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戏剧惊人的普及程度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老北京戏剧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普及。

  普及的第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戏园、戏楼多。

  1993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专著《京都古戏楼》,作者为周华斌。周先生历时五年多,"结合文件检索,踏勘京城内外,在文化、文物部门的协助下,掌握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 
包括一百几十处古戏楼及演剧场所。"

  一百几十处!细心的读者可以数一数,目前的北京包括远郊区县共有多少家影院、剧场;如果按当时的人口比例,旧时代北京人"听戏"的普及程度该一个是什么概念。当然,周先生考证过的古戏楼有些是在不同年代存在过,但即便如此,数量也还是惊人的。

  任何流行的时尚,其开创发端必有其人;开一代风气的,又必然为上流社会的高层人士。在旧时代,北京戏剧的繁荣当然与特定的皇城地位有关,远的不说,有清以来,正是皇室、贵族的热衷才有民间的普及;同时,也正是因为普及,才能形成规模、潮流,于是名角辈出,艺术愈发精湛,也更能被权贵欣赏、百姓欢迎。

  冯习三先生著《北京老戏园子》,把皇宫戏楼列在第一,原因就在于皇宫禁苑内戏楼特多的缘故。

  大清朝廷,自有自己的戏班子,有"内学"、"外学"之分,内学人员全为太监,当初专为大内演戏。到了后期内外之分已不很严格,"太后老佛爷"招民间艺人入宫表演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当初娱乐活动的种类有限,相对文明、有品位够档次的休闲形式更不多,于是观看戏剧之成为首选就顺理成章;再加上有了"教化"的借口,于是皇宫内大演特演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仅故宫内,保存完好的戏楼就有四处,即宁寿宫院内的"畅音阁"、重华宫院内的"漱芳斋"、 宁寿宫倦勤斋的"倦勤斋";现已不存有案可稽的尚有四处,即"景祺阁戏台"、"寿安宫戏台"、"怡情书史戏台"和"丽景轩戏台"。紫禁城内地方并不大,而戏台竟然有这么多,皇帝太后们对戏剧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此外,给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内竟有戏楼十处之多,颐和园、中、南海处、北海也有八、九处,若再加上承德,可以说无论勤政休息,无论春夏秋冬,随时随地就能看戏。

  有人考证,皇宫内廷的一部"整本大戏"多分十本,每本24出,每天只能演一本;那么一出戏演完就需要十天。假如说今天庄妃寿辰,明天淑妃庆诞,后儿皇子满月,大后儿公主完婚,戏台少了还真不够使的。皇上太后办公累了或消夏避暑或生辰寿宴,兴之所至点那么几出,原也不算什么。更有传说当初慈禧太后本人就是戏迷,常招戏班进宫不说还曾着戏装照过相。

  普及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喜欢个个会唱。上至皇帝太后,下到贩夫走卒,对戏剧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就是自徽班进京至清末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京剧逐渐形成、成熟以来,京剧或京剧演员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知道,历朝历代,对梨园界从来就是歧视的;这些"伶"、"优"是相当卑贱的,唐、宋、元、明各朝莫不如此。"教坊"从来是国家的演出机构,但也一直是带有强制性质豢养、奴役优伶的场所,而置身其中的人,一般是没有自由身份的。

  根据记载,明代的时候成祖篡位登基,对忠于建文帝的臣子嫉恨异常,曾将逆臣的家属女眷"尽发教坊",实际上就是奴隶的身份了。被遣送到教坊司的女子景况凄惨,备受凌辱,至有"……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都有身孕……"的记录。再者,当时的教坊司岁名义上是"掌乐舞承应",但后来逐渐演变几乎与妓院等同了。当然,民间的优伶并不完全等同官营的教坊,但因为所从事的职业类似,地位相当低下是肯定的。

  清代情况有所改善,雍正时期曾有过将明遗留的"乐户"放良,并取消"教坊"改和声署等措施,但梨园业仍是受歧视的。比如政府在分派差役、徭役的时候,经常把梨园业的"良人"与贱民"乐户"等同起来;乾隆时期规定,"出籍"的乐户只有经过四代,并且本、支亲属都是清白之身的,才可以参加科举。

  而这种情况,到了清朝的后期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记载了一件"趣事",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道光末年权倾一时的"穆相"穆彰阿,有个嫡派曾孙叫德臖如,是个戏迷且为"名票"。这位出身显赫的贵公子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京剧名角儿谭鑫培的儿子谭小培--倒也没什么太奇怪的,然而他却有个条件,就是这谭小培必须学戏。其时小培已经入了"同文馆"(当时国立外国语学院,非一般人可入)学德文,本没有子承父业的打算,而且谭鑫培也不愿意让儿子学戏。拗不过这位老丈人,小培只好重新学戏。

  这件事至少说明,在那个时候(清末),梨园名角的地位就算不高,但已经不是很卑贱了;而演戏,也不再是什么低等的职业了。

  此外,大量有一定身份、品味、地位的"票友"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梨园也地位的变化。皇族血统的溥侗(侗五爷),贝勒载涛,甚至著名电影演员石挥、上官云珠,大导演姚克等都曾上台演过京剧。因此民国以来直到20世纪30~40年代,梨园人物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发生了彻底性的改观了。

  梨园业地位的提高,一方面吸引了更广泛的人,不仅欣赏而且变成了参与,使戏剧的水平得到改观;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戏剧的大众化进程,使京剧在北京变成了一种全民性的健康的娱乐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京剧不再是"玩艺儿",不再是纯消遣性的娱乐,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了。

  于是,京剧艺术,它的所有特点,直接影响、造就了老北京人;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它的诸多特点,诸如雍容华贵、典雅醇厚、激昂悠远、含蓄深沉,甚至它的"土",它的"俗",也是老北京人精神、素质的某些反映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15:59 , Processed in 1.1418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