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些指责未免偏激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郑先生把北京人给骂了个狗血喷头,笔者却以为此公颇有些可爱,因为他说的是事实,讲的也直爽,愤怒得有道理。另外一个先生叫王易的,也发表了对北京的批评,可笔者就很有些不以为然了。因为在他的文章中,能够感觉出一些不正常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是病态的情绪。前面说过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心态,无论是讽刺挖苦甚至破口大骂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有一点,那就是多少要讲一些道理,哪怕是歪理都行。我们且看看这位王易先生都说了什么:

 
  "先说交通,北京的城市比一般中小城市大得多,一出门就要乘车,我是最烦乘公共汽车的了,以前在乌鲁木齐乘车,不但拥挤,而且很不干净。尤其让人讨厌的就是私人小公共汽车,收钱的不停地吆喝,像拍卖一样,实在让人讨厌。好在乌鲁木齐市中心地方也不是很大,总可以转过来,最多乘一两次车就够了,可是在北京要去一个地方,动不动就要转三四次车。天呐!不如杀了我。"

  很不幸,非常不幸。北京比乌鲁木齐是大了一点,所以害得我们这位王先生感觉生不如死。是的,有的时候"大"也是一种罪恶。

  王先生首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有点儿"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最烦"公交车,因为"不干净",而小公共汽车的吆喝声又不悦耳动听且不高雅,那怎么办呢?笔者以为不如改自己开车--可也不妥,因为北京近来经常"塞车";实在不行就只好盼着王先生赶紧努力,一旦够一定级别了,前面弄辆警车给开道,感觉没准儿就会好一些。

  可惜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光是那些站名就把我搞糊涂了,北京的地名极俗,极难听:小黄庄、北太平庄、八里庄、魏公村,还人妖胡同呢!"

  看起来的话,事情有些不忒好办了。

  首先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地名不俗,能比较合王先生的口味就颇费斟酌。"庄"、"村"肯定是不行了,推广开来,诸如"坟"、"店"、"庙"、"窝"、"沟"一类则肯定不用说,不知"里"、"桥"、"路"怎么样,能不能对付。"人妖胡同"委实没有,不过原先道有个"无量大人胡同"来的,或许王先生以为尚可?

  再者说的话,地名这东西,改起来挺费事儿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北京许多地名都改了,什么"反修路"、"反帝路"、"大跃进路"等,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又全改回来了。王先生既然感觉难以忍受,当然可以上书中央建议再来一次大改名,可上边批不批,下边儿草民同意不同意就难说了。不知王先生仙乡何处,那一带地名估计极雅,还望不吝赐教一二,真要是中央首肯百姓欣然,又缓解了先生的郁闷岂不皆大欢喜?

  "城内不管什么时候乘车,都是满满一车人,前胸贴后背,我在中关村人民大学站乘车,车次也挺多,可我怎么觉得人更多,从来没有人少的时候。人挨人,人挤人。有一次一个女孩的乳房就硬生生地顶在我后背上,不是我看到的,而是我感觉到的。你瞧瞧,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对此笔者没有太多的话说,说多了恐怕王先生不爱听。

  王先生对北京的反感当然不局限于出行的不便,还包括消费和市容环境。

  "我在知春里,刚开始买东西没有经验,净往双安商场、当代商城跑,发现里面的东西根本不是为我们预备的,一块表几万块钱,一套西装几千块钱,干脆直接抢好了。"

  笔者去过"双安"、"当代",尽管没在那儿买过几万块钱的表也没买过几千块钱的西装,但也没有产生过被"抢"的感觉。在这里恕笔者直言,王先生的这种看见高档商品就有被抢的感觉,从心理上说可能不很正常。有些东西可能不是我们所能得到的,从王先生的行文中笔者推断他也可能经济上并不十分富裕;但不羡慕、不屑一顾都正常,感觉无端的不平或气愤就一定不正常。高档商品、非生活必需品,陈列它的摆它的去呗,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可以欣赏,不愿欣赏就不看;而一旦看着就来气,那就不值当了,犯得上吗?回头再气出个好歹的来,按老北京的话真是"哪儿焊哪儿啊?"

  "北京人说起来也可怜,上班通勤时间一两个小时是正常的,每天有四五个小时花费在路上,为的仅仅是住在北京,遭的是哪份罪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北京拿高工资的往往还不是北京人!不信随便在哪个高技术企业打听一下,有多少北京本地人在里面,就是在里面也十有八九是打工的。瞧瞧报纸上的房地产广告,我敢说北京的青年人除非从地底下刨出两个北京人头盖骨,否则今生不要指望买上自己的楼房了,更别说买车了。能够赖在父母家已经很不错了!天天上楼下楼乘电梯,物业公司的各种催费通知单让人触目惊心,这个费那个费,我庆幸自己不是北京人!也庆幸不是北京的永久居民!"

