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之地向为南北文化交往的枢纽地带。但是,先秦时期邦国林立,秦以后幽州又长期为军镇,战争和政权的阻隔限制了它的文化功能。尽管如此,这一地区仍然是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 辽朝把幽州升为陪都,使它的文化职能大大加强。辽朝的早期,幽燕地区是契丹人吸取中原文化的重要基地,到辽宋期间,燕京更成为两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城市。燕京的这种重要作用,甚至超过了它本身文化发展的意义。幽燕地区,是一个既善于吸收, 又善于传播各种文化的地带。对于燕京的这种突出的作用,应给予充分的估计。 关于辽朝旱期幽燕文化对北方草原发展的影响,我们已在本卷开始有所记述,本节重点介绍辽朝后期燕京文化交流情况,尤其注重辽宋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各种渠道 在辽宋文化交流中,早期多通过特殊的形式棗战争。战争本来是破坏文化的手段,但由于契丹人在建国初便吸收了大批幽燕汉人为高级官吏,这些汉人经常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帮助契丹人吸取先进文化,战争就成了交流文化的渠道之一。辽太宗灭后晋,攻克开封,将百官、宫女、文人、伎艺以及图书、文籍、仪仗、历法等席卷北去,使契丹的文化得到一次大的充实。这些文化流布又常由燕京作为中介地。许多文人在辽初往往滞留于燕京,然后或留于辽朝为官,或重返中原。如辽朝著名的文人李瀚、高勋和天文家王白、卜术者魏磷,便都是在这次战争中入辽的。《辽史·李瀚传》说,太宗回兵北上,死于河北,世宗朝及穆宗初辽朝国内匈匈不定,“瀚与高勋等十余人羁留南京”。至于文物图籍,自然亦有留于南京者。这种情况使燕京这个向为军镇的城市增强了文化的功能。中原文化经常首先通过燕京文人的整理、介绍、转译,然后再为契丹人所接受。 辽朝的中、后期,燕京传导文化的方式,主要通过聘使往来和边界官员的相互交往。尤其是澶渊之盟以后,双方信使络绎不绝。边地官兵、居民,友好相处,南北两朝相互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增加。燕京是南北使臣往来的必经之地,又是辽宋文书交接、岁币交纳、贸易往来的地点,文化的交流自然在这一地区集中发展。傅乐焕先生曾作《宋辽聘使表稿》,根据《辽史》、《宋史》、《续资冶通鉴长编》,辑录宋辽使臣,自澶渊之盟次年(1005年),迄宋朝败盟攻打燕云(ll22年),再加上宋太祖太平兴国间短暂的几年,凡一百十八年间,宋朝出使聘辽者,得1600余人。而辽朝派往宋朝的使节虽不如宋人记载之详,大约也相当这个数字。这些使节往来都要经过燕京。辽方使臣自然也是这种情况,他们必须由燕京出境,而回国时,这里又是入境第一站。在这种情况下,燕京能首当其冲地获得大量南北信息。宋人了解辽朝必先通过燕京,辽朝了解宋朝也必首自此地。双方使臣,大多为朝廷重吏,其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本身的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高。如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科学家沈括、以断狱清明著称的包拯以及文学家苏辙、苏颂等,都曾使辽至燕京,其余文人学士,达官名流更是不计其数。这就使燕京的文化信息量不仅大,而目水平高。这些人把宋朝的文化、制度,科学、技术及时带往燕京;又从燕京把契丹人民的各种创造传往中原。 边关将领和双方朝廷要员的频繁交往也是重要的交流渠道。如宋朝边关名臣李允则知雄州时,有许多重要的建树和创举,燕京的官员曾化装进入雄州,参观街巷,游览市肆。宋人也有人化装入辽境,看燕京伶人作戏。甚至于文人唱和、诗赋对联,亦相互传递交流。如岳坷在《程史》中,就曾记载了苏东坡应辽人之请,为之对联的事情,至于民间友好往来,也有文化交流的内容。南京涿州画家高益到汴京传授艺术,在大相国寺作大量壁画就是一例。 辽代的燕京不仅是宋使往来的中心,而且是西域、回鹃、高丽各国使臣和商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这使燕京文化交流的内容和辐射面更加扩大。 二、城内的书肆与图书文籍的交流 我国书肆业自汉代便出现了。幽州自隋唐开始“多文雅之士”,估计在唐代便已有了书肆。但正式见于记载是在五代初。幽州书肆一出现,便很自然地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契丹国志》卷十四东丹王传记载,阿保机长子耶律倍性好读书,仰慕华风,曾“令人资金宝私入幽州市书,载以自随,凡数万卷,置书堂于医巫闾山上,匾曰望海堂”。可见,早在五代初,幽州便是向辽朝输送书籍的主要地点。 幽州变为陪都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辽朝在燕京大量刻印经藏和儒家经典,则大大促进了书肆行业。燕京许多刻印作坊都设有书肆,前店后厂,既是图书印刷地点,又是发行店铺。许多宋人笔记都有关于燕京书肆的记载,这些书肆不仅刻印、发售国内图书,也收购、翻刻、出售宋人图书。许多宋人的诗词、文集在本朝发布后很快就流传到幽州。《渑水燕谈录》云:“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子瞻(苏轼)《老人行》于壁者。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大苏小集》。子瞻才名重当代,外至夷虏,亦爱服如此。芸叟题其后曰:‘谁题佳句列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关于苏轼诗词在燕京流传和宋朝书籍大量流入辽朝的情况,苏轼的弟弟苏辙亦亲自在燕京进行过调查。