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戏剧的特点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北京戏剧的另一个特点也相当显著,就是格调高,注重题材的选择,善于借古讽今,经常有"寓教于乐"的味道。

  固然,大清政府在大部分时间里,对民间戏剧的流行、繁荣是持警惕态度的;不断颁布法令,禁止在内城开设戏园,甚至一度禁止旗人欣赏、学唱、留恋其间。根据有关资料(《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钦定台规》),康熙十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二十九年、乾隆三 
十九年、嘉庆四年、咸丰二年等,就多次发布饬令或严辞警告,一再强调"京师内城永行禁止开设戏馆","前门外戏园……八旗当差人等前往游宴者……一经拿获官员查处,兵丁责革。""嗣后无论城内外戏园,概不许旗人潜往游戏。"

  这些诏令现在看起来是强制、专横、无理的,同时还是矛盾的:因为我们知道当初无论皇宫大内,朝廷、王府等并不禁戏。非但不禁,甚至宫中府中许多戏楼戏台,民间艺人也曾进宫献艺且屡受奖赏。那么,一方面严令禁止或限制,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建戏楼赏名角,难道不是矛盾而且荒唐的吗?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戏剧,这一雅俗共赏深得人们喜爱的艺术,对于大清政府来说,是一柄双刃剑。聪明机警或狡猾阴险的统治者,早已意识到,这一艺术形式也好舆论工具也好,运用得好,就能起到"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反之就会产生"毒化空气"、颠覆政权的可怕后果。

  咸丰二年有道"上谕"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仔细地体味,也许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或者说能多少懂一点儿"今上"的苦心:"……歌舞升平,岁时宴集,原为例所不禁。惟相沿日久,竟尚奢华,或演夜唱,或列女座,燕会饮馔,日侈一日,殊非崇俭黜奢之道。至所演各剧,原为劝善惩恶,俾知观感。若靡曼之音,斗狠之技,长奸诲盗,流弊滋多,于风俗人心更有关系。着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御使先期刊示晓谕,届时认真查办。如仍蹈前项弊端,即将开设园庄之人严拿惩办。"

  我们不妨用今天的话给"翻译"一遍,可能就更加明白了:如果说歌颂大好形势,或过年过节庆祝一下儿倒也罢了,一味地奢侈浮华,再弄些妇女参与其间,就有悖于提倡艰苦朴素作风了;至于表演方面,尽些格调低下的靡靡之音,要不渲染暴力、宣扬阴谋诱导犯罪,则必然给社会风气带来极坏的影响,且对人们的精神健康造成破坏。

  清王朝的统治者是该死还是尚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去评价,但当时相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肯定的;也不管他们的这种措施也好引导也好,最终目的是什么,可防微杜渐的用心是异常清楚的。"崇俭黜奢"可能是空话或谎言,对"风俗人心"的关心却一定是真切的。因为这关系到社稷的安危。

  有些的限制可能并没有起作用,但有些可能就起作用了。民国以来,诸多的限制不存在了,外城的戏园子又是什么一种景象呢?20世纪30年代吴祖光先生写过一篇《广和楼的捧角家》,所描绘的情景简直有些可怕了。地方拥挤房屋破旧,设施简陋乌烟瘴气,门口卖小吃的紧挨着尿池子,"臭气蒸腾";里面"楼上地板上净是大窟窿",时不时上演黄色剧目,演员的猥亵表演"绘声绘色"。青年学生、小报记者、遗老阔少、流氓大亨、风流名士混迹其中,为捧角争风经常冲突不断,至有当场对骂外出斗殴的。女座开放以后,更有一帮女学生也来凑热闹捧角,有了她们的参加,"戏子的猥亵表演似乎稍微收束些,但其实一般女学生正爱看这路的表演"。也难怪比这稍早的时候有"概不许旗人潜往游戏"的禁令,这种地方简直成了藏污纳垢的色情场所了。

  因此,清政府的对戏剧的限制或提倡,真正注重的在于内容而绝非形式。早在清初,就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名字叫"南府"。南府是在废除了明"教坊司"的基础上建立的,既是管理、研究、审查机关,同时也是正规的排演场和专业学校。清·吴长元撰《宸垣识略》称:"南花园,今改名南府,为梨园子弟所居,称'南府学生',出入关防甚严。"

