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并不是一座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城市。 记得当年第一次到北京,坐着平板三轮穿过一条条狭窄的胡同时,以往的种种憧憬顿时蒙上了浓浓的失落,久久难以抹去。 来到这座城市着实有点偶然。当初填报志愿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第一志愿填的是本省的大学。只是填到第二志愿时无从选择,才填了北京的一所学院。后来想上的那所大学没考上,父母正在想尽办法帮我弄一个自费的名额时,却意外地收到了那纸来自北京的录取通知书。 自小在那个南方的小镇里长大,几乎就没出过什么远门,刚来到北京的时候自然非常的不习惯。语言上倒不存在什么障碍,气候的干燥和冬季的严寒还勉强可以承受,但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差异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适应。唯有自我安慰说:当是磨炼一下自己吧,等毕业以后就回去工作。 在校的生活十分单调,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一成不变。最大的乐趣就是一天到晚坐在计算机前,自己编程序玩。那时别说还无法上网,连操作系统都是D0S,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的着迷,有时甚至不惜为此逃课和熬夜。 平日里很少出校门,即便出去也只局限在学校和亚运村、中关村三点一线上活动。亚运村那边有邮局、银行、商场等等服务设施,偶尔会过去一趟。那时刚开完亚运会不久,那段北四环路就是专门为此而修的,两旁大多还是空地。路向西只修到学院路就没有了,我时不时会骑着自行车穿过那一条狭窄的小道,到另一头的中关村去。那时中关村的主要大街白颐路不宽,中间是高大的树木,两旁是低矮的商铺,经营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设备,号称"电子一条街",背地里又有人叫"骗子一条街",不过我常去那买一些配件等等。再往西就是海淀图书城了,一条街道几幢大楼全是书店,书籍音像琳琅满目,让人眼花潦乱,往往一转就是好几个小时。 间或也会到一些旅游景点去,不外是长城、故宫、香山一类的热点。天坛和颐和园等为数不少的地方是大二时哥哥姐姐到北京,顺便蹭他们的团去匆匆一游的。八达岭和十三陵更为过分,直到临毕业前才和同学及其来探望的妹妹一起去了一回。大学期间,记忆中曾去过的就这么些地方了,和一个北京七日游旅行团的行程估计差不了多少。 四年时间并不如原先想象的漫长和难熬,毕业的那一天好象转眼即至,我似乎还从未看清楚过这一座城市。原本也曾想过要留下来工作,毕竟这里有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气氛。但迫于家里的巨大压力,最后还是决定离开,到离家不远的那座南方大城市上班。临走的时候依依不舍,以为要跟它彻底告别了。 世事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仅仅过了几个月,我就重新回到了这座曾经不太喜欢的城市,在我原来上学的地方工作,一直到现在。 刚刚回来的日子,除了把上下课换成上下班以外,和大学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我仍旧一天到晚坐在计算机前,孜孜不倦地编着程序。不同的是DOS换成了Windows,还不时地可以拔号上上网,当然也不会逃班和熬夜了。 周围的环境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校门前的四环路仍只有那么一段,亚运村西边的那一大片地依然空着,中关村的那条白颐路照旧每日人来车往。 渐渐地,也不再满足于办公室里的那点小地方了。下了班后同事们各自回家,公司里冷冷清清,我也不再留下,回到自己临时的小窝里找点书看看。周末也不再继续工作了,拎起刚买的傻瓜相机一个人到处走走,开始漫无目的地闲逛。 次年,傻瓜机换成了单反相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不知道哪个博物馆的门口买到了一张当年的博物馆通票。正是这张小小的卡片,为我打开了一扇历史文化的大门,引领我去了解这座古都的深厚内涵。 最先去看的自然是博物馆。通票上有五十个之多,但实际上这只是其中的一半都不到。除少数如历博、军博、科技馆等外,大多数是并不知名的中小型博物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文物建筑作为展馆。在这些地方,除了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和大量的古文物以外,更可以透过这些历史的载体,重温那些久已逝去的岁月。但印象中似乎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门庭冷落,有时甚至是工作人员专门为我打开展室的大门。大概在当今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很少有人会了解和关注它们的存在。 从博物馆里,我了解了很多北京的历史,也知道了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地方。在继续闲逛博物馆的同时,我开始有目的地去看那些散落各处的古代建筑。当然免不了要去重温一下京城的几大件,但此时的心态,已不再象当年一般的到此一游。有了一段时间知识的积累,也不再只是雾里看花。更多的时候,我会深入到京城的大街小巷,寻访那些素未谋面的文物古迹。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仍不掩其精致。再后来,从市区扩散到近郊,然后再到远郊的各个区县。历史文化的东西,并不象是美丽的风景一样人见人爱,只有深入去了解才会喜欢。 闲逛中,也不时会看到各种风格的近代建筑。在北京这么一个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旅游城市,是很少有人去留意它们的。一次从上海回来,突发奇想想去做一个北京近代建筑的专题,于是从各处搜集来一些相关的资料,然后挨个去找。其时正值冬天,天气渐冷,何况绝大部分的近代建筑都被各种各样的单位占用,有的连拍照都不让,给实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坚持了两个多月,总算把计划内的目标都探查了一遍。但其后因为离职远行,所有的照片都被临时封存起来,做专题的打算也被暂时搁至。 待到半年后重新上岗,想法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原定的近代建筑外,还打算加上名胜古迹、古刹名寺和王府民宅三个专题,做成一本关于北京的摄影画册,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前三个还好办,只需再补拍少量照片就可以了,但最后一个的王府民宅可就犯了难了。以前虽也曾逛过不少胡同,但却很少拍摄,原因是大多数民宅都挂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牌子,根本无法入内。偶尔能透过门口向里张望,但所见的多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这些精美的四合院多半已沦为大杂院,难觅昔日风采。后来又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街串巷,并不得已从各处搜来一些图片,才勉强凑齐了所需资料。 五年的闲逛,最后做成了这本相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成就感。