苏辙使辽,路过燕京,回来向朝廷奏报说:“本朝开版印行文章,臣等窃料北界无所不有。臣初至燕京,副留守邢希古相接送,令引接殿侍元辛传语云:‘令兄内翰《眉山集》已到此多时,内翰何不印行文集,亦使流传至此?’及至中京,度支使郑颖押宴,为臣辙言先臣洵所为文字中事迹,颇能尽其委曲。及至帐前,馆伴王师儒谓臣辙:‘闻常服茯苓,欲乞其方。’盖臣辙尝作《茯苓赋》,必此赋已到北界故也。臣等因此料本朝文字多已流传在彼。其间臣僚章疏及士子策论,言朝廷得失,军国利害,盖为不少。……访闻此等文字贩虏中,其利十倍,人情嗜利,虽重为赏罚而不能禁。”由这段记述看到,燕京官员对“三苏”文字十分熟悉。由燕京又流传至中京等内地。而书肆售宋人书籍已是经常的事,书商们经营的数量则更大。在辽、宋贸易中,宋朝的书籍成为重要输出品之一。景德三年(1006年)宋朝下令:“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 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违者案罪,其书没官。”熙宁三年(l070年),又重申这样的禁令。元丰元年(1078年),复申卖书北界“告捕法”。这就是说,九经书疏向辽输出是不合法的。其实,禁令是阻止不了文化交流的,苏辙的奏文正说明了这点。不仅宋人书籍向辽输入,辽燕京的图书也向宋输出。辽朝同样有对本朝书籍不允外流的禁令,而事实上也同样阻止不了。当僧人行钧的《龙龛手鉴》出版后,很快地流传到宋朝,并进行翻印。如前文所指,辽朝的经藏和其他书籍还从燕京传到高丽,又辗转流传到日本。 除正式图书文籍之外,宋朝的使臣路过燕京,还经常有即兴的诗文,有的描绘燕京的山川景色,有的述人述事,有的记述异国风情。这使燕京更增添了文雅色彩,促进了幽燕地区文学的发展,同时也把幽燕风情介绍到宋朝。如苏辙、苏颂、王安石、刘敞等,都有记述燕京情况的诗文。其中,最突出的是路过古北口看到辽人所建杨无敌庙所发出的感慨。苏辙《过杨无敌庙》诗云: 行祠寂寞过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谣,诛彤聊足慰忠魂。 诗中描绘了契丹人民对杨继业的敬仰和尊崇。刘敞也有《和种翼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还有许多记述幽燕风土民情和历史变迁的诗。苏辙有《出山》诗曰: 燕强不过古北阙,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骄车依水泉。 囊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一时迁。 汉人何年被流徒,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获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 这是一首描写古北口外情况的诗,诗中所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既写了奚人走向定居的情况,又写了契丹人驱牛羊、逐水草的车帐生活,以及汉人佃户的情况,指出燕地赋役不多,但契丹对奚人和汉人的民族歧视依然存在。汉族人民由于长期与北方人民生活在一起,衣着已经有了不少改变,但汉语仍是普遍流行的语言。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不仅在当时有利于宋朝人民了解辽朝和幽燕情况,即使在今天,仍是我们认识辽代幽燕生活的绝好历史资料。还有些描绘燕地自然风光的诗,写得也很好。如刘敞有《过思乡岭南茂林清溪啼鸟游鱼颇有佳趣》诗云: 山上回溪溪上峰,清晖相映几干重。 游鱼出没穿青行,断东蜿蜒奔白龙。 尽日浮云横暗谷,有时喧鸟语高松。 欲忘旅思行行远,无耐春愁处处浓。 思乡岭在今滦平境内,此诗是写燕山深处的景色,把高山、溪水、山林、鱼鸟以及浮云春色和行人的内心感受溶为一体,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优美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这些使者回宋后,其作品必然很快在南朝流传,这使中原人民能够更为具体、形象地了解幽燕的情景,至于描绘草原内地契丹人民牧猎生活的诗篇则更为丰富。 以往谈到辽宋文化交流,往往只讲辽朝向宋朝学习。其实,宋朝向辽朝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就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讲,辽朝的绘画、杂剧、医学、植物栽培,冶铁技术,都有自己独特之处,鞍鞯制作、园艺技术、花卉种植,更使宋人感到新颖。比如,我国的西瓜就 是先由回鹃传入契丹内地,再由草原传至幽燕,然后才入中原的。北京斋堂辽墓壁画中,有侍女捧果品,盘上置西瓜,说明辽朝后期西瓜在燕京是常见之物。又如,幽燕地区的服饰亦传入汴京。宋朝曾下令禁止宫人和贵族妇女效辽人装饰,说明幽燕服饰受到宋人的欢迎。粱子美自幽州,购买大量北珠至宋,自然是为贵族们装饰所用。 从辽宋的全面比较而言,辽文化自然不如宋朝发达,但它是一种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文化,较之传统的中原文化更具蓬勃的生气;燕京处于二者之间,既吸收了中原文化深沉、儒雅的一面,又具有北方文化豪放、生动、开阔的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幽燕文化体系。到金元以后,这种区域文化的特征便更为明显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6:54 , Processed in 1.09739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