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居住与环境的影响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汪曾祺。

  胡同、四合院如何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汪曾祺先生并没有说得太清楚。但他说北京胡 
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北京城真正的特点在于雄伟的宫殿,宽阔的道路,整齐的街巷,还要加上城墙内外的无限风光--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我。

  笔者以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如此古老宏伟的宫殿,有如此宽阔壮观的道路,有如此齐整典雅的街巷的城市的,只有北京。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居住在此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

  宏大、雄伟、壮观、华丽、古朴……无论怎么形容,文字上的东西永远也描绘不了北京的特征风貌:她的雄浑旖旎多彩多姿,她的庄重典雅亦真亦幻,她舒缓而充满激情,她青春同时略带苍凉,她引人遐思发思古之悠情,她催人振奋生憧憬之冲动。护城河的青青御柳,占尽人间春色;钟鼓楼的绿瓦斑驳,写尽世事沧桑。古旧的胡同,说不完轶事典故;庭院深深,道不尽人间悲欢。如果说有哪座城市还能连接过去与未来,如果说还有哪个首都永远地古老而年轻,如果说还有哪个地方还能让全世界的感到敬畏、神圣、神秘同时又亲切、熟悉、惬意,那就是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从地域风貌,从建筑规模、式样来讲,不是什么"一流的",也不是什么"之一",而是名正言顺的第一。

  还要知道的是,旧时代老北京固然建筑齐整屋舍俨然,但并不一味地古旧而颇多野趣。莲叶田田荷风阵阵,波光粼粼杨柳依依,一抹泥墙竹篱菜畦,小桥流水酒旗飘摇。什刹海、后海一带真有江南韵味;而樯橹云集游船穿梭,笙歌如潮,红男绿女,二闸风光又胜似西湖。天高地阔,古道白扬,鸢飞唳天,驼铃声声,安定门外别具塞外风情;而丘壑纵横,水草丰茂,狐兔成群黄羊出没,南苑一带兼具草原风貌。至于西山蓊蔚郁郁葱葱,东郊平展麦浪一片,卢沟晓月,蓟门烟树,居庸叠翠,玉泉趵突,真是风情百种,气象万千,难以尽述。

  因此,一提老北京就一定想到四合院大小胡同,未免有以偏代全之嫌。应该说,老北京人的视野还是相当开阔的,并非完全是蜗居在小胡同大杂院中的一群。在旧时代,北京人的爱好郊游早已是一种习惯,诸如妙峰进香、蓟门登高,南郊跑马放鹰,东郊踏青赏荷,逛野茶馆访旧禅院等,很普遍。

  在谈论老北京的"住"的开始所以要*6嗦这几句,无非是想提醒一下儿,胡同与四合院固然是北京人的"住",但绝不是全部;在考察"住"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的时候,视点似乎可以放得广一些,把一些次要的因素也考虑进来。

  我们知道,北京作为一个都城,是人们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

  北京城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作为一座城市,她相当古老,远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那时候叫"蓟",可并不是京东蓟县的那个蓟。不过,后来的"蓟城"、"燕京"、"幽州"、"涿郡"、"南京"等,大致这一片儿是没有错儿的,但精确的位置现在已经很难说得清了。公元1148年金海陵王调集100多万人修建金中都,1153年正式迁都,定名中都。不过即便此时,中都作为一个城市与现在北京的位置仍有不小的出入。比如说地名尚存的会城门,据考证说是金中都北城墙最西边的城门,那么就说明这座城的整体位置要比明清时代的北京偏向西南了。

  金中都后被战火所毁变成一片废墟,而元大都的修建,则是在这座繁荣的城市被毁大约50年之后了。

  公元1276(一说1283)元大都建成,位置与今天的北京基本一致。元大都既然是在废墟上新建的城市,而且从一开始就以国都的身份出现的,于是就有规划齐整设计周详的特点。此外,由于位置与明、清两代基本一致,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大概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皇城、宫殿、禁苑等位置合理,三个主要市场50个坊的布局也是事先规划好的,其他如街巷道路,详尽到大街有多宽,胡同有多窄,整齐划一。从而,北京城最初的格局,棋盘式的街道方正的院落,应该说是元朝时期奠定的。

  明的灭元,对北京城整体上说破坏不大,只不过因为风水、城防等的考虑,对元朝的皇城宫殿进行了拆除,城墙也有所改动,但总体上说变化不是很大。而清的灭明,前面说过了北京城内不曾发生过战争,在宫殿街巷道路等市政方面,清政府基本沿袭了明制,即便有所修缮也是局部的,因而整体格局基本保留了。因此,对北京城建筑的认识,应该从对元、明、清三个朝代,尤其是元与清两朝的统治精神入手,因为北京城可以说是元建立的,而清离我们最近。

