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褒有贬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近年来,笔者看到了一些其他省市的人对北京、北京人的一些评价,有的固然很欢欣鼓舞,有的就很丧气。开篇时说了,对有些说法,笔者是感到异常愤怒的。而之所以想在这里与一些朋友进行交流,主要原因是笔者发现,有些的夸,有些的骂,可能并不很准确;但同时有些就很中肯。

  大马路上碰到歹徒持刀抢劫,转身想溜给人揪住说你是胆小鬼!那没什么可说的,只有 
惭愧。然而有人说你一定是在找家伙跟他们拼命,欣然是欣然了,终不免惶惑;可有人要是一口咬定你是歹徒的同伙呢?那也必然喊冤。

  有篇署名谭京的文章叫《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写得很有意思,作者显然不是"老北京",是以境外华人的视角来谈北京进而联系到中国和民族自信心的。作者说他认识几个生活在美国的华籍教授,"常回大陆,再回到美利坚,说起大陆服务态度之坏,就摇头叹息道:再也不回去了。隔了半年,又见他打点行装。问起来,他却说:骂人的京片子也是很好听的呀!他们还说:骂人的小姐虽然粗鲁,人却不坏,既诚实又正直,不会看人下菜碟,专拍有钱人的马屁--这倒不是谬奖。

  "如今北京多了很多合资饭店,里面的小姐不骂人了,但结果是,这几位教授却不来了。我估计是听说这里满街的鸟语,觉着回来没意思。他们不来也不要紧,但我们总该留点儿东西,好让别人仰慕啊!"

  不管这文章的观点是不是完全的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说的,至少有一部分是事实。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儿,20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我们北京人是怎么说话的,我们骨子里是不是比现在少了些"媚"?大庭广众也好,高级场合也罢,一口的京片子从来也没感觉"陋",有时候甚至有些"自鸣得意"。再有,文章说80年代初,北京小姐就是洛克菲勒冒犯到她也照骂不误:"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在我这儿起腻,惹急了我,真他妈的拿大嘴巴子贴你!"

  现在这种"气概"还有吗?我想即便还有,也属比较"傻"的了。无论影视小说,现代的、不傻的"小姐",一般就应该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了,真要是碰上洛克菲勒起腻--还别洛克菲勒,就是洛克菲勒手底下的"碎催",不也巴不得的吗?一旦这样的行为或人品或观念给影视、小说抬到"聪明"、"现代"、"可取"、"值得同情"进而"值得赞颂"的高度,整个风气就发生了变化。

  不过我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境外大歌星奚秀兰唱过"十七八的姑娘不要金银财宝";现在想来那姑娘大概有病。

  惭愧啊惭愧,笔者要说的是:谭先生吆,不好意西(思)啦,我们这里一切都变得啦,普通话已经说不好啦,更不要提北京话啦。

  假如真是"海外赤子","国语"说不好也还罢了;假如真是留洋多年,回来后感觉有些不习惯也算正常。然而从小捡煤核儿或老家儿是蹬三轮儿的,卖水果发了家,上"新、马、泰"挨过宰,现在动不动也对大陆撇嘴,一张嘴也"港台",一困惑也耸肩摊手,真应了那句糙话儿了:什么他妈玩艺儿啊!

  谭先生想的"辙"多少有点儿"出圈儿",说电台请歌星做节目,播音室里预备几个乒乓球拍子,再装孙子就"啪!"

  乒乓球拍子不行就换擀面杖,他估计用不到狼牙棒这"病"就能治好。

  笔者没这么激进,不过惭愧之余也很无奈,因为静心想想,"文化侵略"很可能不像其他侵略那样容易抵抗。北京历来不明显,而上海人在某种场合,尤其是在外地,不是经常炫耀性地大声讲上海话吗?当然这里绝没有贬低上海人的意思--北京人在炫耀自己的优越时比上海人有过而无不及,不过方式不同。但这说明:只有感觉优越,才会炫耀;而一旦自惭形秽,上海话也好北京话也好,就会悄悄收起来,代之以港味儿、台音儿或英语,只要显得高贵、高雅。而所以要自惭形秽,最终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比人家"穷"。

  什么叫穷?

  北京、上海不敢说,云南的一个小镇不是拆了明、清旧民宅而盖仿古商业街吗?到时候人家外国人一来,一看,瞧,咱哥们儿这儿建得怎么样?至少不显得那么贫穷落后了吧,至少有点儿现代气息了吧,至少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了吧?

  经济发展了,不见得就能"脱贫";我们可能比过去更"寒酸"了,因为我们精神上越来越"穷"了。

  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北京的许多人正越来越"穷"。这一点上,谭京先生骂得对,骂得痛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0:05 , Processed in 1.1626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