  王先生这就有点儿"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了。北京人上下班路上花多少时间,为的是不是仅仅"住在北京"以及"遭的哪儿份罪",不劳您老人家担忧!至于北京人是不是都成了"碎催",买不买得起楼房,买不买得起车,是不是赖在父母家等等,就更不劳您操心了。人呐,操心的事情太多,尤其是为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恐怕于身体不利。笔者估计王先生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事儿太过放在心上了,所以说出话来就有点儿颠三倒四。

  北京的青年人没挖出头盖骨而买房买车的也还是有几个;北京人对"催费通知单"不感觉触目惊心的怕也不少;高科技公司里,北京的"白领"同样也有那么一个半个的。王先生,您可能太把北京看扁了。您老那儿高科技的企业里都是本地人?那的青年人都买了楼房和汽车?您感觉庆幸,庆幸自己不是北京人也庆幸自己不是永久性居民?那您自己庆幸吧。不过,笔者以为倘若北京人到了外地,可能也有感觉庆幸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不足为奇,可感觉"不如杀了我"的,怕不多。

 
 "我再也不想呼吸一口北京污浊的空气了,再也不想和一大群男女老少前胸贴后背了,再也不想行走在北京脏乱的街道和胡同里了。

  "北京,拜拜!"

  笔者要说的是,慢走,不送。

 
  欢迎王先生再来。也许,再过几年,北京会变得更加地美好,但愿那个时候您能感觉好一些!

  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的人,相对与其他地方的人,总会有一点区别,总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对这些区别或特点的比较深入些的讨论前面进行过了,而有些属于"印象"一类的东西,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再有一点儿解释。因为凡是来北京不久的外地朋友,可能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对北京进行一番整体性的,深入的研究,有许多结论性的东西凭的只是一些感觉;可是,有时候"第一印象"太重要了,而"感觉"往往不一定真实。

  就环境状况而言,从现象上看,北京人现在的确懒了,但以前却是比较地讲究清洁和秩序的。后来正是由于城门大开,每天以几百万外来人口的流动量拥挤在它的大街小巷内,每个人同样都有衣食住行的活动,都要吃喝拉撒,使得这座城市不堪重负,使得起初还愿意维持城市体面,到后来实在无可奈何的北京人只好望乱兴叹了!仔细想一想,这到底怪谁呢!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有些表达能力很强,也善于分析总结的人,出发点可能是非常好的,所说的事情和举的例子也绝对真实,但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带有片面性。这所谓的片面中,很可能就是把原本不完全属于北京的东西归结为北京。

  有篇《极度冷漠的北京人》的文章,立意、结论无懈可击,所说的事情也切中要害,作者的担忧更不是杞人忧天,读来真的发人深省。然而,作为一篇针砭时弊的评论或引人思考呐喊、呼吁无疑是篇好文章,可放在地域文化的范围,就很值得商榷了。

  "春节前夕寒流袭击大地的日子北京发生了一起老人病倒众人围观却无人相助的事情。'心里很难受'、'太冷漠了'……这件事在知情的市民和学者心中引起不小的波澜。

  "文明学学者、《中国文明》一书的作者北野说:'这是人嫉妒冷漠的问题。虽然周围人很多,受难者却如同身在沙漠。这也是与我们极为渴望的现代文明社会极不适应的。如果每个人所知道的就是用最快捷的手法捞钱,那么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最终是建不起来的,每个人都会成为现代化的绊脚石。'

  "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室主任杨德华说:'中国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有一个很大不足,就是人的内心的现代化和一个完善的公民社会的建立还未成型。'"

  学者们说得很好,很尖锐也很深刻。

  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无论如何是北京人的耻辱。

  但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这种令每一个有责任感、善良的人感觉耻辱和愤怒的事情,的确是在北京发生了,可不一定只会在北京发生。

  真正熟悉北京的人,相信对北京人历来普遍具备的热情、急人难、相互扶持的特点有所感受;同时也一定能感受得到这一带有些传统意味的美德正在消失。而所谓冷漠,不仅不是北京人的"专利",这种素质在北京人身上甚至还可能是比较稀薄的。

  当然,文章作者也并没有说这种事只会在北京发生,但文章的题目的确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如果这件事给某些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说中国如何如何,相信一部分中国人也会感觉不愉快,因为就"冷漠"而言,我们可能比他们严重不了多少。所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的阴暗面,一旦轻率地与地区、地域加以联系,有意无意地就会产生某种"误导"。

  近年来,北京人的传统美德(如果原来有的话)有些可能已经丧失,至少相当一部分人变得"所知道的就是用最快捷的手法捞钱"了,但"极度冷漠"却决不普遍!因此,笔者以为,在谈论地方特色,讨论一个地方的人的特点、特征的地方,说"极度冷漠的北京人",至少有误导之嫌,至少是某种程度上的不负责。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笔者想告诉读者尤其是外地读者的是,北京人决不极度冷漠!

  大马路上抓住一个小偷儿,一听口音或者是河南人,于是有人摇头叹息:唉,河南人啊……

  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他就一定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地域之间的偏见,历来是一个相对敏感又十分无奈的事情。偏见的产生,尽管荒诞但总有原因;北京人的地方偏见一向很严重,而其他地方人对北京人的偏见,也不一定值得提倡。要想消除狭隘铲除偏见,惟一的办法就是相互间更多地有一些了解;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偏见就越少最后消失。而哗众取宠人云亦云甚至不负责的鼓噪、煽动,都是加重偏见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因此,无论现今比较时髦的关于地方特点,地域人文的探讨多有意义,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客观、全面而必须杜绝感情性的轻率;尤其是不负责的评价。社会在进步,上到国家最高决策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批评的也没错,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负责地对某种文明、某个地区的人进行随意性很强的评论。这个道理,相信每一个正派、有一定道德规范文化修养的人都懂得也遵循的。而打着"讨论"、"研究"的旗号而进行的一些纯商业化的"炒做",一旦违背的道德原则,对文化造成了伤害,就必须要重视,必须杜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5:42 , Processed in 1.09720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