  元大都建成的时间,是在蒙古铁骑横扫欧洲之后,与攻陷临安彻底灭宋差不多同时。其时,高丽(朝鲜)、大理、吐蕃(西藏)、整个东、中欧甚至大半个南欧已经被征服或掠夺,大元的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可谓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正是全盛时期。军事上的全面胜利,疆域的空前扩大,各种族各国家的臣服,"一代天骄"俨然已是世界的君主了;而这种君临天下的精神,在他们修建的"大都"上的体现,必然就是规模的宏大与气势的威严。同时,由于整个民族强烈的军事色彩,在其建筑上表现出来的整齐划一的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我们知道,正是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元朝的统治实行极端的民族歧视政策,等级观念异常强烈,因而在城市的修建、规划、布局上也就有诸多强制的色彩。有人认为50坊的设立就与蒙古军营的传统有关,胡同的概念也与游牧民族以水为居的演变特点相连。当然,流传更广也更被接受的说法是刘秉忠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来设计大都的,甚至有传说是照着神话里的三头六臂的哪吒的样子来设计的。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但其中掺进了民族色彩与神话色彩是肯定的;同时,大元君主并吞八荒包宇海内的霸气与强烈的尊卑观念在大都的建设上有所体现也是肯定的。

 
  满族在入关前,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同样是个相对落后的民族,因而也就比汉民族有更强烈的宗族等级观念。即便贵为天子,理论上仍是镶黄旗下的一名士兵,宗人府档案上的记录与其他人的"在某某佐领下"略有不同,改成了"某某上"而已。在建筑上,这种等级观念表现的尤其突出。清初(顺治五年)颁布过住宅法规,严格规定了各不同等级的人住宅的规格。

  这种规定异常地详尽、严格,包括亲王的府邸,贵族的宅院,百姓的民居,都有限制和 
规定。比如不同等级的亲王享受不同等级的待遇,和硕亲王府的柱子上可绘五彩五爪龙,而多罗郡王府的柱子上就只能绘四爪龙了等。诸如台阶、房基的高度,油漆的颜色,装饰的图案等等,都有限制,一旦逾越必受追究。

  于是,皇权的至高无上,街巷的整齐划一,住宅的等级森严,应该是老北京建筑的最显著的特点。

  这一特点会给北京的居民们带来些什么感觉,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情绪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老北京市民的顺民心态,对"规矩"的敬畏,相对保守等的特点,应该说与老北京的皇城特征必然有联系;同时,某种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产生,也还有关系。

  气势磅礴的大殿,巍峨的宫墙,使靠近它的人产生巨大的压力。即便在今天,当我们走进像故宫、天坛、太庙或站在天安门下边的时候,总会感到被震慑,有种无形的东西高高地凌驾在上,并感觉自己异常地渺小,甚至无助与可怜。经常地,我们在自欺欺人地叹服、在感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实真正使我们感觉震撼或使我们慑服的是蕴涵在这些建筑中的那些精神。试想当初那些满脑子天授神权的人们,在仰望它们又会是种什么感觉?

  神,当然是人们制造出来的;而人反过来又对它无限地崇拜和畏惧。北京人修建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最大规模的皇城、宫殿、神庙,于是也最虔诚地对它们顶礼膜拜。所有这些建筑,早已被神圣化了,它们代表的是天意、皇权、正统、道德、历史、祖宗等所有神圣、绝对、无可非议的东西,是完全不可冒犯的,同时也是全身心崇拜,打骨子里敬仰的。

  正如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净化了巴黎人的心灵一样,北京的皇城、宫殿、神庙等一切庄严肃穆的建筑,使北京人变得更加有教养更加温良恭俭让也更驯服、循规蹈矩。当然,造就了北京人一切特征的绝不只这些,但是某个特定的环境会使人产生特定心理却是一定的;我们行走在喧闹的市场时与置身于博物馆中时感觉很不一样,甚至举止都会不同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在旧时代,相当多的地方,平民靠近是要屏息静气的;同时我们还知道当初戏楼一类娱乐场所是不允许在内城出现的。

  政治性、宗教性,庄严肃穆的建筑越多,人们也就越具有政治性也越虔诚,至少显得如此,或至少"装"的如此。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在这方面是首屈一指的。

