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戏剧对北京人的影响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老北京"玩儿家"多。

  老北京人,整体上说文化素质比较高。文化素质的形成必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熏陶、培养的结果,而某些文化活动,娱乐活动是其中重要的条件。那么老北京人最普遍最热衷于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什么呢?

 
  当然首推"听戏"。

  "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嘛,在旧时代,不懂得欣赏京戏不会哼两句"西皮"、"二黄"的,简直就不是北京人。在那个时代,戏剧对一般人的重要性,远非现在的人能想像得到的,甚至谁执政都在其次,只要今儿有谭鑫培、梅兰芳,吃的次点儿穿的差些简直无所谓了--真有些类似当今的美国,谁当总统无所谓只要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成。

  谁都知道,苏州有评弹,上海有沪剧、昆曲,广东有粤剧,陕西有秦腔,山西有山西梆子,东北有二人转,河南有豫剧。北京呢?当然就是京剧了。其实,京剧这叫法本身就不科学,现在意义上的所谓"京剧",从来也不是纯粹北京的地方剧种,惟一说得过去的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在北京相当流行而已。"京剧"这名称产生的时间也很晚,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尚且没有这种叫法,一般称为"皮簧",而延安时期则叫"评剧"。所以近代北京人一般只说"看戏"、"听戏"而并不特意提"京"字,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现在意义上的"京剧"产生得比较晚,比起全国的其他地方剧种来太年青了;而且本身地方特点不明显。因此,在我们下面的讨论过程中,也应该只说戏而忽略"京",以免产生混乱,造成"京剧"历来就是"北京特产"并一向"统治"北京的错觉。

  前不久有过大规模庆祝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活动,把京剧艺术提升到了"国粹"的高度。这至少说明两点,一,徽班进京之前无所谓"京剧",二,京剧艺术早已超越地方概念,已经是我们国家或民族的代表性艺术了。北京的戏剧,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这有些类似于北京的"吃",它分阶段,分层次,然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又完全没有任何的地方狭隘,在融入的同时又加以改良、改造,使本来的东西面目全非可精华尚在;在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冠以"京"字的品种--无论风格、品位、水平等都有所创新或提高。

  元、明两代,北京的戏剧就已非常繁荣发达,其时剧作家辈出,剧院戏园林立观众众多,因篇幅所限,这里只好割爱,全不说了。就从清朝说起,当初的北京人的看戏也是异常普遍,热情高涨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特火爆的。当今学者余钊先生著《北京旧事》,提到清初北京城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儿,叫"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这里面的"收拾起"、"不提防"原来分别是当年流行的两出剧里的两句唱词。(李玉《千钟录·惨睹》中的第一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洪升《长生殿·弹词》的第一句"不提防余年值乱离"。)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洪升的《长生殿》,一定会被作品的绮丽、哀婉所倾倒。曲词之典雅清丽,格调之高,远非后来一般戏目剧本能比;而如此文人化的唱词竟能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的地步,北京观众普遍的欣赏水平可见一斑!再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情节设计场面安排巧夺天工,曲词更是字字珠玑,每一段一阕单提出来都是一篇绝唱,而当初竟然不是以文章诗词发表,而是真正"演"了出来,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想像。应该说,以孔尚任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剧作家的水平,在我国戏剧史上是至高无上的。同时,那个时代演员、观众水平之高也是惊人的。

  然而,这些杰出的戏剧,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京剧"可以说没有太多的关系。当时,无论唱腔、伴奏、化妆,都不是现在所谓的京剧模式。我们知道,一出好戏所以能受欢迎,很大程度在于它的唱腔。在明末清初相当一段时间里,北京戏剧的腔调是"昆腔",即"昆山腔"与"弋阳腔"。当然,像《桃花扇》这样的剧目,当初究竟是以什么样的腔调唱出来的,具体是什么味儿,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西皮"、"二黄"有多少区别等,已经无从知道了。但既然当初老百姓欢迎,王公大臣也能欣赏,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是用流行的腔调来演唱的不会错了。根据当代学者冯尔康等人在《清人社会生活》中所引,"康熙时期,'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6*6腔矣'"。

  余钊先生的论断是,南方的三大声腔即"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的流入北京并发展成昆曲,是在明朝。而后弋阳腔取代昆腔,弋阳腔中又蜕变出京腔,后来秦腔又一度流行,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徽戏逐渐向"皮黄戏"过度,最后现在意义上的京戏也就产生了。

  冯尔康等在《清人社会生活》中的论点与余钊基本相同而小有区别,他们认为是弋阳腔取代了昆腔,而后"四川的魏长生把秦腔(即梆子腔)带到北京……取代了弋阳腔。到了嘉庆年间,苏州的昆曲、河北的高腔、山东的柳子戏、山陕的梆子腔几大声腔的代表剧种流行北京,有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陆续到京演唱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逐渐发展起来,直到同、光年间还在北京演出。此间,四班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基础,不断向其他戏曲声腔学习,道光以后形成京剧,进入中国古典戏曲的全盛时期。"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的,一是我们的祖先够幸福的,全国有代表性的戏曲腔调全欣赏过;也够伟大的,去粗取精有取有舍,吸收与扬弃并存,全没任何地方偏见。第二,道、咸以来京剧才逐渐完善成型,尽管是基本是徽腔、汉调为主,但一定融合了早在北京流行的其他腔调。同时也只有在北京这个各种风格地方戏剧此消彼长竞相繁荣的地方,后来演变为国粹的京剧才可能产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集大成者。古往今来,雅俗共赏,既源远流长又时尚新巧,也只有这样的艺术才真能称得上瑰宝、国粹。

  由此,京剧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完美,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完全超越了"北京"这一狭隘的地域概念;从而,北京人对戏剧的欣赏,也就完全不再是对某种具有地方特征的剧种的欣赏、偏爱,而是对中华文明的追求与挚爱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52 , Processed in 1.0954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