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旧两代文化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晓春

    北京是文化古城,历来是文人学者麇集的地方。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科举选士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后来的首都地位,自然而然就使北京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

  中国,尤其是旧时代的中国知识阶层的传统思想、操守等特点,许多人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我们要适当讨论一点儿的,一是北京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二是"新文化人"的形成及特点。

 
  比较而言,上海自民国以来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精英们的青睐。什么原因?就因为上海历来比较地开放,空气从来也没有北京那样的凝重、压抑和沉闷。上海一度是中国真正的文化中心,中国现代的大部分文学家,都是在上海而不是在北京发展起来的。在这一点上,北京有它的优势,但总体上还是处于劣势的。

  鲁迅先生对京、沪两地的区别有过精辟的论述,"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沿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物,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以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

  鲁迅先生分析的,自然是两地文化的根源,而借用的"清流、浊流"之分,恰好形象地勾勒出了两地文化根源上的区别。说得远一点儿,北京早先是既不"清"也不"浊"的,中国历史上文化辉煌的年代,本来没北京什么事儿。唐是以长安为文化中心的,宋的时候中原及江南又取代了长安,明的迁都完全是政治上的考虑,多少带有偶然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北京从纯粹的文化的角度,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地方。在清以前,可能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中国的文化精英们大多在江南,形成了多点繁荣的局面;即便是在清代,文人墨客大部分仍出在南方,而北京的名士学子除了做官与编纂之外,抒发性情吟哦风月的不是没有,但终没有形成气候,因此上鲁迅先生的"从官得食、赖以糊口"之说,的确一针见血。

  再者,有的学者认为,大清一代的学术特征,是以古典学派的"朴"学代表的。即在学问上下"笨工夫",倾向考察考据,提倡追本溯源,于是"无论经学、史学、诸子学、校勘学、小学、地理、金石、辨伪、辑轶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绩。"(刘大杰语)就拿鲁迅先生来说,也是从校勘《嵇康集》开始,走的是晚清一代学者的老路。这种文化学术上的特点,当然与清王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从而也影响、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后来的"变"做了准备。而北京,这种"学风"尤其明显,即便是在"五四"之后,终究也没有成为"新文化"的中心。

  上世纪20~30年代以来,上海文化的活跃与北京文化的沉闷,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新、旧文化的消长;同时,有意思的是,以北京为代表的"旧派"不仅没有完全地没落消亡,后经脱胎换骨,居然重新又发扬光大起来,重新确立了自己文化中心的地位。这一方面当然要归功为北京首都地位的再次确立,而另方面还说明了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

  由此,北京的文化学术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特征、氛围,即沉实厚重、博大精深,正统正宗,中庸平和,但缺乏创新精神并带有浓重的"皇家"味道。

  相对应的北京的"文化人",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特征。相对地保守,相对被动地接受新思潮、新观念;经常地以正统自居,对某些无论是否有用是否正确的"实用主义"的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与轻蔑,对功利目的不耻等等。因此,在有些时候,当有些人颂扬北京的文化气氛的浓重,夸奖北京、北京人有文化、有修养、有学问的时候,其中恐怕多少掺一些讥讽;而北京"文化人"之末流,肚子里没什么又放不下架子,于是成了人家恣意取笑的"穷酸"和"假道学"就更好理解了。

  解放以来,北京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文化机关,个学校学院开始了大规模的建立、扩充、加强。全国的文化精英,陆续进京;各高等学府的学生陆续毕业。几乎可以说,凡能来或毕业留在首都的,就都是有两下子的--没两下子的既来不了也留不下。

  新的学风、新的教育、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环境,使北京的教育界青春焕发;而浓重的学术气氛,大量的卓有成就的教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传统,又使求学的人受到熏陶,于是,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同时具有最优秀文化素养的年青人被培养出来了。建国后文革前这十七年的时间中,北京的各高等学府究竟培养出了多少人才我不知道,但知道的是,目前我国整个的知识文化界,正是这样的人在支撑着的,他们是中坚是骨干,是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就这个意义上讲,当然不仅局限于北京,从整体上说这些精英应该是我们国家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的,当代中国文化科学技术无可比拟的继承者与传播者,是整个民族精华之所在。而北京,首先作为文化中心,则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至少在大部分时间如此。

  北京历来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他们也经历过磨难和不被理解;这些历经磨难"大堆"的人,会给北京"带来"或者"平添"些什么呢?北京的"非知识阶层",对他们是怎么看的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北京的平民阶层,历来有崇尚知识、知识分子的传统。据书上记载(这话现在很时髦,为省事借来用),旧时代北京人可以看不起暴发户的招摇,可对漂泊来的穷书生一向恭敬;解放前北京所有的买卖,店铺、旅舍、房东、饭馆对外地的大学生从来是最客气的,文革后小市民们虽然对"臭老九"的落魄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情绪,可骨子里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反感;也许,京都子民对"学而优则仕"的道理知道得太清楚了,都有些势利;然而长期的耳闻目染和熏陶,北京的平民对"文化人"敬重与模仿在不自觉中成了习惯,有的时候自己也"一不留神"沾了他们的仙气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1:43 , Processed in 1.09541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