  长时期的浸润,使人们在精神方面产生的东西也许可以称为素养。

  在旧时代,北京人的素养整体上说就是恭顺,是安分守己,是循规蹈矩甚至是逆来顺受。这是优点还是缺点,是福是祸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但北京人心理上的某些特征,成就了北京人,也使他们遭受了某些鄙视是事实。正如刚才我们说的在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特定心理会有不同一样,有些东西,不是完全用道理能说得清楚的;在面临抉择的时刻,北京人经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怯懦,惶惑或者麻木、迟钝,很难说北京人就比其他地方的人缺少什么,也许更多地该考虑北京人比别人多了些什么。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鲁迅语),抗战时期政府当局以"文化城"的借口把北平"让"给了日本人,当然不是赤手空拳的北平人的错误,可是在整个战争时期,北平人表现得似乎过于"超然"了?然而深深懂得北京人的老舍就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北平人的心理,那就是从来没有把任何敢于公然冒犯北京的外来人放在眼里。《四世同堂》里的祁老爷子不就说么,大门用破缸一顶,准备好粮食跟咸菜,不出三个月就一定天下太平。北京人的自信,来自对北京城绝对的有把握,即便高大的城墙失去了作用,侵略者进了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北京城永远不会丧失对它居民的保护作用。在北京人眼里,北京城是神圣的,天既然是塌不下来,北京就永远没事儿。无论何方妖孽,折腾吧,这儿可不是别的地方,任你再张狂也耐何北京不得。

  因此,崇敬与慑服之外,更有几多依仗,说严重一点也许可以说是有恃无恐;同时,只要遇到外来人,所有的崇敬惶惑气短谨小慎微立刻就变成了自豪。所以,有些情绪虽然不明内情的人看着可笑,但仔细想来自有他的道理。这种自我化情绪其实并非北京独有,甚至可以说北京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有些是远不如其他地方人的。大半许多些名气的城市、地方的人,对自己家乡的某些建筑都有这种情结。我头一次去哈尔滨的时候,接我们的主人在机场去市区的路上停下来,请我们去吃"杀猪菜"。席间我无意中道听说哈尔滨有些"老毛子"的建筑极有特点,结果"血肠"吃了没一半就迫不及待上了路,进了城车子绕了一大圈儿。

  早年去过安徽歙县的人一定对那"太子太保"牌楼印象深刻。70年代"古民居"还没给"开发"出来,砖雕也还没上电视的时候我去过,一条小街没什么可逛的,牌楼下买了块儿"黄山松烟"回"练江饭店"随口一问,想不到关于这牌楼,主人指手画脚地说了得有半个钟头,及至知道我是北京人之后似乎更有种亲切了,原来北京他去过,很有些古迹可看……不过,接下来又似乎为我有些遗憾似的,至于像这样的牌楼嘛……

  上海的外滩南京的中山陵西安的华清池杭州的灵隐寺……

  十里洋场……往日辉煌……旖旎的旧梦……沉寂的梵音……

  一座城,往往筑就了居住在其中的人的灵魂;而城郭可以倾圮,殿堂可以坍塌,宗庙可以焚毁,但巍峨却久久矗立,在给它震撼过的心灵中。所以,高大威严的城墙城门早不存在了,王府侯门成了幼儿园学校,甚至故宫也成了筒子河环绕的一个小小的游览点儿,但他们还是给北京人留下了一些东西。

  桎梏有些是无形的。

  等级,有些时候用建筑上的语言来形容,比如什么叫"门第"?

  有个电视剧,名字叫《大宅门》;"大宅门"指的就是高官巨贾世家望族。在老北京城,除了皇宫最显眼的就是遍布的大宅门。

  也许,老北京城内随处可见的深宅大院比紫禁城还能代表北京;与大宅门相连的,则是 
一座又一座典雅的四合院、三合院,或者可以说"小宅门"。以紫禁城为中心,背后王府豪宅分布左右,大小四合院则簇拥着,于是等级,就已经在了,已经清清楚楚了。对这一点,有时候我们自己可能没什么意识,而局外人则看得很清楚--比如典型的上海人王安忆说:"北京的四合院是有等级的,是家长制的。它偏正分明,主次有别。它正襟危坐慎言笃行。它也是叫人肃然起敬的。它是那种正宗传人的样子,理所当然,不由分说。当你走在两面高墙下的街巷,会有压力之感,那巷道也是有权利的。"(《两个大都市》)