  南府后来改称"升平署",职能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一直持续到清廷灭亡。

  南府或升平署固然负责"审定乐章,撰进曲本"并组织演出,但内廷的大部头的"连台本戏",则是由钦命词臣亲自编纂的。因为有些剧目,一是要在大型的国家庆典、节日或皇族的婚礼、寿辰等庆祝活动中演出的;再者也关系到引导风气,要起到表率作用,有给民间树立榜样、范本的意思。这多少有些类似"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由国家高官亲自牵头、把关,再经过最高领导审查鉴定,最后成为"标准化"模式,成为大型活动、接待外宾的首选,并对其他戏剧的编导起示范、指导作用。

  如此地郑重其事,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也正是基于政治目的,清廷的所谓"四大本戏",从题材上看,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取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劝善金科》说木连救母,宣扬孝道,我们知道在各封建王朝中清王朝对"孝道"是宣扬最力的;《升平宝筏》演绎《西游记》故事,有崇尚佛教、斜不压正,登渡升平的寓意;《鼎峙春秋》则为三国典故,一方面有天下归一的含意,对"削藩"及平定地方割据寻找历史根据,另方面推崇"忠义",尤其大力的褒扬关公,更是在宣传"忠"、"义"的道德伦理;《忠义璇图》则描写《水浒》传奇及宋徽、钦宗历史故事,众英雄当然最后以"招安"为结局。

  "样板戏"既已定下了调子,那么可以说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戏剧就都是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了。除了所谓的"连台本戏",其他戏剧一般都取材历史,内容不外劝善警恶、因果报应等。北京既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其禁"靡曼之音,斗狠之技,长奸诲盗"等不法、不健康内容的措施也必然最严厉。因此,即便后来内城开设戏园已经睁只眼闭只眼了,可无论剧目戏文稍有冒犯,轻则遭禁、获罪,重的则要掉脑袋了。

  注重戏剧的政治内容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清廷的一贯方针,也是北京戏剧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一方面造成了北京戏剧的"官方"、"正统"味道,使诸多剧目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新意;而另一方面,成就了其相对的"醇厚"与"典雅",比较一些地方戏剧,更少一些"有伤风化"的庸俗、色情成分也是事实。

  当年京师外城最早也最大的戏园"广和楼",戏台前的大柱子上就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下联是:"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叫拍案惊奇"。这副对联相传为咸丰年间进士陆润庠所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戏楼的社会功能与一般百姓看戏的情趣、态度。在旧时代,戏曲的社会功能的确不可小视;即便今天,这种现象仍十分普遍,尽管有时叫人哭笑不得:有些人士不是看了"戏说"的电视连续剧,就煞有介事地讲起"历史"了吗?而当初,在文化相对不普及,百姓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情况下,诸多小百姓的历史知识就是通过戏剧、评书等大众的娱乐形式中得到的,而有些伦理道德,传统观念,也正是这样给"灌输"进去的。

  除了朝廷的引导,老北京的人文特点也是戏剧风格、品位形成发展的因素。

  我们知道北京历来名士云集,文士荟萃,这些全国各地来的学者、官员有相当的欣赏、鉴赏水平。我们还知道,在旧北京会馆林立,而会馆经常成为自成一格的小范围的文化中心;会馆同时还经常是演戏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众多的文人学者的参与,也使老北京的戏剧无论从剧本创作还是唱腔设计舞台效果等,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此外,从传统上说,打从元、明以来,全国优秀的剧作家就一向聚集北京,北京独特的地理、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给这些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创作空间;因为从经典理论的"戏剧四要素"上看,北京有当时全国最出色的剧场,有明代遗留下来的、清政府训练出来的人数众多的演员,同时还有最大量的,极有欣赏水平并完全没有任何地方偏见的观众,因此剧作家的云集北京,各地文人的在此能够完全没有障碍地欣赏戏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诸多条件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最终使老北京的戏剧比之全国其他各方流传、保留的地方戏更繁荣,格调也更高。

  以后来几乎演变为北京"专利"的京剧为例,它也许没有昆曲、评弹的纤秀、精致,但场面更阔大,气势也更恢弘,题材也更丰富;比评剧、梆子戏等北方地方剧目,又有唱腔富丽堂皇,唱词更文雅的特点。而庄重中不乏诙谐,风趣中并不很放肆的风格,优美异常但容易上口,变化多变可有迹可循的腔调,更使这一品种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各得其所,达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地步,且发展为各地观众全能接受、喜爱并经久不衰,比之其他地方剧种来,可谓百年独步,只此一家。

  老北京戏剧的庄重、典雅风格,必然影响了当地的居民;同时,相对格调高雅的观众又促使戏剧朝比较更高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考察老北京的文化特征,老北京人休闲娱乐方面的特点时,就不能不注意京剧的重大影响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02:13 , Processed in 1.1241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