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四合院的分布特征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人类聚居的过程是一种选择与创造环境的过程。刘向《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这里的择,可理解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选择,营则是人工环境的创造。随着文明的进步及城市的发展,择与营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涵义。

  城市是一个混杂的聚居体,各种不同的人群都把它视为自己的栖身之地。而权力与金钱和下贱与贫困产生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城市被划分为按阶层、行业聚居的各种区域,同时也形成了城市各区域内部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城市居住空间的定向选择,是所谓来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果:自上而下意味着在城市营建过程中,各阶层居住位置是由皇权决定,这种现象在一次性规划的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如唐长安、元大都等;自下而上则指后代人习惯性的居住地点,基本上是由前人的生活经验以及记忆、约定俗成所致。同时,特定的区域也会由于人口迁移、工商业地点的变迁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城市布局的变更。明清时期,北京各阶层分布状况及住宅分布特征大体符合上述规律。

  一、各阶层分布状况

  明代北京下辖五城,中城位于正阳门里及皇城两边地区(即东单、西单,东四、西四之间的地区);北城包括地安门以北,安定、德胜两门内及北关外;东城、西城、南城的方位与清代相符。五城内的居民构成状况,我们从明代京师俗语可略知一二:东城大商富贾云集;西城聚汇着运煤的脚夫,北城治安较差;中城是京师贵族的居住区;南城住家很少,多被金鱼池、陶然亭、天坛等苑囿坛庙所占。

  入清,北京的内城被满州旗人所占。当时八旗军旅按指定地点居住,以拱卫皇居。稍后,清统治者放宽限制,允许高级汉人和一些回族人进入内城居住。

  清末北京各个阶层分布情况为:皇城以内的地区是内府官员的办公与住宅区;皇城以外的东交民巷一带是外国使馆区;西城、北城有许多王府,属于贵族及内府当差人的居住区;东城主要是高级富商的宅邸,北京俗语有:“东富西贵,东直门的宅子,西直门的府”之说;北京外城宣武门一带的会馆,为各省官员、举子寓居之地,附近有著名的琉璃厂文化区;前门一带是北京主要的商业中心,寄宿着大批商人;中小手工业者主要居住在崇文门外,天桥一带是昔日北京的贫民区。

  另一方面,北京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地。回族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五大回回营,具体是新华门外东安福胡同回回营,宣武门内马石桥回回营,还有德胜门、西直门、地安门附近的另外三个回回营。蒙古人多居住在西北城一带,从地名学考证,鞑子馆是蒙古商人居住的地方,北京安定门、西直门附近有许多鞑子馆,此外还有一些以鞑子命名的胡同。

  二、区域居住型制的分布特征

  与各阶层居住分布情况相符,北京四合院型制等级的高低,院落的大小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从清代北京地图上可以看出:贵族的王府多集中在内城的西北、东北一带,尤其以海子(今什刹海、后海一带)附近的王府居多。较好的宅弟分布于内城,外城崇文门、宣武门一带的四合院也属于此类。城市贫民的陋宅绝大部分位于外城,由于经常数家合用一院,且仅有一两进院落,北京人称之为大杂院或四合房。

  综合起来,北京四合院的分布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总体上,内城的宅院较大,等级较高;外城的宅院较小,等级较低。

  ——内城的东北、西北一带,集中了北京城内最好的四合院。

  ——内外城根及外城的大部分地区,多为平民百姓的陋宅。

  ——东西走向胡同中的住宅,往往比南北向或随地形变化胡同中的住宅好;两胡同之间间距大者的宅院,往往比间距小者的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4 , Processed in 1.12362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