虽然这远不是北京所有的古迹,但起码可以算是一个缩影,可以透过它来窥视这座文化古都的一鳞半爪。尽管闲逛的脚步并不会到此为止,但也就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为将来铺平一条道路吧。 这几年来,也曾到过不少的城市。从南方的繁华都市到北方的偏僻小城,从东部的发达地区到西部的荒凉大地,总感觉各处的城市都差不多,真正能留下印象的聊聊可数。间或也有几个比较喜欢的,但北京却始终是自己心里的最爱。尽管这两三年来外出频繁,但对北京的闲逛却几乎从未停止过,我找不出来还有哪一座城市能引起我如此之大的兴趣。 北京并不会是最好的。比之很多南方城市的繁华和富庶,在北京生活的确谈不上舒适。但北京却是最适合我的,因为她是博大的、包容的,可以让我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为我提供很多精神上必需的养分。 北京也有其保守和消极的一面。比之广州的前卫思潮和上海的雄厚实力,北京这座古朴凝重的都市,在时代急促的推进中,越发显得步履蹒跚。当沿海地区的民营和外资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北京的很多国有老企业仍在计划体制下苟延残喘。当许多南方城市的居民高高兴兴地住进自己购买的商品房时,北京的许多市民仍在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单位的福利分房。当上海和广州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地铁零的突破,用盾构机迅速开拓城市的地下交通网络时,北京却依然固守着政府投资建成的两条老旧线路,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在长安街下用传统的锤子榔头一点一点地艰难掘进。 在我毕业的前后,正值北京市领导层的震荡时期。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北京的建设步伐似乎陷入了一种停滞状态,之后又逐渐回复。那时记忆最深刻的,一是学校旁边的京昌路改建成了八达岭高速,之后是多年一成不变的白颐路中间高大的树木和两旁低矮的商铺被夷为平地,修成了宽阔的中关村大街。大概,这就是一种前奏。 接下来,在经历了澳门回归、五十周年大庆和迎接新世纪三大喜事,又顺利地拿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以后,北京的城市建设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学校门前那条十年不变的四环路终于修成了通衢大道,五环、六环也在迅速延展。在那条经历漫长岁月终于铺就的复八线通车以后,北京正在同时建设好几条地铁线路,并引进了盾构机在地下快速施工。亚运村旁那片预留了十年多的空地,中关村那条熟悉的街道,还有我很少前去的商务中心区一带,也纷纷竖起了规划蓝图,并开始动工兴建。京城的各处写字楼和商品房在迅速地崛起,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纷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有些还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以往慢吞吞的拔号上网方式也终于换成了DDN和ADSL,犹如城市的步伐一样逐步加速。 有人迷惑,有人不解,总以为北京是把国库里的钱顺手揣到了自己的腰包里。其实北京不过是步八十年代的珠三角和九十年代的上海后尘,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而现在才刚刚起步而己。很多市政建设的资金已不再是政府独自承担,而是由周边物业的升值来带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来源是外来的房地产商。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记得上学时从不堵车的四环路,修好了以后反倒每天都水泄不通。原本蓝蓝的天空,不知何时变得总是灰蒙蒙的。更直接的受害者当然还是那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有时刚走过一段胡同不久,下次再来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只剩下一片瓦砾,其中不乏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大概不久以后这里会建起数座呆板木讷的钢筋混凝土物体。我们的古都就是这么一天一天地被蚕食,一天一天地消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得多。 每当面临这样的场景,心情总是十分的矛盾。我见过不少已沦为大杂院的四合院,其中包括不少的文物保护单位,我相信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最盼望的会是拆迁。我们不可能自己住在现代化的楼房里,却去要求别人在比古代更要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作为房地产商,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才不会去管这些破烂东西有何价值。而政府部门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又能够迎合开发商意愿,从中树立自己的政绩,又何乐而不为?老百姓大多对此漠不关心,年轻人热衷向往城市以外的世外桃源,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偏执者为此无奈地奔走呼吁。但这些先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却也不能在改善城市形象和居住条件的口号下,被我们这一代人彻底毁掉!在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在发展与保护的对峙下,北京再一次站到十字路口。 幸而这一切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道路建设在飞速地发展,周边的环境在不断改善,古都的保护也在逐步加强。市政府已经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分两批公布了四十片历史保护街区,一大批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先后开始动工修缮,越来越多的古迹和博物馆对外开放。但愿这些对近年来饱受折磨的古都而言,是一件好事。 不经不觉,在这座城市里已经居住了有十年之久。十年的时间,相比于很多老北京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这十年间,却是北京经历重大变革的时候。同时,也是自己成长中经历重大转折的时候。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我与这座城市里许许多多飘泊异乡的游子一样,用头脑和双手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同时,也为保护北京的过去、建设北京的未来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14 , Processed in 1.12087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