过老大妈的眼睛。“××,你今儿怎么没上学去?”“是不是又逃学了?”几句追问,把孩子问得心虚,连忙支吾几句,第二天乖乖上学去了。 老大妈们文化水平不大高,但却自觉不自觉扮演着中华传统美德传播者的角色。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积淀甚多,诸如待人接物、行为规范、讲究礼貌等等。比如在礼貌上,见了老一辈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而且还要称呼“您”;遇到小孩,要礼让、扶助,说话不准带脏字;碰到邻居家有困难,要主动伸手帮助……这些在老大妈那里是一套一套的,很有讲究。通过言传身教,她们把这些美德熏陶、传递给下一代人。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繁琐礼节取消了,但基本的礼貌要求,老大妈们坚持要讲、要做。 老大妈当中的不少人,还成为街道居委会的骨干力量,在五六十年代,被称为“街道积极分子”。她们的分工挺细,有主任、副主任,还有治安委员、卫生委员等。她们时时开会、巡查,节假日还要加班。派出所的民警对她们很信任,查个案,找个人,一问她们,肯定弄个“门儿清”。难怪有些电影、电视剧里,把她们戏称为“小脚侦缉队”。 老大妈的思想觉悟都比较高。3年自然灾害时期,政府号召降低粮食标准。老大妈们,特别是担任街道干部的老大妈,都主动提出减少;有的人出现浮肿,但仍然坚持工作。“文革”时,一些“造反派”头头闹着要揪什么“街道走资派”,冲进了居委会办公室。老大妈们不信邪,硬是给顶了回去,弄得张牙舞爪的“造反派”没招儿,灰溜溜地败了出去。 近些年来,居委会增添了一些新的力量,比如退休的干部、职工也参与其中,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老大妈们多年形成的好传统依然存在,且发扬光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06 , Processed in 1.1014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