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西四十字路口,看到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栉比鳞次的店铺,也许老北京人还会记得,这里原来有座巍峨的西四牌楼,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这个繁华的十字路口,是明代老北京处决犯人的场所。 ??明末杨士聪所撰写的《甲申核真略》一书中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史玄所撰的《旧京遗事》及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中记述,行刑前在刑场上搭有席棚供监斩的官员使用,另外还要竖起一根高高的木桩,做处决犯人后悬首示众之用。在当时,杀与剐不在同一个牌楼下面,杀在西而剐在东。杀头自然是身首异处,而“照律应剐三千六百刀”的犯人,虽身遭寸磔,但也还要割下头颅的。按规定,行刑之后由大兴县领尸身投漏泽园,而首级则由宛平县领去。这样分别处理,显然是使死者在死后也不能落个全尸。 ??在明朝的二百多年间,不知有多少人尸横西市、血染黄尘。明武宗时专权的大太监刘瑾,活着的时候作威作福,被人称为“北京城里站着的刘皇帝”,一旦因权势过盛被人揭发有谋反迹象而被处以剐刑时,则百姓鼓舞称庆。当明英宗复辟后反把保卫北京城有功的于谦加以“谋逆”罪名杀害时,当时是“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史料记载,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谦被杀害的那天,“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有的人甚至不顾个人安危,带着酒及纸钱到刑场上祭奠恸哭。这种凄惨的景象,令人窒息的场面,在明代北京的西市,决不是仅此一见的。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的军队兵临城下围困了北京城,袁崇焕星夜入援,挫后金军于广渠门外,保卫京师有功。但那位察察为明的崇祯皇帝却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反把他投入诏狱并于第二年八月处以磔刑。这桩冤案,直到清乾隆年间修《明史》时,方才真相大白,堪称千古奇冤。 ??清朝的时候,处决犯人的场所被改到了今天的菜市口,而老北京的西四牌楼也在几十年前被拆除,但西四作为地名却仍然使用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3:10 , Processed in 1.08358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