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对不住,笔者也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政治,因为谁敢说北京人都"很政治"?于是我们就不得不躲开"什么是政治"这问题,而直接说北京人一向比较关心、注重政治--这大概就容易被接受了。 为什么? "政"得彻底,"治"得到家。政治空气浓重,政治人物集中,政治运动的发源地,政治斗争的交叉点,高层外事活动频繁……等等等等,细一琢磨有点儿可笑,北京的一切似乎都跟政治有关。老年间大茶馆儿里墙上贴着"莫谈国事",贴的本身就说明问题;"文革"时街道老太太拿苍蝇拍子打苍蝇,原来正在搞"爱国卫生运动",是在完成一项"政治任务";尼克松来了全市扫雪是政治,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的人做诗更是政治。闭上眼睛一咂摸,提到北京外地人能想起什么,烤鸭?周总理拿它招待过多少外国元首,当然是"政治菜";而胡同、四合院,则又必然与当时的京城地位、政治制度、皇权意识有关;至不济到了酸臭的豆汁儿,民俗学者考证起来,原来跟当初旗人"特供"的老米有关,由此又联系起满族、历史、宫廷,还是和政治有关。 尤其是"文革"时期,政治就像一个"金箍儿"套在每一个北京人头上,有时候还不用观音菩萨念"紧箍咒",自己就给自己念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年开放之初,南方沿海地区都臭了街的许多东西,一到北京立刻引起警惕,《大西洋海底来的人》是北京的观众最先提出质疑的;《我爱我家》北京则坚决"抵制"--因为有讽刺老干部的嫌疑。 北京人的政治情结,归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爱",一是"怕"。爱是爱得你死我活,怕是怕得心惊胆战。究其原因,实际是比较简单的,首先就是北京这地方,"搞政治"的人多。 干部多,政治觉悟也就必然高,相应地与他们有联系的人也就跟着"觉悟高",相互传染,于是对政治的敏感度、"热衷度"就比其他地方高不止一级。 而政治,打从有了这东西,就一直是相当神圣,还多少有些神秘的。而一旦自己"搞"上了,带来多少实惠单说,光心理上的享受就是无限的。"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这句当初鲁迅先生嘲讽当时"左"得可以,后来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的"文化人"的这句话,真的是入木三分。而这些人的余孽,一向大有人在。说一件不是笑话的笑话,前不久我们公司负责"多种经营"的一个小领导,在一个外国重要客人来华期间视察了出租库房的防火、治安景况,认为没什么纰漏了,回顾侍立一边的看库房的人说:"注点儿意啊,总理正开记者招待会呢?" 听者固然唯唯诺诺,可等领导走了他问我:"总理开记者招待会跟我一个破看库房有什么关系?" 本想对他晓以大义来的,咽了两口唾沫,后来一想又算了。 平心而论,我们见过的这样的人少吗? 我们自己有过这样的情结吗? 平心而论,关心政治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中的有些人,出于责任感、正义性等高尚的情结而产生的某些焦虑、忧患意识等更不是什么"恶习"。前面说的所谓"政治情结"比如吓唬人并吓唬自己等当然是属"末流"的,对于真正有觉悟,政治素质比较高的人来说,政治其实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至少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他们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许多与政治信仰有关。而一切的奉献或努力,离开了这一基础,有时候就显得荒唐而可怜了。可问题在于,第一,出发点的正确不一定代表观点、观念的正确;第二,即便想法、看法是正确的,能不能被接受又是一回事;第三,有些事关尊严、理想的东西,轻易是不可动摇的--即便时代变化思想更新所要求的改变有些是必须的。 实际的情况是,不少人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政治"忽然给抛到一边了。当然,我们现在明白了"发展是硬道理",也明白了如果"姓资姓社"的争论仍在继续,我们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别说小康,重回"东亚病夫"的可能都有。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改革开放之初思想领域、经济范畴发生过一些混乱。 在"两手都不硬"的时候,不法之徒大发横财,国家经济遭到破坏,假货流行,浮夸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等现象的确是有的,有些还是很严重的。而这一切,它的产生、流行或者说其根源,一般的看法是"外来"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这儿原来没这些东西。而北京,这个历来以"正统"自居的城市,比别人生出更多的惶惑进而感到更大程度上的失落,也就是必然的了。 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如果把北京人分为两大类,即"小人"和"君子"、"蠢材"和"智者"的话,那么这两种人就都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政治的淡化,使这两种人都产生了无依无靠的感觉,都有些不舒服。 何谓"失意"什么叫气短?老话说的"宰相门前五品官",一旦这"五品官"失去了依靠,什么也不是了,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叫"羞愧"的情绪。就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不再那么趾高气扬,腰也挺不直了肚子也腆不起来了,说话声儿也细了,瞧见人,瞧见那些原来视若草芥的人,要不就避之惟恐不及,要不就表现出虚假的恭敬,而骨子里,一半是畏惧一半则是轻蔑。 自己不屑去干也不想让子女去干那些"卑微"的工作;一方面对趋势附炎深恶痛绝,视金钱如粪土,一方面又不能真的淡泊名利,经常感到失落,时不时也"勉为其难"地"从权"做些违心的尝试;对"大事"仍是不能忘怀,热情依旧,而方式不得不有所改变,最次一等的演变成了"掌故大师"、"政治名人字典",这就是北京一部分人的所谓"政治情结"。 另外一部分,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感觉思想有些"僵化",经常有许多事儿"看不懂"或看不惯。假如这些人都是"老革命"也还罢了,最令人不安的是更有些中年甚至青年人也有这种情结或素质。他们没有"海归派"的藐视一切的气概,又缺乏广东商人、浙江农民的直截了当,在牵扯到有关政治、政策等事情的时候经常使用双重标准,于是就给某些不明所以的人以笨而且势利眼的感觉。在许多场合,笔者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外地朋友这样评价"北京人":要是当官你可能是好材料,可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值得警醒的是北京人的有些不很好的东西甚至也影响了当官。 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熏染浸润,使北京人具备了极高的"政治素质",一旦情况发生了剧变,多少有些不适应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有些已经形成了所谓"素养"的东西,既然一时很难摆脱,也就用不着刻意去"改正"。反过来说,我倒认为北京人的政治素质高,是全国人民应该学习的,因为政治素质还决定着其他素质的状态。北京人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外出办事,在公共场合中显示出来的道德素质,的确是不错的,是被人称道的。有一次我到上海旅游,因从景点儿回来早了些,就跟"大巴"司机聊了几句。那司机很平静很自然地说,你们北京游客素质不错。受宠若惊的我忙问何以见得,那司机回过头看了眼车厢:拉你们北京团,回去之后我基本不用扫地。 不过,多一点儿自我表现意识,当有些人对我们撇嘴的时候有些准备,总归还是好事。再者,一部分人的一些特征不代表全部,一个人的某些方面素质更不说明这个人的整体。私下里说,我们不是也经常说人家上海人特傲且抠儿,东北人是老憨广东人特滑浙江人特尖吗?其实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浙江人真的如此吗?法国人嘲笑一个人的笨,说怎么跟比利时人似的,这也许并不是对另一个民族的侮辱。好在全国还没有形成看到特"政治"的人就说怎么跟北京人似的,而北京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的一些特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多一点实际,少一些虚夸,也许就更完美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46 , Processed in 1.0940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