  所以说,北京的等级,北京人的等级观念,并不需要谁来告诉,打生下来一懂事儿就已经有了。一条胡同,谁家是广亮门,谁家是如意门、随墙门,哪个院子里有假山池塘,有垂花门,有月亮门; 院子里是西府海棠是丁香还是枣树;屋顶上是筒瓦是片瓦,花池子里种的什么花儿,廊沿下挂的什么鸟儿,贵贱雅俗一目了然。如果说宫殿皇城造就了老北京的"顺民心态"的话,那么安分守己懂规矩讲出身的心理,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等级分明的街巷民宅。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就是典型的老北京民居中的典型风景。当然,这里所谓的"典型"指的是当时的中产阶层,既非巨富也不包括赤贫;而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四合院,正是这些人的住宅。四合院这一建筑形式,应该说不是北京特有,但在北京最普遍则是没有争议的。有人考证说北京的四合院起源于元代,是北方游牧民族所创;还有人说它是明代北京的典型建筑,这些我们都不去管它,而近代的北京所以接受这种建筑形式,必然有道理。那么四合院本身有什么特点满足了需要,又迎合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第一个特点前面其实已经说过了,必然就是等级。一个又一个四合院之间存在着等级,而一院之中,更有等级。这种等级观念,在四合院中被强调了--自然而然地,心平气和地强调了。家族中的老幼尊卑,当然要有区别,没有区别就乱了套了,长幼有序,上下有别在家族中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四合院、三合院,或者分前、中、后院,至少有"正房"、"厢房"、"耳房"。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的人家,"老爷子"、"老太太",必然住中院(如果有)正房(北房),二代的如长子则住或外院正房或西厢房,第三代如姑奶奶或后院或东屋。正房之中,又分上、下首,正房的左手,也就是北屋的东侧是为上首,西边则为下首。如果男主人有两房太太,则大太太必然上首。当然也有例外,有的改良后的带有西洋风格的四合院,即一条甬道两边各有小院的,则大太太、姨太太分居,大少爷、二少爷不同院了,不过这种样式比较少。四合院,北房为正,东西为厢,南面为倒座一般不住人,或书房或仆人住或堆杂物或当煤屋子。于是,老幼、尊卑、上下,井然有序。

  在这里,尊卑、上下既是清清楚楚的,同时又是和谐自然的;当然这是相对陈旧的,古老的。如果现在的人有条件住四合院,那一定最好是一对夫妻住一个院,如果做不到宁愿住单元楼。家族,家庭,一大家子,在那个时代永远是密不可分的;既不要分,又要有别,那除了四合院还有更适合的吗?不知道有没有普遍性,反正笔者早年感觉,相对北京人来说,有些南方人,家族、家庭观念比较淡薄;有的对上下、尊卑看得比较轻。当然这是好现象或者说是一种进步,但与居住形式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
  四合院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相对地封闭。

  北京,长时期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造就了养育了成就了最大规模的政客、文人、商贾和殷实的小康平民,这些"主流派"在生活上表现出来的风格或精神,就是相对地追求闲适。宦海沉浮,官场上的云谲波诡;科场的胜败,仕途的奔波,幕、馆的得失;生意场上的风风雨雨等等,紧张之余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就特别地注重安逸与静谧。同时,礼 
教的重压,当差的辛苦等造成的性格上的某种扭曲又一定要求得到些补偿或抒解,于是相对封闭、僻静、严谨的四合院就提供了一切条件。街门一关,自成一统,所有的喧嚣、麻烦甚至屈辱通通不在话下了。

  我们知道,比较"像样儿"的四合院至少有"三进",进门有影壁,每个院落之间必有门或过厅,垂花门、花瓶门、月亮门,层层相隔;而这些门实际早已失去了门的主要功能,一般只起遮挡作用而并非为了防盗或防护了。深院重重,为的就是要营造出一种安谧宁静,使"家"更为隐蔽和安全,也更适合遮掩隐私更适合"偃仰啸歌"。同时,"内外有别",影壁、墙、门还起到维护伦理的作用。

  这样的建筑形式本身就是相对封闭的,体现了主人一定的心理特征。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封闭"又是相对的。

  四合院的封闭,不是真正的封闭,这一点想想国外的城堡,带防御工事的庄园或山西的"大院"就清楚了。它没有那么紧张,也根本谈不上坚固,更无所谓以邻为壑,因为北京的气氛历来是宽松平和的。这种既宽松又平和同时又相对封闭保守的气氛,正是典型的老北京人的性格特征。长幼尊卑时刻不忘,行为做派永远中规中矩,不糊涂但永远地含蓄,有时也激烈甚至尖刻但多数时间讲面子--应该说北京人的居住与这些性格特点多多少少总有些关系。

  封闭就必然导致保守,保守最直接的结果一定就是落后。而一旦落后,落后于时代,苍凉、落魄、偏激就是必然了。民国以后四合院一步步地走向衰败,胡同也变得越来越破旧不堪,"大杂院"越来越多,于是面目全非的四合院就逐渐成了北京的主要建筑,于是四合院的第三个特点就产生了:不伦不类,扭曲变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10:22 , Processed in 1.11657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